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50份国外甘蔗杂交种质的产量评价

中国糖料 2014

摘要:50份国外甘蔗杂交种质经过3年(1新2宿)的产量数据收集,从中筛选评价出3年平均产量高于120t/hm2的高产种质12个,占总数的24%;平均产量在90~120 t/hm2之间的中产种质14个,占总数的28%;平均产量在90 t/hm2以下的低产种质24个,占总数的48%。其中表现高产的12个种质可以做为高产亲本杂交或回交利用,从而达到甘蔗产量遗传改良的目的。

关键词: 甘蔗 杂交种质 产量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蔬菜水果中的40种农药残留

分析试验室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蔬菜水果中40种农药残留的快速测定方法。蔬菜水果利用乙腈提取后直接进样分析,采用优化后的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外标法定量。40种农药含量在0.1~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10~5.0μg/kg,平均回收率为60.3%~134.8%,相对标准偏差为2.6%~17%。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蔬菜 水果 农药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蜡螟幼虫和成虫对不同蜜蜂巢脾的选择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究大蜡螟幼虫和成虫对东、西方蜜蜂巢脾的选择偏好性及其机理,分别在蜂场和实验室放置两种蜜蜂的巢脾(巢脾带花粉和蜜),观察记录巢脾受大蜡螟的侵染情况。结果表明,在东方蜜蜂蜂场和西方蜜蜂蜂场,单独放置的东方蜜蜂巢脾平均2 d即受大蜡螟侵染严重,而单独放置的西方蜜蜂巢脾却不受大蜡螟侵染,一同放置的东、西方蜜蜂巢脾,平均2 d后东方蜜蜂巢脾遭受大蜡螟成虫侵染,5 d后大蜡螟幼虫转移侵染西方蜜蜂巢脾;在实验室,大蜡螟幼虫选择东、西方蜜蜂巢脾无显著差异。说明不取食的大蜡螟成虫基于嗅觉偏向选择东方蜜蜂巢脾,而取食巢脾的大蜡螟幼虫则对东、西方蜜蜂巢脾无选择性。

关键词: 大蜡螟幼虫 大蜡螟成虫 东方蜜蜂巢脾 西方蜜蜂巢脾 选择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噻虫嗪及其复配制剂不同施药方法对3种甘蔗害虫的防控效果

植物保护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噻虫嗪及其复配制剂,采用不同施药方法对稻蛀茎夜蛾、甘蔗粉角蚜和甘蔗蓟马进行防治。结果表明,结合甘蔗下种,30%氯虫·噻虫嗪悬浮剂600~750mL/hm2、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600~750g/hm2与底肥一起施用,对苗期稻蛀茎夜蛾防效为70%~75%;结合甘蔗大培土,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600g/hm2、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225~300g/hm2、30%氯虫·噻虫嗪悬浮剂600~750mL/hm2、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600g/hm2与追肥一起施用,药后45d对甘蔗粉角蚜防效达98%以上,对甘蔗蓟马防效达70%以上;在甘蔗伸长期,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600g/hm2、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225~300g/hm2、30%氯虫·噻虫嗪悬浮剂600~750mL/hm2对水450kg/hm2淋浇甘蔗根区,药后15d对甘蔗粉角蚜防效为90%以上。农药根施防治甘蔗害虫,方法简单易行,持效期长,且对环境友好,是一种简便高效的害虫防治施药技术。

关键词: 噻虫嗪与复配制剂 不同施药方法 甘蔗害虫 防控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元谋干热河谷新银合欢林对降水截流的效应

热带生物学报 2014

摘要:将元谋干热河谷新银合欢林对降雨的再分配过程分成了林冠截流、枯落物截流、土壤截流和地表径流4个层次,对其降水截流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冠最大截流量为8.1 mm,平均截流量为4.5 mm,最大截流率为56.1%,平均截流率为32.6%,当降雨量大于20 mm时,截流率随着降雨量的增大而迅速下降。林内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8.14~20.33 mm,平均为12.52 mm,为干重的2倍以上,枯落物截流降雨150.2 mm,占降雨收入的24.48%。土壤最大蓄水量可达219.9 mm,裸地为182.6 mm,土壤截流为219.9mm,占降雨收入的35.82%。新银合欢林地表径流为43.4 mm,占降雨收入的7.07%,而裸地对照区的地表径流为413.2 mm,占降雨收入的70.3%。人工林群落的地表径流比裸地低63.19%。通过林地的层层截流,有效地降低了土壤侵蚀,具有较好的水文效应。

关键词: 干热河谷 新银合欢 降水 截流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不同剂量除草剂的效果研究

大豆科技 2014

摘要:在玉米与大豆间作条件下,选用2种除草剂5种不同的剂量进行土壤喷雾处理,对杂草防效、作物安全及产量方面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96%精异丙甲草胺用量为1 200~1 500 mL/hm2,33%二甲戊灵用量为1 875~2 250 mL/hm2,对杂草防效较好,对作物安全,作物可增产20%以上,筛选出的各除草剂用量比较适宜于玉米与大豆间作的土壤封闭处理。

关键词: 间作 大豆 玉米 除草剂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蚕蛾油的研究进展

中国酿造 2014

摘要:蚕蛾油是从蚕蛾体内提取出来的一类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在营养保健品与疾病治疗药物开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综述了蚕蛾油的提取方法、理化性质、成分分析、活性与功能、性状改良及产品开发情况,为蚕蛾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蚕蛾 蚕蛾油 不饱和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啤酒大麦新品种昆啤2号的选育

农业科技通讯 2014

摘要:优质高产啤酒大麦新品种昆啤2号是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云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共同选育而成,于2013年4月经过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委员会审核通过,准予登记。该品种为二棱皮大麦,幼苗半匍匐,中晚熟,全生育期141~185天,株高82 cm左右,植株生长整齐,穗长7.7 cm左右,穗实粒数26粒左右,千粒重42 g左右,绝干蛋白质含量为11.0%,亩产量400 kg以上,高抗白粉病,抗锈病;抗旱性和抗寒性较强。

关键词: 昆啤2号 新品种 优质 高产 啤酒大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WOT分析法的东南亚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湖南农业科学 2014

摘要:茶产业是东南亚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印度尼西亚和越南两国茶产业发展迅速,进一步巩固了东南亚地区茶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本文从东南亚茶产业发展现状入手,采用SWOT方法分析了东南亚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阐明了东南亚茶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实力、提出了东南亚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关键词: 茶产业 SWOT分析法 发展战略 东南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灯盏细辛离体叶片再生植株的研究1)

中国林副特产 2014

摘要:以灯盏细辛(Erigeron breiscapus)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配方对灯盏细辛离体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不定芽形成,壮苗培养和离体植株生根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配比可诱导灯盏细辛愈伤组织产生,其中MS+BA1.00mg/L+NAA 0.50mg/L培养基配方,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99.22%;不定芽诱导需要较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适宜培养基MS+KT4.00mg/L+IBA0.50mg/L的不定芽诱导率为38.51%,诱导系数为0.49;MS+BA0.50mg/L+NAA0.50 mg/L+水解酪蛋白1000.00mg/L+PVP1000.00 mg/L+GA 0.50mg/L培养基可促进不定芽分化生长,形成离体植株;离体植株生根需要高浓度生长素,适宜培养基为1/2MS+BA 0.50mg/L+ NAA 3.00 mg/L+IBA 3.00 mg/L+活性炭0.30%。

关键词: 灯盏细辛 叶片 激素配比 离体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