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对中国茶文化的认识和体会

南方农业 2015

摘要:中国的茶文化揉合了中国的儒、道、释诸家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园中的一朵奇葩。在现代生活中,中国人的生活和茶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茶文化有丰富的内涵。茶文化不是一个单纯的茶艺的文化,和修身养性密不可分的。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传播广泛,茶的品种也有多种。茶文化与我国与人民生活及礼仪、习俗息息相联的同时,也蕴含了中华传统的哲学、人文思想,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优良传统文化之一。

关键词: 中国茶文化 茶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品种茧丝强伸力差异分析及育种素材评价应用

南方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家蚕品种间的茧丝强伸力差异性,为家蚕育种素材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48个家蚕品种中各取两粒茧幅一致的蚕茧,对不同百回的茧丝进行强伸力与纤度检测,用SPSS 17.0软件对茧丝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强度等测试项目进行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品种间相同茧丝部位、不同茧层部位及茧丝强伸度较优部位的断裂伸长差异性,对育种素材进行评价。【结果】48个家蚕品种中,茧丝断裂伸长最高2.73 mm,最低1.76 mm;断裂强力最高18.3 CN,最低10.5 CN;强度最高5.46 CN/dtex,最低3.13 CN/dtex。不同品种的茧丝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差异较大,且同一品种内不同茧层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也存在明显差异。茧丝强伸力较优的部位处于第3~6百回间,对48个家蚕品种第3~6百回茧丝断裂伸长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编号为2、5、1、6、12、9、3、4、18、21的品种与其他品种存在显著差异(P<0.05),伸度较优(断裂伸长率在26%以上)。【结论】茧丝强伸力较优的部位处于茧层第3~6百回,在家蚕育种素材评价时应结合亲本选择过程中活蛹缫丝同时进行,才能使茧丝性状间综合性应用得到提高,最终培育出强伸力较优的家蚕品种。

关键词: 家蚕 茧丝 强伸力 差异分析 应用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内外蔗糖深加工发展趋势

中国糖料 2015

摘要:从蔗糖资源化开发利用的角度,阐述了发展蔗糖深加工产品的优势,国内外蔗糖深加工产品发展趋势,提出了几种较具潜力的蔗糖深加工产品,以期为提高我国蔗糖产业竞争力作参考。

关键词: 蔗糖 深加工 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叶枯病菌胞内蛋白的提取及电泳分离方法的构建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白叶枯病菌已成为研究植物-病原物互作模式的病菌。要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深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机理,人们面临着其胞内蛋白提取和有效分离方法尚未建立的问题。本文采用TCA丙酮沉淀法和裂解液沉淀法提取白叶枯病菌胞内蛋白,利用两种等点聚焦程序(IEFⅠ,IEFⅡ)进行一向等电聚焦,用三种蛋白上样浓度(400μg,600μg,800μg)进行双向电泳,G-250烤染后,通过Imagemaster软件对双向电泳图谱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裂解液沉淀法、等电聚焦程序Ⅱ(IEFⅡ)、600μg上样浓度三者相结合的方法是提取和分离白叶枯病菌胞内蛋白的理想方法,能获得较好的实验效果。该方法的建立为白叶枯病菌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白叶枯病菌 胞内蛋白提取 双向电泳 分离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柠檬出口增长的成因分析

世界农业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2007年开始中国柠檬出口迅速攀升,其成因尚待解析。本文利用CMS模型分析了中国柠檬出口增长的成因。研究发现,中国柠檬出口增长的主要源泉是竞争力效应,贡献占62.73%;其次是出口市场的结构效应,贡献占27.51%;而世界市场需求效应的贡献相对较少,仅为9.75%。从变化趋势上看,竞争力效应的贡献呈小幅波动性下降趋势,市场需求效应的贡献呈快速下降趋势,而市场结构效应的贡献呈快速增长趋势。

关键词: 柠檬 CMS模型 出口 增长成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蔬中烯酰吗啉基质效应的研究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5

摘要:目的研究烯酰吗啉在橙子和芹菜中的基质效应,以准确测定橙子和芹菜中的烯酰吗啉。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测定。橙子和芹菜样品利用乙腈提取后直接进样分析,并采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外标法定量,比较了甲醇-水、甲醇-0.1%(V:V)甲酸水溶液、甲醇-1 mmol/L乙酸铵水溶液3种流动相组成对烯酰吗啉基质效应的影响情况。同时也比较了纯甲醇溶剂和样品空白基质配制的标准对烯酰吗啉基质效应的影响。结果利用样品空白基质配制的标准能够有效地抑制烯酰吗啉的基质效应,而测定橙子和芹菜基质中烯酰吗啉时,使用甲醇-0.1%(V:V)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烯酰吗啉的基质效应。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为烯酰吗啉在其他果蔬中的基质效应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橙子 芹菜 烯酰吗啉 基质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原湖泊典型农业小流域氮、磷排放特征研究——以凤羽河小流域为例

