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加工型辣椒自交系主要性状配合力及其相关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8个加工型辣椒自交系材料,采用顶交法杂交,研究辣椒6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并对其主要性状间的相关性和单株产量构成因素通径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078-2-3单株结果数配合力效应值最高,其单株产量配合力效应值也最高;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结果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结果数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是各主要性状中最大的。因此,在加工型辣椒高产育种中应注重单株结果数的选择,协调好各性状间的间接效应,以选育出高产优质的加工型辣椒品种。
关键词: 加工型辣椒 自交系 主要性状 配合力分析 相关分析


柱花草cDNA-SRAP反应体系的建立
《草业与畜牧 》 2015
摘要:以热研5号柱花草为材料提取RNA,进行反转录合成c DNA第一链,对影响SRAP反应体系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建立了柱花草的c DNA-SRAP反应体系。结果表明,20μL反应体系中,最佳cDNA模板用量为200ng、Mg2+浓度为2.5mmol/L、引物浓度为0.4μmol/L、d NTP浓度为0.25mmol/L、Taq酶用量为1U。为利用c DNA-SRAP标记技术对柱花草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分子育种奠定基础。


麻疯树种质资源学植物学数量性状评价指标探讨
《西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数量化、规范化的麻疯树种质资源描述系统,以便更好地为麻疯树种质资源的研究服务,2011-2012年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热带能源作物种质资源圃内对60份麻疯树品种(种质)资源的叶长、叶宽、叶柄长、花序长、雌花数、雄花数、雌雄花比例、果横径、果纵径、果形指数等10项植物学数量性状指标进行了测定,使用SA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绘制各数量性状频率分布直方图。结果表明,雌雄花比例变异系数最大(32.07%),果形指数变异系数最小(4.18%);叶长、叶宽、花序长、雄花数、果纵径和果形指数为正态分布,其他4项性状数据为偏正态分布,雌雄花比例的偏态度最大(2.29),果横径的偏态度最小(-0.48);性状分级标准均按1~5级划分,1级为最低级,5级为最高级,3级为中级,其中花序长、果形指数的4级是频率分布最高的范围,其余8个性状的3级是频率分布最高的范围。该项研究为麻疯树种质资源描述系统数量化、规范化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国家第九轮区试瑞丽点甘蔗新品系DTOPSIS法评价
《中国糖料 》 2015
摘要: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参试甘蔗品种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筛选优良新品系,采用DTOPSIS法对国家第九轮区试12个(含两对照)甘蔗新品系云南瑞丽点两新一宿的出苗率、单茎重、蔗糖分、有效茎数、蔗茎产量、出汁率、重力纯度等工、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农1110、柳城05-136、云蔗05-49、福农0335、德蔗03-83、云瑞06-189、云蔗06-80的综合表现优于双对照ROC22(CK1)和粤糖93-159(CK2),粤甘40、闽糖01-77、粤甘42的综合表现比双对照低。评价结果与实际生产表现相吻合。


甘蔗早期选择技术研究 Ⅰ.实生苗成苗数的选择效率分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选用实生苗阶段不同丛有效茎水平品系120份和28个杂交组合不同成苗数实生苗840份作为试验材料,研究实生苗无性繁殖后出苗率、有效茎、丛有效茎和芽成茎数4个芽成茎指标在品系间和水平间的差异及广义遗传力,以及实生苗成苗数、成茎数和成茎率的广义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结果表明:无性繁殖后出苗率和有效茎数、丛有效茎数、芽成茎数的品系间和水平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其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58、0.65、0.84和0.84;实生苗阶段丛有效茎数≥5的品系芽成茎指标总体显著高于4条及以下的品系,且主要为强丛生性品系,占61.29%以上;实生苗成苗数和丛有效茎数组合间的差异极显著,其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67和0.76,成苗数和丛有效茎数的遗传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不同成苗水平实生苗丛有效茎间的差异极显著,丛有效茎数随成苗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成苗数≥7的实生苗仅占30.24%,丛有效茎数≥5的实生苗仅占13.81%。


