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文山百合的离体培养及其试管籽球快速繁殖
《植物生理学通讯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植物名称文山百合(Lilium wenshanense L.J.Peng et F.X.Li)。2材料类别种球鳞片。3培养条件(1)诱导及增殖培养基:MS+6-BA 0.5 mg·L~(-1)(单位下同)+NAA 0.5+白糖30 g·L~(-1);(2)结球培养基:MS+NAA 0.1+白糖60 g·L~(-1)+活性炭300 mg·L~(-1)。以上培养基均附加琼脂5.5 g·L~(-1),pH 5.8。培养室温度为24~26℃。诱导和增殖培养时光照10h·d~(-1),光照强度30~40μmol·m~(-2)·s~(-1);结球培养时全黑暗。
云南地方核心稻种抗稻瘟病基因Pi-d(t)的SSR检测及鉴定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与稻瘟病抗性基因Pi-d(t)紧密连锁的SSR标记引物RM262对云南地方核心稻种中的167个水稻品种(系)的抗稻瘟病基因Pi-d(t)进行检测.PCR扩增产物通过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扩增产物存在明显的多态,可分辨出4型;扩增产物在4%琼脂糖凝胶上只表现两种带型.选取17个品种(系)于温室接种致病菌系ZB13进行鉴定,确定PCR扩增片段大小(主带)约140p和145p的水稻品种(系)不含Pi-d(t)基因,而扩增产物大小(主带)约150p和155p的水稻品种(系)含有Pi-d(t)基因.实验明确了Pi-d(t)基因在云南地方核心稻种及其籼粳亚种中的分布情况,可为抗病育种和稻瘟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云南青稞种质抗大麦黄矮病抗性鉴定研究初报
《西南农业学报 》 2007 CSCD
摘要:本研究收集云南丰富的青稞种质资源,进行抗大麦黄矮病(BYDV)抗病性鉴定。通过对61份青稞种质或品种进行连续2年田间抗BYDV鉴定及抗性评价,结果表明:44份种质表现易感BYDV,17份种质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BYDV抗性,其中3份种质(52、54,I10)表现出对BYDV明显抗性,且抗性较为稳定。为培育抗性品种、持续有效地控制黄矮病的危害提供了新的抗源。
气相色谱法测定烟草中灭多威残留量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7 CSCD
摘要:烟草样品中的灭多威残留用乙酸乙酯提取,再经碱解、液液分配净化等步骤除去干扰物质,用极性毛细管柱(DB-FFAP)分离、氮磷检测器(NPD)测定。方法最小检出量(LOD)为0.01 ng,最低检出浓度(LOQ)为0.01mg/kg;添加浓度为0.1~1.0 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88.9%~91.7%,相对标准偏差(RSD)<15%(n=4)。方法准确、灵敏、无杂质干扰,数据准确可靠,可用于烟草中灭多威残留量的检测。
关键词: 烟草 灭多威 残留 气相色谱—NPD检测器
木豆在干热河谷退化山地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0年木豆(Cajanus cajan(L.)Millspaugh)引入云南省元谋干热河谷地区,观测其物候特征、生长适应性、抗旱适应性、抗光热适应性等植物学指标,以了解其对干热退化山地的整体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木豆能适应干热河谷的退化山地生长环境,其生长势优于原产地,表现出明显的速生性;木豆的抗光热能力较强,能适应干热河谷的不同光照及高温环境,但温度高于37℃,则光合作用停止;木豆的抗旱能力较强,能够通过不同的生理适应性度过旱季,完成其生长周期。木豆适应于干热河谷的生态环境,利用价值较大,是干热河谷退化山地治理与开发的优选灌木。
大百合中微量元素测定的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07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同时测定大百合中多种微量元素的条件,测定了在不同生长时期大百合中K,Ca,Na,Mg,Fe,Zn,Mn,Cu和Cr等九种元素的含量,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介于0.2%~2.1%之间,平均回收率在97.8%~104.9%之间,分析结果满意。结果表明,大百合中Zn,K,Ca,Mg和Mn等人体必须的生命元素含量较高,提示了大百合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云南古茶树(园)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茶叶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南省保存有20多万亩古茶园,这些古茶树(阿萨姆变种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种质资源可能含有各种优良基因,对未来茶树良种选育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云南省十个有代表性的古茶园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十个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56.5%~90.9%;Nei'氏遗传距离(He)居群平均是0.281,阿萨姆变种水平内是0.461;Shannon多样性指数(Ho)居群平均是0.418,阿萨姆变种水平内是0.653。而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0.391,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析(36.0%)和AMOVA分析结果(39.7%)相一致,说明阿萨姆变种60.9%的遗传变异来自居群的个体间,39.1%的遗传变异来自居群间。研究结果揭示阿萨姆变种居群遗传多样性高,居群间遗传变异存在中度的遗传分化,这可能是由于茶树种内高度异交的特性和生境片段化所致。基于观察到的居群遗传信息,建议采取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的保护策略。
关键词: 茶树(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 ISSR 遗传多样性 保护策略 古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