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Production(模糊匹配)
488条记录
香蕉组培苗的生产技术

北方园艺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对香蕉组培苗生产的技术及流程作系统介绍;分析和探讨了香蕉工厂化育苗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优化生产流程,提高香蕉种苗的质量与生产效益,提供了一套工厂化生产技术方案。

关键词: 香蕉 组培 生产 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和覆盖地膜对福田河菊花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中草药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施肥和覆盖地膜等农艺措施对福田河菊花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福田河菊花的规范化栽培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测定不同农艺措施下菊花的产量,用比色法测定菊花中总黄酮,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结果偏施氮肥时,菊花产量和品质均较低;将有机肥和无机肥料(氮、磷、钾、硼、锌等)配合施用时,菊花产量、品质与经济效益均大幅提高。高氮配方的肥料可显著提高菊花产量,但降低了其品质;而高钾配方的肥料可显著提高菊花中总黄酮与绿原酸的量,且菊花产量也较高。采用覆盖地膜栽培时,可促进菊花花期提前,并显著提高菊花前期花产量与总产量,从而也提高了种植菊花的经济效益。结论在福田河菊花生产上,应采用覆盖地膜栽培,并应施用高钾配方的有机-无机复混专用肥。

关键词: 菊花 施肥 覆盖地膜 产量 黄酮 绿原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脱毒甘薯品种间产量与品质的对比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在玉溪市引进8个优良甘薯新品种苏薯8号、鄂薯3号、鄂薯4号、鄂5205、渝薯153、渝薯162、渝薯123、渝I2-8进行产量和品质测定,并以当地板栗甘薯为对照品种进行引种试验。对引进甘薯品系的植株地上部性状、块根性状、薯数及大中薯数情况、块根产量和薯块烘干率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苏薯8号的产量较高,达3.61t/667m2,肉色为桔黄色,食味香甜,在玉溪甘薯生产上开发利用前景较大。

关键词: 脱毒甘薯 产量 品质 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良种苏薯8号的引试结果分析

种子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7年2月在玉溪农职院科技园引进8个省外优良脱毒甘薯新品种苏薯8号、鄂薯3号、鄂薯4号、鄂5205、渝薯153、渝薯162、渝薯123、渝Ⅰ2-8进行产量和品质测定,并以当地板栗甘薯为对照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苏薯8号的产量较高,达3.61 t/667 m2,肉色为桔黄色,食味香甜,在玉溪甘薯生产上有较大的引用价值。

关键词: 甘薯 苏薯8号 产量 干物质 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间作种植方式研究进展

中国糖料 2009

摘要:阐述了国内外有关甘蔗间作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间作对甘蔗品质和产量、土壤养分的影响以及对甘蔗病虫草害的控制,提出我国甘蔗间作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甘蔗 间作 产量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杂交种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玉米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研究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作用方式和大小,为玉米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85个玉米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区组试验进行鉴定,收集参试品种的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500粒重、出籽率等6个主要产量构成因素与单株产量,采用DPS数据处理软件的回归分析程序进行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行粒数,其次是粒重和穗粗,它们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421 1,0.450 2,0.473 7),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也较大(P=0.562 5,0.449 9,0.370 8);增加行粒数、粒重和穗粗,并兼顾其他农艺性状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遗传相关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前作秸秆还田烤烟经济性状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2009

摘要:比较了前作小麦、水稻、菜豌豆的秸秆分直接和堆沤两种形式还田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前作秸秆还田各处理间,烤烟的主要经济性状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前作秸秆还田,无论堆沤还是直接还田,提高烤烟经济性状的效果表现为混合秸秆>小麦秸秆>稻草>菜豌豆秸。其中混合秸秆堆沤还田可以显著提高烤烟的产量和产值;在高肥力的田烟上,麦秸直接还田可以显著提高烤烟上等烟叶比例;对于低肥力的地烟,前作秸秆只宜堆沤还田。前作秸秆还田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与施用秸秆扣减氮素化肥施用量有一定关系,烤烟前作秸秆还田与适量化肥配合施用,有利于烤烟的优质高产。

关键词: 前作秸秆还田 烤烟 产量 产值 有机肥 经济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及其γ-氨基丁酸和抗性淀粉含量差异与相关性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云南省和浙江省近期育成的γ-氨基丁酸(GABA)和抗性淀粉(RS)含量差异较大的水稻品种(系)21个,在云南省新平县相同栽培条件下种植,比较研究其产量、GABA和RS含量差异,并对三者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21个品种(系)产量的平均值为8011.9 kg/hm2,变化幅度为1300.5~11430.0 kg/hm2,其中以W 229最低,文稻1号/IR36最高。以滇农S-1/滇靖8号、文稻1号/IR36和文稻2号/IR36三个品种(系)GABA含量最高;GABA平均含量各部位依次为皮胚(20.41 mg/100g)>颖壳(5.41 mg/100g)>糙米(5.39 mg/100g)>精米(3.08 mg/100g)。精米的RS含量的平均值为1.39%,其中滇屯502/双籼稻最低,RS21最高。颖壳、皮胚、精米的GABA呈偏态分布趋势,而糙米的GABA、精米的抗性淀粉大致呈正态分布趋势,GABA与RS在品种间的变异系数较大。水稻籽粒中不同部位GABA仅与产量构成因素有关,而与抗性淀粉并无密切联系。

关键词: 水稻 γ-氨基丁酸 抗性淀粉 产量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和栽插密度对功能型水稻不同基因型的产量及抗性淀粉(RS)含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抗性淀粉(RS)含量不同的4个水稻品系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水平和栽插密度对水稻不同品系的产量及抗性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N肥用量和栽插密度对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大,在高氮水平下,提高栽插密度反而显著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导致减产和抗性淀粉累积下降。②在中等肥力土壤上,RS21和浙辐优1号对氮素的反应较敏感,施纯N337.5 kg/hm2,每穴栽插2株,高峰苗控制在500.00万/hm2左右;而功米1号和功米3号施纯N 300.0 kg/hm2,每穴栽插4株,高峰苗控制在450.0万/hm2,有利于4个品系抗性淀粉的累积,能较好地协调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关系而获得高产。

关键词: 水稻 氮肥 栽培密度 产量 抗性淀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种期对亚麻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中国麻业科学 2009

摘要:采用5个处理,3次重复分期播种,所设的5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全生育日数随播种期的延后而缩短,株高随播种期的延后变矮,单株茎重也基本是随着播种期的延后而降低,干茎制成率、出麻率及原茎产量和纤维产量出现抛物线变化。综合各性状指标,最佳播种期为10月底到11月中旬。

关键词: 亚麻 播种期 产量 性状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