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中国苹果授粉研究现状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CSCD

摘要:苹果是中国最重要的栽培果树,然而目前其单产和优果率较低、果实品质较差,严重制约了中国苹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尽管人工授粉可以提高产量,但目前人工授粉成本不断增加;传粉昆虫对大幅提高苹果产量,尤其增加优质果率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自然界传粉昆虫数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苹果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需求。大力推广蜜蜂、壁蜂授粉技术,深入研究切叶蜂、土中筑巢蜂等苹果野生传粉昆虫的人工驯养技术是确保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科学配置授粉树也是提高苹果坐果率、优质果率、改善苹果品质的关键。本研究综述了苹果花部特征、传粉方式、传粉昆虫种类以及影响苹果授粉效果的因素等,并对今后开展苹果授粉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提高中国苹果产量和品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苹果 授粉品种 传粉昆虫 传粉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柠檬抗癌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学报 2014

摘要:柠檬含丰富的营养和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营养、医药和保健价值,柠檬的类黄酮、柠檬苦素类似物、单萜类、香豆素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癌的功效。系统地综述了近年来柠檬中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活性成分的抗癌活性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柠檬资源提供新信息。

关键词: 柠檬 抗癌 类黄酮 柠檬苦素类似物 单萜类 香豆素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新品种“云麦66”产量构成及栽培技术

云南农业科技 2014

摘要:对云麦66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相关性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产量构成因素中,各因子在相关性分析、偏相关和通径分析中对产量存在负效应。该品种产量高,高抗条锈病,品质优,耐寒、耐旱、抗倒伏,高抗条锈、高抗白粉病,属抗锈病品种。栽植该品种要因地制宜,适时播种,合理密植,重施底肥、及时追肥,加强田间病虫害草的防治,以确保云麦66优质高产。

关键词: 云麦66 相关性 通径分析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柚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

南方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葡萄柚(Citrus paradisi Macf.)稳定高效的离体快繁体系,为葡萄柚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大规模推广奠定基础。【方法】以引进的亨路比、哈路比、帕利斯、里德马叙和泰国种葡萄柚的无菌苗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浓度6-BA、IBA及不同基因型对其丛生芽诱导、增殖及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6-BA浓度为0.25和0.50 mg/L时,葡萄柚丛生芽诱导率可达100.0%;IBA浓度为0.10~0.40 mg/L均可诱导出丛生芽。在MS+0.50 mg/L 6-BA+0.20mg/L IBA培养基中,帕利斯和泰国种生芽率最高,达96.67%和97.78%。MS+0.25 mg/L 6-BA+0.20 mg/L IBA培养基适宜哈路比和里德马叙丛生芽增殖。1/2MS+2.00 mg/L IBA生根培养基适合哈路比、帕利斯和里德马叙生根,1/2MS+1.00 mg/L IBA适宜其他葡萄柚品种生根。炼苗移栽成活率以泰国种最高,达87.88%,亨路比最低,仅48.48%。【结论】5个葡萄柚品种腋芽均可进行离体快速培养,并可建立相应的离体快繁体系。

关键词: 葡萄柚 腋芽茎段 不定根 离体培养 快繁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甘蔗小型中耕培土机经济效益分析及发展建议

中国糖料 2014

摘要:分析了久菱牌3ZP-0.8型甘蔗中耕培土机经济效益,表明该培土机作业年利润20082元,比人工操作可节约1200~1500元/hm2;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 甘蔗 中耕培土机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外光谱结合欧氏距离和主成分分析法快速鉴别牛肝菌

食品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紫外光谱技术建立快速鉴别不同产地、种类食用牛肝菌的方法。通过确定最佳提取试剂(0.5 mol/L NaOH溶液),最适称样量(0.1000 g)和最佳提取时间(40 min),制备牛肝菌样品测试液;采用夹角余弦、欧氏距离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牛肝菌样品的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比较。结果表明,牛肝菌样品NaOH提取液在10 h内稳定性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在0.06%~2.33%之间,重复性RSD在0.09%~1.81%之间,精密度RSD在0.11%~1.92%之间。样品间的夹角余弦值最大为0.999、最小为0.823,夹角余弦值相差较小,不适于鉴别牛肝菌。欧氏距离最大值为873.17,最小值为31.36,样品间距离差异明显;主成分分析的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93.626%,能够反映样品的主要信息,说明欧氏距离和主成分分析法可用于不同产地、种类牛肝菌的快速鉴别和质量控制。

