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6个东南亚引种芒果品种在云南的综合比较试验
《南方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开展芒果品种综合比较试验,筛选适宜云南热区种植的芒果良种。【方法】于2006~2012年对从东南亚国家引入的四季芒、帕拉英达、圣德隆、缅2、缅3、索引达6个芒果品种在云南元江、保山、永德开展区域性试验,调查、分析其物候期、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结果】在3个种植区成熟期最早的均为圣德隆,四季芒和帕拉英达属中熟品种,成熟期最晚的是索引达、缅2和缅3。四季芒、帕拉英达、圣德隆进入盛产期后产量稳定在21000.0 kg/ha以上,缅2、缅3、索引达进入盛产期后产量不稳定,变幅分别为18003.0~18717.0、16728.0~19074.0和21879.0~25551.0 kg/ha,且存在大小年结果现象;四季芒、帕拉英达和圣德隆的可食率分别为85.13%、79.19%和79.2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8.9%、19.9%和25.0%,均明显高于其他品种;四季芒、帕拉英达和圣德隆的经济效益均在10.00万元/ha以上,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P<0.05)。【结论】四季芒、帕拉英达和圣德隆在云南元江、保山、永德3个地区均表现高产、稳产,品质好,果实较耐贮运,货架期较长,经济效益好等优点,适宜在上述3个地区推广种植;缅2、缅3不宜在云南元江、保山、永德县推广种植。


三七对镉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富集特性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二年生三七为试验材料,水培条件下研究了镉胁迫(0,2.5,5,10μmol·L-1)对三七抗氧化酶系统和光合参数的影响及三七对镉的吸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2.5μmol·L-1镉处理可诱导SOD,POD,APX等酶活性的升高,10μmol·L-1镉处理则对SOD,POD,APX,CAT均产生抑制作用;镉处理对三七各部位CAT活性均具有抑制作用;三七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随镉处理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胞间CO2浓度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三七各器官镉含量表现为须根>剪口>主根>叶片>茎;叶,茎,剪口,须根,主根镉富集系数均随镉处理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各器官中镉含量与迁移系数均随镉处理浓度的升高而上升。综上所述,镉胁迫可对三七抗氧化酶系统和光合系统产生影响,三七对镉具有富集作用,应合理选择三七种植基地以减少对镉的吸收,合理选取三七入药部位,以降低镉摄入风险。


观叶秋海棠叶片微繁方法的研究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 2015
摘要:观叶秋海棠(Begonia spp)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湿润环境。叶片色彩绚丽,叶形奇特多变,装饰居室的几案、窗台等处自然时尚,效果独特,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秋海棠作为一种重要的观赏植物,稳定和高效的繁殖方式对其非常重要。秋海棠可通过种子、叶片扦插、组培繁殖,种子繁殖萌芽率高,但后代易发生变异,难保持原品种优良性状,且出现不同程度退化;叶片扦插容易成活,但繁殖受季节的限制;组培增殖系数高,但存在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因此,本文旨在为观叶秋海棠探索一种简便、快捷的新繁殖方法,以克服原有繁殖方法存在的不同问题,为秋海棠繁育工作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和参考。取6个野生种和6个栽培品种观叶秋海棠的成熟叶片为试验材料。12cm培养皿清洗干净,70%酒精消毒处理,脱脂棉平铺于培养皿中,并用无菌水浸湿。叶片先用70%酒精擦拭消毒,再用无菌水擦洗一遍,消毒剪刀将叶片分成大小较一致的两块:一块带叶柄,一块不带叶柄,将两块叶片放在培养皿中加盖后放入组培室培养,温度23~25℃左右,光照强度3000lux左右。定期检查,及时给培养皿补充水分(蒸馏水或无菌水),观察不同繁殖材料的生根情况,并记录生根所需的天数。结果表明:观叶秋海棠的叶片容易生根,同一种(或品种)带叶柄的叶片比不带叶柄的叶片生根快;带叶柄的叶片于叶柄处生根,不带叶柄的叶片于叶片切割部位的主叶脉处生根,生根一段时间后,在生根部位萌生芽,并发成新叶片。不同种(或品种)生根的速度不同,新根的长短、粗细、颜色亦不同,角果秋海棠(B.tetragona)叶片极易生根,约12d,不定根细长,红色,生根同时,主叶脉处长芽,并发育成新叶片;光滑秋海棠(B.psilophylla)生根慢,约25d,不定根粗短,棕色;栽培品种比野生种生根快。根据植物的全能性,秋海棠叶片生根的原理是,叶的营养组织在合适的条件下,能分化出根和茎,最后形成完整的植物体。同时可以看出,不同种(或品种)秋海棠的全能性不同,即使是同一植株,不同部位的全能性也有差异。


