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竹芋产量适应性和栽培技术研究
《云南农业科技 》 2006
摘要:淀粉因具有丰富、价廉、可再生、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和非食品工业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竹芋是一种值得开发的根茎类淀粉作物。对收集到的4个竹芋品种在西双版纳种植的形态特征、产量及栽培方式进行了初步试验,以供研究利用和生产种植者参考。


水稻物质生产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以汕优63、Ⅱ优162、Ⅱ优419、K18A/149和65002为材料,在云南省涛源乡、宾川县和杭州市富阳县进行试验,分析了水稻高产的物质生长特性,并比较了不同环境下物质生长特性的差异及原因。结果表明:云南涛源和宾川产量分别比杭州高80%和66%,导致云南产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生物产量较高。生物产量差异主要在幼穗分化以后,尤其是灌浆结实期。在云南生态条件下,中后期能容纳较高的叶面积系数(LAI),群体生长速率(CGR)较高,使花后物质生产量大,且花后物质运转量也较高。
两系杂交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Ⅰ.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为充分利用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的分蘖优势,降低杂交种的用种成本,对"云杂3号"最佳种植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基本苗(30*104/HM2、60*104/HM2、90*104/HM2、120*104/HM2)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生育期随种植密度的下降而延长.从平衡用种成本和生产应用的角度考虑,在自然条件和栽培水平与昆明类似的生态区,"云杂3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基本苗90*104/HM2;在灌溉条件较好、栽培水平较高的地区,60*104/HM2的基本苗更能充分发挥"云杂3号"的分蘖优势,进一步降低用种成本.


云南省“双高”甘蔗生产与发展
《中国糖料 》 2006
摘要:从自然生产条件、龙头企业状况和产业经济效益3方面论述了云南省“双高”甘蔗发展的优势条件。分析了现阶段“双高”甘蔗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甘蔗产业科技落后、蔗园建设投入不足、加工企业规模较小,产品单一。从“双高”甘蔗优势产业带建设,甘蔗种子工程体系,“双高”甘蔗科技、甘蔗产业化经营发展与科技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双高”甘蔗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加强生物能源产业研究的若干建议
《西南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中国生物能源产业的现状是,目前国内有燃料乙醇的生产,但需国家补贴,而生物柴油,由于中国目前仍大量进口食用植物油,非食用油麻疯树的种植和加工效益尚不十分明朗,尚无规模化生产.据此,提出如下建议:加强战略性方向性研究,以便对新型能源作物的效益进行充分的比较,解决应该如何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来发展生物能源产业的问题;通过加强能源作物的育种和栽培研究,以提高原料生产的效益,如通过育种、栽培实现麻疯树的合理雌雄花比例和理想的株形来提高产量;以建立生物能源生产试点企业的方法,对新型能源作物的加工效益进行研究,并寻找提高效益的方法.


柿子酒渣与牛粪混合发酵有机肥对菠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06
摘要:为了使柿子加工废弃物—酒渣得到资源化利用,延长柿子产业链,解决废弃物污染环境的问题。研究利用柿子酒渣与牛粪混合发酵生产的有机肥与牛粪、膨化鸡粪3种肥料进行了菠菜盆栽效果试验,采用3处理4水平的随机区组设计,共设柿子酒渣与牛粪混合有机肥、牛粪和膨化鸡粪等3个处理,每个处理又按土肥比9:1、8:2、7:3、6:4分为4种施肥水平,重复3次,测试菠菜的产量指标和品质指标,以评价柿子酒渣与牛粪混合发酵有机肥仔菠菜上的使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膨化鸡粪和牛粪比较,柿子酒渣与牛粪混合发酵有机肥更能促进菠菜的生长和改善菠菜的品质。柿子酒渣与牛粪混合发酵有机肥有明显促进菠菜茎叶与根系生长、增加生物量、提高维生素C含量和减少草酸和硝酸盐积累的效果。综合评价柿子酒渣与牛粪混合发酵有机肥以土肥比7:3施肥处理为最好,菠菜地上及地下部分增产最多维生素C含量最高草酸含量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