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848条记录
不同钝化剂对大白菜产量和吸收Cu、As、Cd、Pb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旨在为Cu-As复合污染农田土壤安全利用和蔬菜的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生物炭、土壤调理剂、腐殖酸钾、石灰粉及其组合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钝化剂对大白菜(Brassica bara L.)产量、地上部吸收Cu、As、Cd、Pb与土壤有效态Cu、As、Cd、Pb的影响。【结果】除石灰处理外,施用其他3种钝化剂及其组合均能明显提高大白菜产量。4种钝化剂及其组合可升高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明显降低土壤中有效态Cu、As、Cd、Pb含量,与处理CK相比,施用不同钝化剂导致土壤有效态Cu降低7.25%~33.64%,有效态As降低6.67%~17.65%,有效态Cd降低18.80%~30.83%和有效态Pb降低22.42%~33.49%,其中处理BRH(生物炭+土壤调理剂+腐殖酸钾)降低效果最明显,处理BLH(生物炭+石灰粉+腐殖酸钾)次之;不同钝化剂及其组合均能降低大白菜可食用部位对Cu、As、Cd和Pb的吸收,以处理BRH降低大白菜可食用部位Cu、As、Cd、Pb的效果最显著,较处理CK分别降低51.21%、56.89%、74.67%和78.23%。【结论】在原位钝化修复Cu-As复合污染农田土壤时,BRH组合的施用效果最佳。

关键词: 钝化剂 大白菜 重金属 有效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桔小实蝇危害香蕉的田间调查研究

植物检疫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在云南省元江县的香蕉园中发现了香蕉果实上有特殊的危害症状。通过采集有危害症状的青香蕉和黄熟香蕉(来自倒伏果穗),解剖观察和培养;将培养的实蝇的卵、幼虫、蛹和成虫进行形态鉴定及成虫分子鉴定;进一步在室内接种成虫进行危害症状的验证及田间开展危害青香蕉的调查。结果表明:香蕉果面上的黑斑为实蝇危害造成,实蝇种类鉴定为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蕉园中未套袋且成熟度达8成以上(含8成)青香蕉果穗及倒伏黄熟香蕉果实上发现危害症状。本研究报道了青香蕉会受到桔小实蝇的危害,但仅在果面上发现危害症状,果实中未找到虫卵。该虫对香蕉产业的潜在危害应引起足够重视。

关键词: 桔小实蝇 青香蕉 危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前不同钙制剂处理对"红阳"猕猴桃品质和贮藏性能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采前不同外源钙制剂处理对“红阳”猕猴桃果实品质及贮藏性能的影响,在采前喷施不同浓度CaCl2、Ca(NO32、氨基酸钙和糖醇钙等4种钙制剂,研究不同钙制剂对“红阳”猕猴桃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维生素C、果实中钙含量、贮藏后品质变化及烂果率等的影响,以筛选出实际生产中适合“红阳”猕猴桃的钙制剂种类及施用浓度。结果表明,1.0%CaCl2能提高“红阳”猕猴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及维生素C含量,减少贮藏过程中果实的霉变率,效果优于其他3种钙制剂。该研究结果为“红阳”猕猴桃采前外源钙制剂的施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红阳”猕猴桃 外源钙制剂 果实品质 贮藏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鬼蕉感染HCRV不同发病时期的病毒粒体分布与亚细胞病变特征

植物病理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集疑似朱顶红褪绿环斑病毒(HCRV)侵染的水鬼蕉(Hymenocallis littoralis)不同发病时期的叶部组织,通过HCRV-N基因特异性引物的RT-PCR扩增克隆与测序分析,确定由HCRV侵染.进一步应用负染色、超薄切片制样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叶部无症、褪绿、黄化和坏死不同发病时期的HCRV粒体在细胞内呈现散布或聚集的特征,散布的病毒粒体包被双层膜结构,发病后期聚集的病毒粒体呈现串珠状,聚集于管状囊泡中.在侵染潜伏期,水鬼蕉细胞核、叶绿体等亚细胞结构较完整;发病早期和中期,细胞核结构完整,叶绿体基粒片层消解,线粒体增加且结构较完整;发病后期,大部分细胞坏死,液泡中残存内溶物,少部分细胞的液泡中含有串珠状病毒粒体聚集于管状囊泡,是HCRV区别于同属其他病毒的明显特征,可作为诊断鉴定的依据.

关键词: 朱顶红褪绿环斑病毒 水鬼蕉 病毒粒体 亚细胞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72份花生种质资源的耐冷性评价及耐冷种质筛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低温是限制花生生长的重要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选育耐冷品种是解决低温冷害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本研究以国内外收集的372份花生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温暖区(武汉)和冷凉区(昆明)两种不同生态环境下的产量相关性状及品质进行分析,采用隶属函数法结合连锁聚类分析,筛选优异耐冷资源,并分析冷凉气候对产量相关因子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关键耐冷性鉴定指标,对其耐冷性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花生的植株、产量和品质主要受结荚期和饱果成熟期温度、光照和积温等影响,温度和积温越高、光照时间越长,产量和含油量、蛋白质等含量越高,油酸、亚油酸和蔗糖含量越低,且不同材料对低温的耐受性存在差异。对综合耐冷评价值(D)进行聚类分析,将372份材料划分为4类,第Ⅰ类属于强耐冷型共2份;第Ⅱ类属于耐冷型共86份材料;第Ⅲ类属于不耐冷型共280份材料;第Ⅳ类属于敏感型共4份材料。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花生田间耐冷性评价模型Y=-0.002+0.003X1+0.008X2+0.002X3+0.001X4,并筛选出相对百仁重、相对单株果数、相对株高和相对单株产量可作为花生田间耐冷性初筛选指标。本研究为花生耐冷性新品种培育和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基础材料和高效鉴定方法。

