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低纬高原生态环境对小麦籽粒硬度的影响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试验对云南省有代表性的16个试点的18个田地麦区试品种进行了单籽粒硬度研究。结果表明,凤系02-98、临麦10号、963F7-4和靖0123的硬度值较高,分别为74.8、73.2、73.1和64.4,而楚22-41、022-3、楚21-35、00D2-33、楚20-7和99D2-405皆为软质麦。就地点而言,德宏地区和昆明地区较适合种植硬度值较高的小麦品种,而保山地区和大理地区适合发展软质小麦。
云南美味牛肝菌ITS区域结构特点
《云南植物研究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ITS的通用引物(ITS5-ITS4)对云南的美味牛肝菌(Boletusedulis)子实体的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回收后直接测序。序列的聚类分析表明,在ITS1-5.8SrDNA-ITS2区域,云南的美味牛肝菌与欧洲的夏牛肝菌(B.aestivalis)和铜色牛肝菌(B.aereus)同源性较高,但在ITS2区域夏牛肝菌和铜色牛肝菌分别有一段美味牛肝菌没有的大小分别为73bp和26bp的特征序列。
玉米抗旱育种的研究进展
《西南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近几年干旱发生越来越频繁,已经对粮食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玉米抗旱育种是减少干旱造成产量损失的重要手段.介绍了一批抗旱玉米的种质资源和育种方法,育种实践证明轮回选择法是玉米抗旱育种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在进行轮回选择的过程中要运用数学方法评价产量性状,用玉米抗旱育种第二性状进行辅助选择,用权重法建立合理的抗旱模型.在抗旱育种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进行抗旱鉴定,鉴定过程中应控制干旱胁迫的强度,才能将抗旱和高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还回顾和展望生物技术在玉米抗旱育种中的应用及前景.
DNA分子标记及其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西南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DNA分子标记类型主要有RFLP、RAPD、DAF、SPAR、SSR、SCAR、STS、AFLP、CAPS、SNP等.DNA分子标记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主要有杂种优势预测和杂种优势群划分;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构建高密度的遗传连锁图;DUS测试及种子纯度鉴定.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手段,分子标记技术必将在玉米遗传育种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农杆菌介导法将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D6D)导入油菜的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可将亚油酸转化为γ-亚麻酸。我们将克隆的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D6D)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BI121,构建了重组质粒pBI121-D6DMI。通过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途径,将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导入了甘蓝型油菜恢复系,经过诱导分化获得抗卡那霉素的再生植株。PCR检测及Souther杂交结果表明,外源基因△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已整合到油菜再生植株的基因组中。
关键词: △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 γ-亚麻酸 甘蓝型油菜 深黄被孢霉
甘蓝型油菜Fad2基因的RNA干扰及无筛选标记高油酸含量转基因油菜新种质的获得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已获得的油菜种子贮存蛋白——十字花科蛋白(cruciferin)基因的启动子和终止子,构建了无选择标记基因且同时具有正义及反义结构的油酰去饱和酶基因(Fad2)种子特异表达RNAi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获得了只含有油菜原有基因且Fad2基因表达受抑制的转基因植株。RT-PCR分析结果表明,在油酸含量达到83.9%的转基因植株中未检测到在非转基因植株中普遍存在的Fad2基因转录mRNA——一种典型的RNA干扰现象。通过对植株生长发育状态的观察比较,该高油酸含量转基因株系并未表现出双突变体中由于Fad2基因的失活所引起的植株抗寒能力差、发育迟缓、花蕾死亡、结实率低等不利农艺学性状。
转溶菌酶基因水稻稻米毒理及致畸作用试验
《西南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大鼠长期毒性试验、小鼠微核试验和精子致畸试验对转溶菌酶基因水稻稻米的毒性及致畸作用进行了初步的评价.转基因大米淀粉灌胃小鼠,剂量相当于成人每日食用2 250 G,连续7 D观察,动物全部存活,表现正常,未见动物出现中毒反应,小鼠灌胃转基因大米的最大耐受量MTD≥37.5 G/KG.转基因大米粉分别以15 G/KG/D和7.5 G/KG/2个剂量,相当于成人日食用量900 G和450 G,连续94 D灌胃大鼠,灌胃期间动物的行为活动、外观体征、饮食、粪便、体重均无异常.5项血液学检查和13项生化指标检测及处死1/2的动物尸体解剖观察、脏器系数及脏器病理学检查,结果均属正常,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剩余1/2的动物留存观察2周,各项观察指标、血液、生化及病理检测也无异常.转基因大米粉以15 G/KG和7.5 G/KG 2个剂量分别灌胃小鼠,未发现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和精子畸形发生率有不良影响.本试验结果提示携带溶菌酶基因、NPT-Ⅱ标记基因等外源DNA的转基因大米无明显的毒性和致畸作用.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溶菌酶基因 NPT-Ⅱ基因 安全性评价 毒理和致畸试验
矮牵牛花色CHS-A基因启动子(Pchs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根据国外报道,矮牵牛花色相关基因CHS-A的启动子Pchsa具有花期特异性启动子的活性,人工合成2个特异性引物并从矮牵牛基因组中经PCR分离出长约500 bp的DNA片段,经纯化后测序得到499 bp的目的片段。在NCBI中通过BLAST程序与序列号为S52984的PchsA比较,其同源性为95.73%。应用DNAMAN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片段除含有启动子的保守序列TATA-box、CAAT-box、GC-box、G-box外,还含有花期特异表达的启动序列TACPyAT-box。这为该序列在花卉改良中的进一步运用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证明不同品种间的PchsA存在差异。
关键词: 矮牵牛 CHS-A基因启动子 克隆 序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