关键词: 紫外光谱 牛肝菌 夹角余弦 欧氏距离 主成分分析 鉴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甘蔗品种区域试验的基因与环境互作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方差分析、AMMI(主效可加互作乘积)分析及双标图、品种及环境稳定性参数(DiJ)等分析,对2008-2009年13个甘蔗品种在云南6个试点的2年新植一年宿根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蔗茎产量和产糖量进行基因环境互作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甘蔗产量和甘蔗产糖量的基因型、环境、年份等方差达极显著水平,基因×环境×年份互作方差达显著水平。基因×环境互作的不显著,说明进行AMMI分析的必要性。AMMI双标图及稳定性参数分析表明,参试品种v13(ROC22-CK)、v1(YZ99-91)、v5(YZ03-103)蔗茎产量和产糖量都较稳定。品种v11(DZ03-83)、v13(ROC22-CK)、v5(YZ03-103)产量和产糖量较高。品种v3(YZ02-2332)、v4(YZ03-45)等品种在产量上适宜于E3(保山)、E4(临沧)、E5(弥勒)种植。品种v1(YZ99-91)、v2(YZ02-588)在产糖量方面适宜于E1(德宏)、E2(西双版纳)、E4(临沧)点,v3(YZ02-2332)、v4(YZ03-45)等适宜于E3(保山)、E5(弥勒)推广应用。基于AMMI的互作稳定性、适应性分析结果为蔗区甘蔗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区域化试验 蔗茎产量 甘蔗产糖量 基因与环境互作 稳定性分析 AMMI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疣粒野生稻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ME085的cDNA全长克隆及序列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发掘疣粒野生稻抗性基因,从受白叶枯菌诱导的疣粒野生稻叶片抑制差减文库(SSH文库)中选择抗病相关的EST序列,运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获得一个基因全长,命名为ME085。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1 171bp,具有一个750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49个氨基酸,其理论等电点为5.76,相对分子质量为27 580.1,存在一个明显的半胱氨酸蛋白酶结构域。推测该基因是一个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

关键词: 疣粒野生稻 RACE 半胱氨酸蛋白酶 cDNA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三种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研究

中国稻米 2014

摘要:采用ISSR标记,对云南三种野生稻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并以竹类、栽培稻粳稻02428和籼稻金刚30以及非洲长雄野生稻为对照进行聚类分析,探讨云南三种野生稻遗传进化方向。结果表明,33条ISSR引物,在所有的材料中总共扩增出464个等位基因,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多态性条带14.1条;从总体水平上看,云南三种野生稻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三种野生稻的多态位点数NP、多态位点百分率p、有效等位基因数Na、观察等位基因数Ne、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香农指数I分别为357、76.74%、1.7694±0.4217、1.3391±0.3637、0.2037±0.1851和0.3180±0.2532;三种野生稻品种间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5194,品种间的基因流Nm为0.4627,说明三种野生稻之间基因交流水平低,品种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三种野生稻的进化过程中,疣粒野生稻分化最早,其次为药用野生稻,普通野生稻分化最晚。

关键词: 野生稻 ISSR标记 亲缘关系 遗传多样性 遗传进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4类作物种子寿命的主要贮藏环境因素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利用存活比、影响种子贮藏寿命和生活力的主要贮藏环境因子来预测高粱、苋属、甜荞麦和莴苣种子批的寿命和生活力,3个含水量水平的高粱和苋属的8个种子批被贮藏在20℃、30℃和40℃的贮藏温度下长达810 d。以概率回归和存活比线性回归方法,贮藏试验获得的高粱、苋属及文献报道的甜荞麦、莴苣种子批的发芽率和贮藏时间的成套数据,被用于估算不同种子批的平均贮藏寿命(p50)和种子死亡时间分布的标准差(σ),同时两种回归方程的拟合性也被比较;两种方法估算出的p50和σ则分别被用于对贮藏环境因子:贮藏温度(t)及其平方、种子含水量(m)及其对数(logm)以及t和m的交互作用(t×m和t×logm)作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用存活比来估算p50、σ是可行的,而且估算出的p50和σ较用概率估算的有统计学意义;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的交互作用(t×m)是使4类作物种子快速丧失生活力,减少寿命的主要贮藏环境因子,包含这个因子和存活比的数学模型:G i/G0=A-p/10K-CWT(t×m),预测甜荞麦种子批的发芽率较V i=K i-p/10K-CWT(t×m)有更高的准确性;所以,建议用前者来预测初始发芽率是已知的种子的贮藏寿命和生活力,而用后者预测初始发芽率未被测定的种子的寿命和生活力。

关键词: 种子寿命 生活力 贮藏环境 交互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