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甘蔗家系苗期根系性状与地上部性状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5个组合的实生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对实生苗根系性状、地上部性状及根系性状与地上部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组合实生苗苗期根冠比、根直径差异不显著,根系鲜重、根系干重、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根分枝数、根交叉数差异显著。根系性状与地上部性状存在相关性,且根系鲜重与植株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根系干重与植株干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

关键词: 甘蔗 实生苗 根系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富县优质高产杂交水稻良种制繁育基地建设初探

农业科技通讯 2015

摘要:系统阐述了水富县杂交水稻制繁育基地的现状,全面分析了水富县优质杂交稻在技术和资源利用差,制种比较效益低,风险大,基地落实难等方面的原因。客观的提出了增加对制种基地的投入,增强对外合作引进新技术,利用有利的自然气候加强两系不育系的选育,争取各方资金支持等加强基地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杂交稻 制种 繁育 基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

兰台世界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档案具有"存史、资政、惠民、育人"的作用。科技档案是科技活动的真实记录和科技成果的客观反映,是生产、基本建设、科研、设备等活动及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创新基础。在农业科研管理过程中,科技档案工作在科研项目组织、申报,成果鉴定、论文写作等科技创新工作中显示出其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研究改进、提高科研工作水平中具有不可多得的宝贵史料。农业科技档案资料的及时、全面收集和安全保存,档案信息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5个雌雄异株工业大麻群体遗传结构评价

分子植物育种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揭示雌雄异株工业大麻品种群体的遗传结构,本研究采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对云南省5个典型的雌雄异株工业大麻品种群体(云麻1号~云麻5号)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所用的4条RAPD引物和8条ISSR引物在5个工业大麻品种群体共120个个体中扩增出74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64个,多态率达86.5%。5个工业大麻品种总的Nei's基因多样性(He)为0.309 5,群体内Nei's基因多样性介于0.216 7~0.287 8,平均值为0.251 3,遗传多样性水平呈现出:云麻3号>云麻4号>云麻1号>云麻5号>云麻2号;群体间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874 9~0.925 5,群体间基因流(Nm)为2.159 5,表明5个工业大麻品种群体之间遗传同质化程度较高。5个品种群体之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88,即总的遗传变异中有18.8%存在品种群体之间,人工选择使工业大麻品种间遗传分化显著大于风媒传粉植物居群间遗传分化的平均值(Gst为0.100)。本研究结果表明,雌雄异株工业大麻品种群体遗传相似性较高,加大群体内选择纯化或者使用遗传背景差异大的群体开展工业大麻品种育种具有较大潜力。

关键词: 工业大麻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RAPD I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探讨云南省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与技术 2015

摘要:文章详细分析了云南省桑蚕产业的发展现状、区域布局、发展目标和发展优势,探讨了云南省桑蚕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实现桑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蚕桑产业 可持续发展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微生物菌剂对三七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枯草芽孢杆菌(A)、哈茨木霉(B)、德根贝(C_1、C_2、C_3、C_4、C_5)等微生物菌剂对3年生三七植株的病害发生情况、生长发育、地下部分干物质产量和三七根部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微生物菌剂对三七植株的病害防治、生长发育、总干重、总皂苷含量均有一定的作用。处理C_1的植株发病率为13.25%,防治效果最佳;各生物菌剂对三七病害防治作用效果大小依次为:C_1>A>C_2>C_4>C_5>B>C_3>CK_2>CK_1。处理C_1对三七的株高、茎粗和剪口粗影响最大,比CK_1分别提高41.11%、44.44%和33.96%。处理C4对三七的叶长、叶宽影响最大,比CK1分别提高37.13%、24.27%。各生物菌剂处理对三七地下部分干重的影响效果大小依次为:C_1>C_3>C_4>B>A>CK_2>C_2>C_5>CK_1。处理C_3的剪口和须根的总皂苷含量分别比CK_1提高69.15%、248.24%,分别比CK_2提高87.34%、378.71%;处理C_1主根和剪口的总皂苷含量分别比CK_1提高59.61%和36.78%,分别比CK_2提高205.01%和51.49%。综合来看,处理C_1(97 mL/667m~2)对三七的病害防治、生长发育、产量及质量等方面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三七 生物菌剂 病害防治 生长发育 有效成分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果蔬中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5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果蔬中噻苯隆、氯吡脲、噻唑隆、多效唑和烯效唑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样品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采用乙腈作为提取溶剂经高速匀浆提取,经NH2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用乙腈:10 mmol/L的乙酸铵溶液(V:V,55:45)为流动相,选择Shiseido CAPCELL PAK MGⅡC18色谱柱(4.6 mm×250 mm i.d.,5μm)分离后,检测波长为225 nm。结果 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0.05~1.0 mg/k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5;检出限为0.008~0.01 mg/kg,定量限为0.020~0.032 mg/kg。在0.10、0.20、0.50 mg/kg添加水平,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回收率在73.8%~113.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4.68%~9.92%之间。结论该方法准确性、重复性、稳定性及选择性好,能对果蔬中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实现准确定量分析。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果蔬 植物生长调节剂 残留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杂交品种初级核心种质苗期性状与产量性状相关性评价

中国糖料 2015

摘要:以前期构建的甘蔗杂交品种初级核心种质材料161份为研究对象,测定甘蔗品种苗期性状与产量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品种的早期选择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1)在苗期相关性状之间,出苗率和主茎苗占总苗数比例二者呈现正相关关系,而与分蘖苗相关性状表现出负相关关系;(2)在产量性状之间,株高与单茎重和蔗茎产量,茎径与单茎重之间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而茎径与蔗茎产量表现为负相关关系;(3)在苗期性状与产量性状之间,出苗率、分蘖苗占总苗数比例和分蘖苗成茎率与蔗茎产量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出苗率(0.576)>分蘖苗成茎率(0.243)>分蘖苗占总苗数比例(0.180);(4)分别筛选出82份、10份和30份在出苗率、分蘖苗占总苗数比例和分蘖苗成茎率指标上表现优异的材料。以上结果的获得将为品种早期筛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并为品种产量改良提供优异亲本。

关键词: 甘蔗 苗期相关性状 产量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瑞07系列甘蔗新品系DTOPSIS法综合评价

中国糖料 2015

摘要:采用DTOPSIS法对11个云瑞07系列甘蔗品系1新1宿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云瑞07-900、云瑞07-882、云瑞07-826、云瑞07-513四个甘蔗品系的综合性状表现超过双对照,云瑞07-631、云瑞07-895的综合性状表现居于双对照ROC22(CK_1)和粤糖93-159(CK_2)之间;其余材料综合性状都比双对照差,但仍需作进一步的试验观察,评价结果与实际大田生产表现一致,说明DTOPSIS法综合评价法是一种比较科学简便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 甘蔗新品系 云瑞07系列 DTOPSIS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堆放时间对甘蔗工艺性状和鲜重的影响

中国糖料 2015

摘要:测定了3个甘蔗品系云瑞07-1433、云瑞06-241、云瑞05-292和对照品种ROC22经过不同堆放时间后主要工艺性状和鲜重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堆放时间的推移,4个供试材料的蔗糖分、重力纯度和单茎重均呈下降趋势,还原糖和纤维分的含量均呈上升的趋势。不同材料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云瑞07-1433和云瑞06-241品质变化较慢,耐贮性明显优于对照。

关键词: 甘蔗 堆放时间 工艺性状 鲜重 耐贮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