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蔗细茎野生种云南不同生态类型的RAPD分析
《云南植物研究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 2 5个随机引物对来自云南不同生态类型的 82份甘蔗细茎野生种 (Saccharumspon taneumL .)和 4份国外种材料进行RAPD标记 ,结果表明 :云南甘蔗细茎野生种不同生态类型的遗传变异较大 ,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低纬度类型的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高纬度类型 ,在相同的纬度范围内 ,随着海拔的升高 ,其多态性逐渐减少 ;基于分子聚类分析 ,86份材料被划分为 8个不同群体 ,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分布的特点。结果初步证明了云南甘蔗细茎野生种可能起源于云南南部低海拔、低纬度地区 ,而后逐渐向高海拔、高纬度的西北和东北部演化、扩散 ;提出了云南南部可能是野生甘蔗起源中心之一的观点。
云南省玉米种子带菌检测及种衣剂处理的生物学效应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1 CSCD
摘要:采用平皿测定方法和田间小区试验对云南省 3个主栽玉米品种分别进行了种子带菌检测和 4种不同种衣剂包衣处理的生物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玉米种子表面携带的优势菌群主要为青霉菌 (Penicillium)、根霉菌 (Rhi zopus)、瓶梗青霉菌 (Paecilomyces)和木霉菌 (Trichoderma) ;种子内部寄藏的真菌主要有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根霉菌 (Rhizopus)、镰刀菌 (Fusarium)和青霉菌 (Penicillium ) ,其它分离频率较高的寄藏真菌还有黑孢霉菌 (Nigrospora)、交链孢菌 (Alternaria)和茎点霉菌 (Phoma)等 ;种子表面和内部携带真菌种类在品种之间有较大差异。 2 0 %克福种衣剂对种子带菌消毒、提高发芽和出苗率效果显著 ;Apron和Celest在促进壮苗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
蚕豆上南美斑潜蝇的成虫寿命及繁殖力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1 CSCD
摘要:在恒温 2 0 1℃ ,RH 48 9%的条件下 ,用蚕豆苗和用吸足 15 %的蔗糖水的棉球饲养南美斑潜蝇 ,测得雌、雄成虫的最长寿命、平均寿命及在蚕豆苗上的最高产卵量、平均产卵量。 15 %蔗糖水棉球饲养雌、雄成虫最长寿命及平均寿命是 17d ,7d ,5 3d ,3d。蚕豆苗饲养雌、雄成虫的最长寿命及平均寿命分别是 19d ,6d ,10 6d ,3 5d。在相同条件下 ,测得每对成虫在蚕豆苗上的最多产卵量及平均产卵量分别是 316粒、2 14 5粒 ;产卵的高峰期是羽化的6~ 9d。
AMMI模型应用于油菜区域试验的分析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01 CSCD
摘要:AMMI模型是一种有效的加性主效应和乘积交互作用 (Additivemaineffectsandmulti plicativeinteraction ,简记为AMMI)模型 ,它发展了分析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统计方法。本文以1996和 1997年 (秋播 )的云南省油菜区域试验的小区产量为资料 ,应用AMMI模型分析研究油菜区域试验。通过分析得出 :使用AMMI模型能提高估计的准确性、提高选择的概率。例如 ,此组区域试验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时 ,剩余残差占交互作用的 74 60 % ;而在AMMI模型中 ,残差仅占交互作用的 16 63%。在AMMI分析中 ,显著的主成分轴 (PCA1~ 3)用尽量小的自由度捕捉尽量大的SS (其中 ,PCA1用 2 4 %的互作自由度捕捉了 4 8 72 %的互作SS) ,而剩余大自由度对应小的SS ,作为试验误差处理 ,提高试验精确度。特别是AMMI模型利用对应分析图可以直观评价品种的稳定性和较适应地区 ,为其推广某一品种和在某一区域推广这一品种等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当显著的PCA轴多于 3个以上时 ,可通过D值的大小来确定品种的稳定性。由此得出结论 ,此模型可提高试验精确度 ,减少试验重复数 ,评价品种更精确 ,选择出的品种更可靠 ,且能够直观地得出各参试品种的稳定性和较适应地区。它是一种花费小、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关键词: AMMI模型 区域试验 稳定性 适应性 精确度 基因型和环境互作
外国甘蓝型油菜优异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西南农业学报 》 2001 CSCD
摘要:对收集到的 15个国家的 2 2 5份甘蓝型油菜品种资源的脂肪酸组份、硫代葡萄糖甙含量、含油量和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为 :大多数来自欧洲国家的种质资源为低芥酸 (<1% )品种 ,部分为双低 (低芥酸、低硫甙 )品种 ;高含油量 (>4 5% )的品种仅在日本及德国品种中发现。通过鉴定筛选出 2 2份优质油菜育种需要的优异种质资源 ,并成功地利用了其中的部分种质育成 11个甘蓝型优质油菜新品种 ,在生产上推广种植 6 0余万公顷。 90年代 ,这些国外优异种质资源为云南省的优质油菜育种作出了重大贡献
甘蔗细茎野生种(Saccharum spontaneum L.)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演化研究
《作物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 RAPD技术 ,采用 2 5个随机引物对来自中国不同生态环境的 195份甘蔗细茎野生种材料进行了地理群体结构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 :甘蔗细茎野生种的种内遗传变异较大 ,各地理类群的遗传分化明显 ,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于分子聚类分析 ,推论中国甘蔗细茎野生种的起源演化方式为 :起源于云南 ,然后由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海南→福建→江西 ;进一步证明了云南为野生甘蔗的起源中心之一的可能性
关键词: 甘蔗细茎野生种 RAPD分析 遗传多样性 系统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