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240条记录
三角叶薯蓣驯化栽培试验研究初报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三角叶薯蓣是甾体激素药物的重要药源植物之一,薯蓣皂甙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目前,其野生资源已濒临灭绝,急需开展人工种植.我们对三角叶薯蓣进行了驯化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角叶薯蓣在丽江坝和鲁甸村生长良好,能正常开花结实;其产量和薯蓣皂甙含量与年龄关系密切,以栽培生长3年收获为宜;在鲁甸村3年生平均鲜产量为41.1 T/HM2,丽江坝为32.1 T/HM2;通过试验,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大田栽培的技术.

关键词: 三角叶薯蓣 驯化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稻孕穗期耐冷性的主基因加多基因遗传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用昆明小白谷培育的近等基因系(NIL)的不同单株(BC4F6)与轮回亲本杂交再自交的2个F2群体,2002年在海拔1 916 M的昆明(水温18~21℃)和2003年在海拔2 150 M的阿子营乡用冷泉水(19℃)灌溉种植,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了2种冷害条件下的F2群体的耐冷基因效应.结果表明:耐冷基因是受2对主效基因+多基因相互配合遗传控制的,其主效基因的遗传率为80.64%~85.55%,多基因遗传率为4.65%~7.17%,孕穗期耐冷性以主基因利用为主;主基因中加性效应明显,2对主基因基因效应不等,以第1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在孕穗期耐冷性遗传中,主基因的加性、显性及主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普遍存在.

关键词: 近等基因系 孕穗期耐冷性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荞麦野生种DNA的提取与RAPD反应体系的构建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以26份云南荞麦野生种为材料,对其DNA的提取和RAPD反应体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采用在CTAB基础上改进的SDS微量快速提取法,并结合提取缓冲液中加入适量的PVP,可以从荞麦野生种的幼嫩茎叶中提取出高质量、高纯度适于RAPD反应的荞麦野生种DNA.通过对影响PCR扩增反应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和优化筛选,建立了适宜云南荞麦野生种RAPD反应的最佳反应体系,为研究荞麦野生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种间亲缘关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云南荞麦野生种 DNA提取 RAPD反应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蓖麻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摸索蓖麻种质资源的分类方法,分析蓖麻数量性状影响产量的程度,探讨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方法】对46份蓖麻种质资源的11个数量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采用作图法研究21份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指数的关系。【结果】5个最大特征根的累积百分率为89.74%。在影响蓖麻产量的性状中,首先应考虑的性状为主穗及一二级分枝的果穗长、蒴果数,其次为单株有效穗,最后为百粒重。初步提出评选蓖麻种质资源的遗传主成分标准。46份蓖麻种质资源被分为4类,地理远缘材料在遗传上不一定远缘,而近缘材料由于选择方向不同可能成为遗传远缘。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指数的关系呈曲线关系。并非遗传距离越大杂种优势越强。【结论】评价资源间遗传差异时,不能仅以地理来源和亲缘关系为依据。在亲本选配时,应选择遗传距离中等较大的材料。

关键词: 蓖麻 数量性状 主成分 遗传距离 聚类分析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美斑潜蝇及其寄生蜂种群动态的模糊聚类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应用模糊聚类方法研究了南美斑潜蝇及其寄生蜂的种群动态。揭示了南美斑潜蝇及其寄生蜂在蚕豆田中的发生规律和寄生蜂对南美斑潜蝇的自然控制作用。南美斑潜蝇的种群消长与南美斑潜蝇寄生蜂的种群数量密切相关,呈显著的双高峰。寄生蜂是造成蚕豆田前期斑潜蝇下降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南美斑潜蝇 寄生蜂 种群动态 模糊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矮缩病毒昆明分离物抗血清制备及免疫捕捉PCR检测

Virologica Sinica 2006 CSCD

关键词: 水稻矮缩病毒 抗血清 间接ELISA 免疫捕捉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A病毒云南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根据马铃薯病毒A(Potato virusA,PVA)外壳蛋白(CP)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的一对引物,以带病毒植株总RNA为模板,RT-PCR扩增得到长约800 bp的目的片段。将目的片段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并进行了序列测定,测得全长为807 bp的PVA CP基因。测序结果与PVA其他分离物CP基因序列比较,其氨基酸同源性最高可达98.5%。根据GenBank中PVA CP氨基酸序列建立了病毒的系统进化树并对PVA不同分离物CP氨基酸序列差异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马铃薯A病毒 云南分离物 外壳蛋白基因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马铃薯主要栽培品种的孤雌生殖诱导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CSCD

摘要:利用孤雌生殖诱导的方法对13个云南马铃薯主要栽培品种的双单倍体诱导频率进行研究,诱导获得27株马铃薯双单倍体。不同的四倍体母本影响着双单倍体诱导的频率,C、云选2号和Spunta等3个品种的诱导频率较高,可作为优良的双单倍体诱导亲本加以利用。从IVP101的自交后代中筛选出O01-9-3和O01-9-10两个比对照优良的授粉者,它们的诱导率分别为13.33/100果和7.14/100果,远高于对照IVP101的2.05/100果。

关键词: 马铃薯 孤雌生殖 诱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疣粒野生稻34个居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13个ISSR引物对云南省分布的疣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Baill.)34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检测到135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为80.36%。在居群水平上,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2666和0.4028。把云南疣粒野生稻34个居群分别按照行政区、经纬度、河流流域和海拔划分成不同类型,计算它们的Na、Ne、H、I和PPB各项数值,发现疣粒野生稻遗传多样性以思茅市最高,临沧、西双版纳次之,保山、德宏最低;太平洋水系澜沧江中下游海拔较高的疣粒野生稻居群多样性较丰富。可将云南疣粒野生稻分为两大群,一大群是思茅地区的材料,另一大群包含德宏、临沧、西双版纳地区的材料。最后讨论了疣粒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疣粒野生稻 居群 遗传多样性 简单重复序列区间标记 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温敏核不育系水稻在不同海拔条件下的育性分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CSCD

摘要: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在云南省水富县300 m,700 m两个海拔试点上,对8份水稻光温敏核不育材料的育性表现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不同材料间的育性表达随光温变化呈现出多样性;同一核不育系的育性一般均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随播期的延迟而升高。并对材料的温敏时期作了分析。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育性转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