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多功能静电喷雾器防治茶轮斑病试验初报

湖南农业科学 2014

摘要:采用3WBJ-16DZ多功能静电喷雾器进行茶轮斑病防治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田间采用静电喷雾器喷药对茶轮斑病的防治效果优于手动喷雾器,而且用静电喷雾器喷药农药的持效性和稳定性优于用常规手动喷雾器喷药,用水量和用药量均比手动喷雾器减少25%。

关键词: 3WBJ-16DZ多功能静电喷雾器 茶轮斑病 防治效果 生化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七不同间隔年限种植土壤氮、磷、钾含量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三七不同间隔种植年限对土壤氮、磷和钾元素的影响。方法:对文山州马白、马塘、古木和盘龙4个三七道地产区新土、间隔5年土和连作土3种种植模式下土壤总氮、磷、钾和有效氮、磷钾含量进行动态测定。结果:土壤全氮、磷和速效氮、磷含量变化均表现为间隔5年土>连作土>新土;3种间隔种植模式土壤除全氮含量无显著季度变化外,其他三者均呈倒"V"型,含量峰值出现于2010年4月;土壤全钾含量变化无显著差异,但速效钾含量变化表现为新土>连作土>间隔5年土,季度变化规律与速效氮、磷一致;4个监测地3种间隔种植模式下土壤全氮、磷、钾及速效氮、磷、钾含量变化均不同。3种间隔种植模式土壤中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但其他2种元素无显著相关性。新土、间隔5年土和连作土速效氮、磷、钾比例分别为1:0.4:2.4,1:0.4:1.4,1:0.4:2.0。结论:连作造成了三七种植土壤磷素的相对富集和钾素的相对亏缺,进而造成的土壤氮、磷、钾比例失衡为产生连作障碍的诱因之一。加强三七种植土壤氮、磷、钾最佳比例研究,从而进行配方施肥为消减连作障碍重要手段。

关键词: 三七 连作 平衡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斑茅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及遗传多样性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有效评价和利用斑茅种质资源,挖掘其优良性状,以162份斑茅种质资源(云南74份,福建15份,贵州19份,海南18份,四川14份,江西10份,广东4份,广西4份,浙江4份)为研究材料,对其表型性状及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表型性状分析结果表明:①斑茅种质资源质量性状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整体偏低,其中,福建斑茅的(0.762 4)最高,广西斑茅的(0.294 2)最低;②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较丰富,其中,云南地区的变异系数(32.15%)最大,广西地区的(14.95%)最小;③海拔高度与锤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纬度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遗传分化系数和基因流结果显示,斑茅种质资源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采集地内部,群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基因交流,遗传结构分化不明显。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与采集地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斑茅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Visual C++和MapX的甘蔗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中国糖料 2014

摘要:在Visual C++环境下利用MapX控件开发了甘蔗地理信息系统(GIS),着重介绍了利用Visual C++与MapX控件进行混合编程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利用MapX控件开发GIS应用软件奠定基础。

关键词: 甘蔗地理信息系统 MapX Visual 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行距配置和密度对云薯401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2014

摘要:在大田条件下,采用4种行距(主处理)和3种密度(副处理)两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行距、不同密度对云薯401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行距配置、不同密度以及行距与密度互作间产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适度增加密度可以提高产量,随行距的增大产量有降低的趋势。本试验条件下,云薯401行距70 cm、种植密度6.75万株/hm2为最优栽培模式。

关键词: 云薯401 行距配置 密度 产量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文山州甘蔗糖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糖料 2014

摘要:通过对文山州甘蔗糖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推动文山州甘蔗糖业发展的建议,以及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甘蔗糖业 发展现状 趋势 文山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密度和栽培管理对辣木农艺性状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元谋干热河谷果用辣木在不同种植密度、不同管理条件对其物候期、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辣木株行距2.5m×2.5 m与2 m×2 m在物候方面相差小,但在辣木生长量、果实性状和结果性状方面有差异。不同施肥和灌溉管理条件下在物候、辣木生长量、果实性状和结果性状方面有差异。辣木株行距2.5 m×2.5 m和不同管理条件下促进辣木生长、增强辣木开花结果的功能,有利于提高辣木果实产量。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株行距,加强辣木幼苗管理等技术措施可提高辣木种子产量。

关键词: 种植密度 管理条件 干热河谷 辣木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云南稻作文化资源档案建立及开发利用

兰台世界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稻作文化是稻作民族在长期与自然环境交流、交融中形成的生活方式、经济文化类型,以及其特有的习俗、信仰、祭祀等精神形态[1],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文化形态之一。其核心内涵是以稻的种植为手段,以提供人们食粮为目的,其存在的基本要素是稻种、生态和农耕劳作[1]。云南是中国稻种最大的遗传多样性中心和亚洲栽培稻的中心区,也是世界最大的稻种生态多样性中心之一[2],不仅孕育出丰富多彩的稻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蔗区甘蔗螟虫发生危害特点与防治

中国糖料 2014

摘要:为科学有效防控甘蔗螟虫,确保甘蔗生产安全,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系统介绍了云南蔗区甘蔗螟虫发生危害特点,并根据其发生危害特点,结合甘蔗生产实际,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和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云南蔗区 甘蔗螟虫 发生与危害 防治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兔眼越橘嫁接试验初报

江西农业学报 2014

摘要:报道了以云南越橘实生苗作砧木,5个兔眼越橘品种枝条作接穗的嫁接试验,结果表明:园蓝、杰兔品种的嫁接成活率较高,砧穗生长发育也较好;2月15日至5月15日的嫁接成活率高,砧穗生长期较长,是比较理想的嫁接时间;单芽切接、切腹接的成活率高,而且操作简便、工效高,是值得推广的嫁接方法;砧木年龄对成活率影响不大,但对嫁接苗后期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建议用3年生砧木;接穗年龄对成活率、嫁接苗后期的生长发育都有影响,建议用当年生、1年生枝条作接穗。

关键词: 兔眼越橘 云南越橘 嫁接 成活率 丽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