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顺安;
宋文菲;
王艳辉;
罗卫庭;
《 蜜蜂杂志
》
2014
摘要: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蜜蜂β-act in基因为内参,利用特异引物对滇南中蜂蜂王的卵黄原蛋白基因进行了转录水平上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SYBR Gr een-II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扩增效率E=99.9%,R 2=0.99,最低检出量为13个循环。检测灵敏度高,能准确定量滇南中蜂初生蜂王中的Vg基因。
关键词:
滇南中蜂蜂王
卵黄原蛋白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扩增曲线
标准曲线
基因表达
方海东;
潘志贤;
岳学文;
彭辉;
奎建蕊;
刘刚才;
纪中华;
《 西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 对干热河谷银合欢人工林的水土保持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合欢林全年地表径流模数总量为1.58万m3/km2,较CK的径流量明显减少,CK的径流量为银合欢林的6.84倍,消减率为85.38%。银合欢林和CK的径流量和降雨量之间呈线性正相关,银合欢林全年土壤侵蚀模数总量为462 t/km2,较CK的土壤侵蚀模数明显减少,CK的径流量为银合欢林的18.99倍,消减率为94.73%。
关键词:
干热河谷
银合欢
土壤养分
人工林
龙会英;
张德;
史亮涛;
张明忠;
何光雄;
范建成;
《 热带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 元谋干热河谷由于其独特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特征,制约着该区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是中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本文从优良牧草应用在生态治理、种草养殖和草产品加工3方面概括总结该区优良牧草的利用研究进展与现状,并对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评述。指出目前本区优良牧草利用中的研究手段、方法和内容等方面的不足,同时结合该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和资源优势,提出将来研究应予重视或优先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干热河谷
优良牧草
利用现状
进展
元谋
杨洪昌;
李俊;
陈建国;
吴才文;
《 中国糖料
》
2014
摘要: 介绍了云南甘蔗种业发展概况与现状,分析了云南甘蔗种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云南甘蔗种业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甘蔗
种业
发展
云南
杜彩艳;
段宗颜;
雷宝坤;
胡万里;
陈拾华;
金桂梅;
《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4
摘要: 人工湿地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生态处理技术,能将污水处理与水资源再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水体修复与生态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工湿地自发展以来,以其独特的优势备受人们关注,并广泛应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矿山废水等。文中综述了国内人工湿地的分类、组成、工艺组合、运行方式及去污机理等,简述了人工湿地处理污染水体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且针对我国人工湿地处理污染水体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建议将构建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建设标准体系、开展人工湿地系统稳定地去除氮、磷等营养元素的调控与强化技术,以及系统研究利用人工湿地特有的功能特性来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等作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处理
污染水体
陈怀林;
黄有存;
《 中国农业信息
》
2014
摘要: 随着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调整,以及"东桑西移"项目工程的实施,我国蚕桑产业已基本从东部向西部转移。近几年来在"东桑西移"项目工程的实施及西部开发大力发展蚕桑产业下,云南省蚕桑产业的发展有了很大提高。根据我省的地理环境条件,多数都以山地为主,从而对桑树的栽植技术要求也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为提高桑叶的产量、养蚕增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蚕桑产业
山地
栽桑
技术
刘海刚;
黄洁;
罗会英;
韩学琴;
沙毓沧;
鲍忠祥;
《 热带作物学报
》
2014
CSCD
摘要: 在云南省元谋县极端干旱的干热河谷地区,以华南124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种茎覆膜、浸水和蜡封对木薯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茎蜡封和浸水有利于提高成活率,蜡封和覆膜有利于提高单株发芽数,蜡封有利于提高收获指数、薯干率和鲜薯淀粉含量。浸水和蜡封的鲜薯产量分别比对照(CK)提高25.0%和21.3%,蜡封的薯干和淀粉产量分别比CK提高22.6%与35.0%,浸水的薯干和淀粉产量分别比CK提高16.1%与10.0%,蜡封的薯干和淀粉产量分别比浸水提高5.6%和22.7%,而覆膜的鲜薯和薯干产量分别比CK减产6.3%和6.5%,其淀粉产量与CK持平。因此,种茎抗旱处理技术的优劣排序为蜡封>浸水>对照>覆膜。
关键词:
木薯
覆膜
浸种
蜡封
抗旱
邵榆岚;
唐芬芬;
钟健;
张永红;
白兴荣;
《 动物医学进展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 家蚕与其他无脊椎动物一样,在长期进化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防御系统抵抗外界物质的入侵。病毒感染导致家蚕体内各种代谢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其生命力。酶作为推动生物体内复杂代谢活动不断进行的催化剂,已有研究表明,许多酶在家蚕受到病毒感染时其活性发生变化。论文根据目前的研究状况,介绍几种在家蚕抗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解毒酶、免疫酶、消化酶等防御酶类,对两者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其在家蚕抗病应用研究上进行分析展望。
关键词:
家蚕
病毒
抗病
酶
罗志明;
李文凤;
黄应昆;
杜迎春;
尹炯;
申科;
薛晶;
张荣跃;
王晓燕;
《 中国农学通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 为筛选甘蔗凤梨病防治药剂,寻求最佳使用技术方法,结合新植蔗下种,采用蔗种单芽包衣、双芽包衣、双芽浸种等3种方式对28.7%精甲霜灵·咯菌腈·噻虫嗪FS防治甘蔗凤梨病效果进行田间评价。结果表明,28.7%精甲霜灵·咯菌腈·噻虫嗪FS蔗种双芽包衣和双芽浸种2种处理都能有效防治甘蔗凤梨病。28.7%精甲霜灵·咯菌腈·噻虫嗪FS 942~1605 mL/hm2蔗种双芽包衣防效为58.69%~61.20%、28.7%精甲霜灵·咯菌腈·噻虫嗪FS 1000~1500倍液蔗种双芽浸种处理防效为51.51%~54.70%,明显优于对照农药50%多菌灵WP,且对甘蔗安全。甘蔗凤梨病高发区,可结合当地甘蔗生产实际,于甘蔗下种期,采用28.7%精甲霜灵·咯菌腈·噻虫嗪FS防治甘蔗凤梨病,蔗种包衣处理剂量以942 mL/hm2为宜,蔗种浸种处理药液浓度以1500倍为宜。
关键词:
28.7%精甲霜灵·咯菌腈·噻虫嗪FS
甘蔗
凤梨病
防治
袁建民;
但忠;
李易蓉;
苏银玲;
麻继仙;
杨龙;
木万福;
《 长江蔬菜
》
2014
摘要: 为了研究高温胁迫对欧洲型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20个欧洲生态型黄瓜的高代自交系为试材,在夏季高温期(37.5/24.5℃)大棚栽培,以秋季大棚栽培(30/22℃)为对照,调查植株的化瓜数、畸形瓜数、单果质量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长期高温胁迫使黄瓜的产量下降,但各材料产量下降幅度不同。长期高温胁迫使得黄瓜的品质和商品性明显下降,具体表现为化瓜数增加,畸形瓜率增加,果皮变硬,VC含量降低,且各自交系之间差异性明显。
关键词:
温室型黄瓜
高温胁迫
产量
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