关键词: 花生 耐冷性 评价指标 隶属函数法 多元回归分析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保山市植烟土壤质量评价与障碍诊断

西南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保山市5个县(市、区)植烟土壤质量特征,明确制约土壤质量的主要障碍因子,为区域性植烟土壤障碍治理技术研发、养分管理和优质烤烟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保山市5县(市、区)24个乡(镇)72个村的植烟土壤样品,选取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蔗糖酶和脲酶等12项指标作为总数据集(TDS),通过构建评价指标最小数据集(MDS),计算土壤质量指数;采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主要障碍因子。【结果】12项指标经K-S检验,均服从正态分布,进入总数据集(TDS)。经主成分分析筛选,有机质、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土壤容重和蔗糖酶等6项指标进入最小数据集(MDS)。土壤质量指数(SQI)的MDS-SQI与TDS-SQI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最小数据集可代替总数据集对保山市植烟区土壤质量进行评价。施甸县、昌宁县、隆阳区、龙陵县和腾冲市的MDS-SQI土壤质量指数分别为0.681、0.668、0.665、0.626和0.579。障碍度分析表明,保山市各县(市、区)植烟土壤主要障碍因子为田间持水量(平均障碍度0.251)、碱解氮(平均障碍度0.196)、pH(平均障碍度0.142)和有机质(平均障碍度0.110)。【结论】建立的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准确性,可以对土壤质量和障碍因子进行评价和诊断。

关键词: 植烟土壤 主成分分析 最小数据集 土壤质量 障碍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水金凤花斑形成相关基因IuMYB114和IuMYB36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山东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MYB基因作为植物中最庞大的一个基因家族,在花斑及色素形成、生长发育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滇水金凤花器官为材料,获得2个MYB基因,分别命名为IuMYB114和IuMYB36,其cDNA分别为315 bp和876 bp,分别编码104个和151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二者均不具有内含子且均为亲水性不稳定蛋白,IuMYB114基因属于MYB超家族,推测IuMYB36属于新的R2R3-MYB转录因子亚组;IuMYB114和IuMYB36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均在64%和50%左右;二者均分别与各自的同源序列聚在一起,且处在两个不同分支。qRT-PCR分析发现两个基因在滇水金凤斑区和非斑区中均有表达,但在斑区表达量显著高于非斑区,IuMYB114和IuMYB36基因斑区表达量分别为非斑区的12.83倍和9.88倍,推测两个基因在滇水金凤花斑形成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结果为后续探讨滇水金凤花斑形成的分子调控机理以及进行凤仙花花色改良等方面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滇水金凤 花斑形成 MYB基因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牡丹新品种'丽丹1号'

园艺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滇牡丹新品种‘丽丹1号’是从滇牡丹野生种群中的优良单株选育而来的新品种。花小、数量多,花色红、艳丽,花下垂,开花时花瓣平展,花梗细,直径1.49~3.04 mm,心皮数2~3。花期6月,果期8—9月。病虫害极少,易繁殖。适宜的生态幅广,可以在温带、寒温带地区栽培,也可盆栽观赏。

关键词: 滇牡丹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添加对云南松苗木生长节律的影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氮磷配施量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合云南松苗木生长的氮磷施肥配比。【方法】以2年生云南松播种实生苗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氮磷配比根系施肥连续追踪1.5 a,测量云南松幼苗施肥当年和施肥次年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并对其生长节律和异速生长进行分析。【结果】云南松苗高和地径的生长节律表现为慢—快—慢的S型生长曲线,施肥改变了云南松苗木的生长节律,可延长其苗木速生期;也改变了苗木生长轨道,可缓解云南松幼苗苗期生长缓慢的现象,促进苗木生长。中氮中磷(氮0.4 g/株,磷0.8 g/株)处理的云南松苗高生长最佳,高磷(磷1.6 g/株)处理的云南松地径长势最好。【结论】研究结果揭示了云南松幼苗在施肥当年和次年的生长节律对不同肥料用量的响应,为云南松苗期氮磷施肥量和培育优质健壮苗木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云南松 生长节律 生长动态 异速生长 氮磷配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禾本科作物中ZmWRKY79同源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玉米ZmWRKY79基因在合成植保素和干旱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旨在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从不同禾本科作物中挖掘更多的ZmWRKY79同源基因,为玉米及其它禾本科作物提供抗逆境胁迫的候选基因。【方法】从NCBI数据库中获取玉米ZmWRKY79同源基因的基本信息,并对其进行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可视化、功能结构域预测、进化关系分析、亚细胞定位预测、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及非生物胁迫表达预测。【结果】在玉米、谷子、高粱、青稞、野生二粒小麦、普通小麦、水稻作物中共鉴定到9个ZmWRKY79同源基因,这些基因结构相似性较高,分布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且均属于第III类WRKY转录因子。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ZmWRKY79蛋白同源序列可被分为I和II类,不同成员间进化受纯化选择,其中ZmWRKY79蛋白与高粱SbWRKY54蛋白同源性较高,达到81.58%。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所有ZmWRKY79同源蛋白均在细胞核,说明ZmWRKY79同源基因均在细胞核中发挥功能。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显示ZmWRKY79同源基因的启动中主要包含组织特异性元件、应激响应元件和激素响应元件。非生物胁迫表达预测表明,ZmWRKY53和ZmWRKY74 2个ZmWRKY79的同源基因被确定为受逆境胁迫诱导。【结论】在7种禾本科作物中鉴定到9个ZmWRKY79同源基因,这些同源基因可能具有抗逆功能,为禾本科作物抗逆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基因选择。

关键词: 玉米 ZmWRKY79 同源基因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