环境科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凤羽河小流域出水口断面进行定位连续监测,计算流域出水量和氮磷排放量,解析了流域氮磷排放量的时间变化特征,以期为小流域氮磷排放量计算、农业管理措施调控、削减流域氮磷排放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凤羽河小流域年度水流量为0.99亿m3,7—9月雨季水流量占全年的43.70%.小流域总氮(TN)的年排放量为139.8 t,可溶性总氮(DTN)是氮的主要排放形式,占TN的71.16%,颗粒态氮(PN)占TN的28.84%.小流域总磷(TP)的年排放量为27.7 t,颗粒态磷(PP)是磷的主要排放形式,占TP的76.47%,可溶性总磷(DTP)占TP的23.53%.7—9月雨季氮磷排放量占全年总量的比例分别为55.33%和77.81%.降雨是影响流域径流过程的重要因素,同时,流域内农业管理措施对径流量和氮磷排放具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面源污染 小流域 氮磷污染物 氮磷排放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1个高山杜鹃引进品种的亲本分析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收集整理21个高山杜鹃引进品种的系谱资料,研究其祖先亲本进行品系归类,并对各品系的祖先亲本和直接亲本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1个高山杜鹃引进品种来源于23个祖先亲本,其中1个育成品种、6个国外野生种、1个国内野生种和15个类型不详;按祖先亲本来源分类,21个高山杜鹃引进品种分属于高加索杜鹃花杂种群、腺柱杜鹃花杂种群和美国山石南杜鹃花杂种群3类杂种群;在21个高山杜鹃引进品种中,腺柱杜鹃花杂种群的品种更具有多样性,而高加索杜鹃花杂种群、美国山石南杜鹃花杂种群2个杂交群内的品种间有相对较近的亲缘关系;21个高山杜鹃引进品种的亲本种质资源利用率低,种质局限性有待改进,挖掘云南特殊种质与引进品种开展杂交育种是扩宽其品种遗传基础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山杜鹃 引进品种 亲本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七种植地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的试验方法,研究了三七种植期间土壤养分动态变化规律,以期为三七合理高效施肥提供指导。结果表明,同不种三七的对照相比,种植三七的土壤p H、有机质、全N、碱解N、全K、速效K、有效P、阳离子交换量、有效Mn大幅降低,其中降幅最大的是全K和速效K,降幅在20%以上,其次是碱解N和速效P,降幅在15%左右,再次是阳离子交换量降幅在10%左右;而土壤中的交换性Ca、Mg及有效Zn有所增加,有效Fe和Cu变化不大。同种植初期相比,种植三七后土壤p H、全N、速效N,速效P,速效K,及交换性Mg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降低幅度较大的是速效K,降幅在20%左右,其次是碱解氮,降幅在15%左右;有效Fe、Cu、Zn及交换性Ca增加;有机质、全P、阳离子交换量变化不明显。不同种植年限间相比,种植三七土壤p H、有机质、碱解N、速效K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与对照差异增大。三七种植地土壤养分含量随季节变化和周期性施肥呈现每年3月升高,6月降低,9月升高,12月降低的趋势,其中大量元素变化规律较明显。综上所述,种植三七会导致土壤酸化,降低氮磷钾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增加钙、镁、铁、铜、锌,对有机质和锰含量影响不大;生产上可通过施用石灰或草木灰缓解酸化,同时在6月和12月前后增施钾肥,合理施用有机肥和氮磷肥。

关键词: 三七 土壤养分 动态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纬高原区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低纬高原生态条件下,2010年以8个头季稻高产水稻品种进行再生稻高产品种筛选,2011年对产量最高的品种进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2012—2013年对栽培技术进行集成。结果表明:再生稻平均产量为4.19 t/hm2,是头季稻的37.08%。再生稻结实率、千粒重变异较小,颖花量、有效穗、穗粒数变异较大。颖花量多的品种产量较高,其中,‘宜优673’的颖花量最高,达2.12×104/m2,其产量为4.70 t/hm2。提高再生稻产量的关键是提高其有效穗,而提高再生稻有效穗的关键是提高腋芽萌发率和存活率,以多穗保总粒数,产量才能增加。高产主要技术是头季齐穗后15 d和收获后2~3 d分别施用97.5 kg/hm2的促芽肥和促粒肥,留桩高度30 cm。集成再生稻高产技术"百亩示范片"平均产量为4.25 t/hm2,创造了低纬高原区再生稻的最高产纪录。

关键词: 低纬高原区 再生稻 高产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