9个云南甘蔗创新亲本作为父本的经济育种值分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9个含有云南甘蔗野生血缘的创新材料作为父本,与31个国内外不同类型的母本进行杂交,获得38个杂交组合。参照澳大利亚家系试验方法,借助R软件,分析了创新亲本及家系的经济育种值和经济遗传值。结果表明:9个创新亲本中,云瑞04–48和云瑞03–393的经济育种值最高,作为父本应该重点加强利用;云瑞05–171和云瑞05–704可根据育种规模适当使用;38个家系中,MY57–62×云瑞03–393、Lho83–153×云瑞04–48、崖城71–374×云瑞05–171、RB85–5156×云瑞03–393、VMC96–60×云瑞05–704、M336×云瑞03–393等家系的经济遗传值较高,可作为选育优良甘蔗新品种的重点家系,建议降低选择强度,避免优良单株漏选。
关键词: 甘蔗 创新亲本 经济育种值 经济权重 家系评价 云南


不同环境条件下水稻耐冷相关农艺性状的QTL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冷敏感的日本粳稻品种十和田与强耐冷的云南地方粳稻品种昆明小白谷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225个家系为作图群体,构建了含132个SSR标记的分子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主穗和分蘖穗的特定结实率、单株结实率、穗长和株高在5种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QTL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云南省弥勒县(2012,正常生长环境)、嵩明县(2012,2013,自然低温胁迫环境)、丽江市(2012,2013,自然低温胁迫环境)5种环境条件下,主穗和分蘖穗中共检测到58个QTL,分布于第1~11染色体上,单个QTL对表型的贡献率在2.74%~18.43%之间。其中,仅在主穗中被检测到的QTL有24个,仅在分蘖穗中被检测到的QTL有16个,主穗和分蘖穗中同时被检测到的QTL有18个。在两种及其以上环境能重复检出的QTL 17个,但没有1个QTL在5种环境中均能检测到,表明数量性状基因的表达易受环境的影响。


红外光谱结合判别分析对滇重楼生长年限的鉴别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滇重楼生长年限的鉴别方法,为滇重楼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测试了同一产地7种不同生长年限的68株重楼主根木质部和表皮样品的红外光谱,利用Omnic8.0软件计算样品的二阶导数光谱和四阶导数光谱,分别以主根木质部和表皮在1 800~900 cm-1的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和四阶导数红外光谱数据为样品特征,采用Mahalanbis距离逐步判别分析法,依据Fisher线性判别准则建立重楼生长年限的判别模型,对未知生长年限的样品进行鉴别比较。结果:四阶导数光谱比其他级别的光谱鉴别效果好,表皮光谱比木质部光谱的鉴别效果好;利用表皮的四阶导数光谱数据建立判别分析模型对重楼的生长年限进行鉴别时,训练样本回判正确率100%,测试样本预测正确率78.6%,总正确率95.6%。结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逐步判别分析法可鉴别重楼的生长年限,为生产实践中预测重楼的生长年限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云南省部分地区稻瘟病菌对三环唑的敏感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目的]了解云南省部分稻区稻瘟病菌对三环唑的敏感性,为三环唑的科学使用及抗药性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云南省部分稻区的稻瘟病菌对三环唑的敏感性。[结果]供试稻瘟病菌对三环唑的抑制中浓度(EC50值)在41.284 9~72.722 4 mg/L,不同地区菌株敏感性存在差异,其中最敏感的是大理地区菌株,其EC50平均值为49.004 3 mg/L,最不敏感的是宜良地区菌株,其EC50平均值为65.000 4 mg/L,二者相差1.33倍。[结论]大多数菌株对三环唑表现敏感,但也出现低水平抗药性的群体,采用三环唑防治稻瘟病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