2013年12月低温事件对昆明市主要小春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认识气候变暖背景下农业低温灾害的特点,从气象分析与农业灾情调查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2013年12月中旬昆明地区的严重低温灾害事件。结果表明,此次低温天气过程低温强度大、持续时间较长、影响范围广,是伴随降水、雪灾、强辐射降温、霜冻和冰冻多因素综合影响的"湿冷型"低温灾害,它和1999年12月发生的"干冷型"严重低温霜冻是最近39 a来危害昆明市农业最大的2次冬春季极端低温事件;这意味着气候变暖背景下云南低纬高原地区极端低温事件的频率和危害加大。分析显示了不同发育期的蚕豆遭受的3个冷冻害等级与低温强度的对应关系,低温霜冻对花期蚕豆危害大(主要造成空秕荚率大增和株籽粒数大减)并导致减产,对分蘖后期至拔节初期小麦危害相对较小;作物遭受的冷冻害程度与降温程度和低温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关系;高湿度、积雪、和较长时间的冰冻可加重低温天气对农作物的危害。


田间条件下不同组配钝化剂对玉米(Zea mays)吸收Cd、As和Pb影响研究
《生态环境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4种钝化材料(硅藻土、生物炭、沸石粉和石灰)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配施处理对玉米(Zea mays)籽粒吸收Cd、As和Pb与土壤有效态Cd、As和Pb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钝化修复效果最佳的组配钝化剂。结果表明,(1)施用钝化剂均能有效促进玉米生长,增加植株株高、叶面积、玉米地上部与地下部质量,显著提高玉米产量。(2)不同处理均能明显降低土壤Cd、As和Pb有效态含量。其中,BLD处理对土壤有效态Cd降低效果最明显,YR+BLZ处理次之,与对照相比,土壤有效态Cd分别降低71.00%和67.85%;BDZ处理对土壤有效态As含量降低效果最明显,其次为BLD处理,较对照分别降低65.63%和59.73%;YR+BLD处理对土壤有效态Pb含量降低效果最好,BDZ处理次之,有效态Pb含量较对照分别降低70.64%和69.64%。(3)不同处理对玉米籽粒吸收和积累Cd、As和Pb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对照相比,不同处理导致玉米籽粒Cd含量降低82.63%~89.17%,As含量降低27.58%~49.47%和Pb含量降低9.64%~46.86%。(4)施用钝化剂均能显著提高土壤p H值,其中BLD、YR+BLD、JD+BLD处理的p H值升高效果最为明显,较对照分别提高1.05、1.04和1.04个单位;施用钝化剂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YR+BDZ和YR+BLD处理有机质含量较高,较对照分别提高54.68%和46.04%,本试验结果表明,在钝化修复镉砷复合污染的旱地土壤时,低累积玉米品种与组配钝化剂联合使用能够获得较好的修复效果。


Oryzalin诱导短葶飞蓬染色体加倍与三倍体创制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短葶飞蓬种子为实验材料,采用60和90μM的oryzalin水溶液分别浸泡处理种子24、48、72 h,诱导染色体加倍,并用染色体加倍的四倍体变异植株与二倍体植株杂交,获得三倍体。结果表明,依据气孔大小,采用60和90μM的oryzalin水溶液分别浸泡处理种子24、48、72 h,可使不同程度诱导染色体加倍,变异率为12.81%~24.62%,其中90μM的oryzalin水溶液浸泡处理种子72 h诱变率最高;采用四倍体变异植株与二倍体杂交,结实率显著下降,千粒重增加;通过染色体计数和流式细胞分析,在杂交后代植株中发现0.00%~100.00%不同比例的三倍体(2n=3x=27)。


施用氮肥对杂交水稻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杂交水稻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9个杂交水稻组合为材料,在无氮肥和施氮肥(225 kg/hm2纯N)2种条件下研究氮肥对杂交水稻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氮肥的敏感性不同,Y两优1号、准两优527、冈优725、云光14、两优培九、Ⅱ优838、云优1981施氮肥后产量增加达显著水平,两优2186、云优1973施氮肥后增产未达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无氮肥条件下,单株有效穗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施氮条件下,单株有效穗、结实率与产量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在无氮肥条件下,单株有效穗和每穗实粒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应依靠有效穗和每穗实粒数提高产量;施氮条件下,每穗总粒数对产量的贡献率最大,说明氮肥能促进每穗总粒数增加,从而提高产量。


第9轮国家区试云南瑞丽点甘蔗新品系的信息熵理论综合评价
《亚热带农业研究 》 2015
摘要:以第9轮国家区试云南瑞丽试验点2年新植1年宿根的7项农艺性状和6项工艺性状为考察指标,采用信息熵理论,以指标熵值计算甘蔗12个参试品种(系)的工、农艺性状指标权重综合得分。结果表明,福农1110、柳城05-136、云蔗05-49、德蔗03-83、云瑞06-189、云蔗06-80的综合得分高于新台农22(CK1)和粤糖93-159(CK2);粤甘40、福农0335、闽糖01-77、粤甘42得分低于CK1、CK2,与参试品种(系)的田间表现一致,表明运用信息熵理论对甘蔗品种(系)进行综合评价是可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