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春林 1 ; 梁名志 1 ; 包云秀 1 ; 田易萍 1 ; 邓少春 1 ; 徐丕忠 1 ; 李朝云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红茶;种质材料;茶多酚
期刊名称: 陕西农业科学
ISSN: 0488-5368
年卷期: 2016 年 62 卷 03 期
页码: 83-85
摘要: 红茶是云南的三大茶之一,运用云南大叶种制出的红茶具有香气鲜爽,滋味浓强,富有刺激性,其以浓、强、鲜为特色著称与世。但是,长期以来,云南红茶以中低端茶叶为主,有时为了追求产量,而忽略了对茶叶品质的筛选,导致优质高效益的红茶生产较少,与其他名优茶产销两旺的状态反差较大。研究以50份种质资源为材料,通过内含成分分析,选出茶多酚含量较高的材料,再对高茶多酚材料通过对红碎茶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的鉴定、评价。筛选出了5份红碎茶品质优良且内含物质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这为将来的专用名优红茶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 相关文献
[1]云南大叶种茶多酚和咖啡碱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尚卫琼,陈春林,孙承冕,唐一春,段志芬,杨盛美,孙雪梅,刘本英. 2021
[2]基于同一度的云南甘蔗细茎野生种血缘F_1代创新种质材料分类. 经艳芬,周清明,董立华,桃联安,杨李和,安汝东,边芯,朱建荣,孙有芳. 2012
[3]不同萎凋处理对“云抗10号”红茶香气成分的影响. . 2019
[4]不同烘焙程度对"勐海大叶茶"和"紫娟"红茶香气成分的影响. 马玉青,孙云南,夏丽飞,潘联云,张艳梅,仝佳音,曲浩,杨芳慧. 2021
[5]茶黄素提取与功效的研究进展. 夏锐,刘德和,殷丽琼,肖星,夏丽飞. 2014
[6]勐海红茶生产加工工艺技术改进初探. 李晓霞,杨盛美,李忠美,陈玫. 2013
[7]“古茶红”制作工艺及品质成分分析. 陈继伟,陈林波,刘艳红,沙杜,庄文疆,张娟. 2015
[8]南糯山古树红茶香气化合物的组分研究. 陈继伟,梁名志,罗正飞,王立波,李友勇,杨毅坚,李朝云,凌光云. 2010
[9]不同萎凋处理对"云抗10号"红茶香气成分的影响. 孙云南,许燕,夏丽飞,宋维希,蒋会兵,杨毅坚,孙承冕,陈林波. 2019
[10]红茶品质化学的研究进展. 杨盛美,李晓霞,夏丽飞,陈玫,唐一春. 2013
[11]机制造形名优工夫红茶的研制初报. 梁名志,浦绍柳,孙荣琴. 2002
[12]红茶的英国情结. 黄玫,赵甜甜,杨兴荣,包云秀. 2011
[13]不同加工工艺对云抗10号红茶品质的影响. 马伟,夏丽飞,宋维希,蔡丽,杨毅坚,李梅,杨方慧,陈林波. 2017
[14]云南省高EGCG茶树品种的筛选. 尚卫琼,梁名志,田易萍,徐丕忠,李朝云. 2014
[15]紫娟在井冈山引种及井冈红茶在井冈山的适制性研究. 江新凤,童忠飞,刘本英,贺望兴,李琛,李友勇,包云秀,孙雪梅,文新月. 2021
[16]中国茶业战略转移的思考. 张顺高,梁凤铭,王海思. 1988
[17]新产品“紫云红”茶制作工艺及品质成分分析. 王家金,谢春生,陈继伟. 2012
[18]桑叶红茶的加工技术. 杨晶,黄星球,杨文. 2022
[19]黔湄系列品种与云南大叶种所制普洱茶的比较分析. 曹雨,韩丽,罗显扬. 2010
[20]不同月份加工的佛香茶化学成分变化研究. 王家金,刘永华,浦绍柳,周玉忠,韩丽,陈玫,伍岗.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TCS1等位基因的差异表达参与弄岛野茶低咖啡碱的形成
作者:刘玉飞;庞丹丹;陈春林;田易萍;孙云南;李友勇;陈林波
关键词:弄岛野茶;特异资源;TCS1;生物合成
-
转录组测序分析外源水杨酸诱导茶树热激蛋白基因的响应
作者:刘悦;曲浩;田易萍;陈春林;冉隆珣;陈林波
关键词:外源水杨酸;茶树;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热激蛋白
-
不同饮食条件下德昂酸茶调控秀丽隐杆线虫脂质代谢的研究
作者:潘联云;冉隆珣;杨恺清;赵碧;马玉青;梁名志
关键词:酸茶;高糖饮食;脂质合成;甘油三酯
-
不同干燥方式对德昂酸茶香气品质和成分的影响研究
作者:潘联云;马玉青;赵碧;冉隆珣;梁名志
关键词:德昂酸茶;不同干燥方式;香气成分;感官审评;果香
-
短时发酵与添加菌剂促进酸茶B族维生素积累
作者:潘联云;马玉青;冉隆珣;梁名志
关键词:酸茶;短时发酵;外源菌剂;B族维生素
-
26份云南大叶茶树品种资源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
作者:邓少春;蓝增全
关键词:云南;茶树;品种资源;生化成分;多样性
-
沧源佤族自治县古茶树资源多样性分析
作者:唐杰;杨煊禹;李绍华;刘晓慧;梁名志;刘丹丹
关键词:沧源佤族自治县;古茶树;资源调查;遗传多样性;保护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