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地方稻种籼粳亚种的生态群分类及其地理生态分布
《作物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程-王分类体系对云南收集保存的地方稻种资源进行系统分类和遗传变异研究表明:(1)云 南是中国稻种最大的遗传多样化中心和优异种质的富集地区及其天然宝库,受中国与南亚两个稻种独 立起源中心的强烈影响,因而形成了云南尤其是滇西南稻种资源类型的多样性举世瞩目。(2)云南地 方稻种分为籼粳2个亚种及其6大生态群,其中热带粳稻、光壳粳群和普通粳群分别占云南地方稻种 的3.6%、18.1%32.1%;早中籼群、晚籼群和冬籼群分别占云南地方稻种的2.1%、43.9%、0.2%。 (3)六大生态群的平均多样指数依次为热带粳稻(1.2319)>晚籼群(1.1738)>普通粳群(1.1726)>光 壳群(1.1618)>早中籼群(1.1371)>冬籼群(0.9889);其地理生态分布与海拔、纬度密切相关。
关键词: 程-王籼粳分类 遗传多样性 六大生态群 云南地方稻种
小白谷×大理早籼重组自交系耐冷性状遗传研究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云南稻种昆明小白谷与大理早籼配制的杂种培育出的重组自交系 (RILs)为材料进行耐冷性状遗传研究。结果表明 :(1)早籼与晚粳杂交培育出的RILs群体的耐冷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突出 ,并呈现广泛的遗传变异。 (2 )耐冷性状的差异既有主效基因也有微效基因 ,在长期的生态驯化过程中微效基因累积到一定程度可变为主效基因。 (3)昆明小白谷耐冷性是受主效基因支配 ,冷驯化是水稻微效耐冷基因累积获得穗期耐冷性的途径之一。
云南普通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组织培养的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01 CSCD
摘要:利用普通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去壳种子 ,诱导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用N6+ 1mg/L 2 ,4-D液体培养基进行悬浮培养继代。疣粒野生稻愈伤组织生长很快 ,每周至少继代培养 1次 ,有时甚至要继代 2次。疣粒野生稻愈伤组织继代培养 1年后分化能力仍然很强 ;普通野生稻愈伤组织继代 8个月后分化能力开始下降 ,至 10个月后分化能力完全丧失。在所用的 11种培养基中 ,N6+ 1mg/L 6 -BA + 0 5mg/LNAA诱导疣粒野生稻愈伤组织再生绿苗效果最好 ,诱导率为70 %。 1994年采集到的普通野生稻的种子 ,在本实验中 (1997年 )被用来诱导愈伤组织 ,其再生绿苗率平均仅为 4 %,比 1995年用该种子进行原生质体培养的再生率 (平均 2 3%)低 ,这可能与所用的诱导愈伤组织的种子保存时间 (3年 )太长有直接关系。
从云南分离的烟草曲顶病毒为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的一个新种
《科学通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我国云南省保山地区烟草上表现曲顶症状的植株上分离获得病毒分离物Y1, 经粉虱传毒及粒子形态观察, 证明为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病毒. 用14种单克隆抗体进行三抗体夹心ELISA测定, 结果表明Y1与我国及巴基斯坦、印度等国报道的双生病毒的抗原表位型均不同. 对Y1基因组DNA-A的全序列进行了分析, 全长2746个核苷酸, 其中病毒链含有两个ORF, 互补链含有4个ORF. Y1与其他双生病毒基因组DNA-A全序列、基因间隔区序列及各ORF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比较分析表明, Y1是一种新的Begomovirus病毒, 定名为烟草曲顶病毒, 英文名为Tobacco curly top virus, 简称TCTV. TCTV全基因组与印度报道的番茄曲叶病毒和番木瓜曲叶病毒的同源性最高, 达85%, 而其CP基因与巴基斯坦棉花曲叶病毒分离物72 b高度同源, 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达98%.
关键词: 烟草曲顶病毒 Begomovirus 新种 重组
小菜蛾弯尾姬蜂室内批量繁殖的技术
《昆虫天敌 》 2001 CSCD
摘要:报道小菜蛾弯尾姬蜂室内批量繁殖工艺技术。实验室温度:20℃~25℃,光照:L:D12:12,相对温度:65%~70%,40m2温室面积用于栽培甘蓝。在此条件下,每周可生产2000头~3000头小菜蛾弯尾姬蜂,可田间释放寄生蜂防治小菜蛾15亩~20亩。
云南高原粳稻品种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特性的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1 CSCD
摘要:通过以昆明为代表的云南高原温凉粳稻区 4个有代表性的当家品种的研究表明 :1 各品种以孕穗期的生长速率最大 ,孕穗期和灌浆充实期物质生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最高 ;2 各品种最高叶面积指数 (LAI)均较低 ,成熟期存活的绿叶数在品种间差异很大 ,抽穗后叶片枯死速度的不同可能是造成后期物质累积量品种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3 茎鞘发达与否和抽穗后叶片死亡速度共同造成了茎鞘贮藏物质对籽粒产量贡献在品种间的差异 ;4 前期生长量大的品种 ,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栽培难度 ,在栽培中 ,应在前、中期具有较高物质累积量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叶面积指数 ,努力维持后期叶片活力 ,以提高后期物质生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