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土壤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具有代表的茶园土壤进行了调查,分析测定了21个样点的养分含量,结果显示:西双版纳州茶园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以及速效钾含量的平均值分别是4.65、27.07 g/kg、114.16 mg/kg、14.90 mg/kg和112.09 mg/kg,养分变异较大。对照优质、高效、高产茶园的土壤营养诊断指标,西双版纳茶园养分特征表现为有机质含量丰富,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的酸碱度适中,有效磷含量较缺乏。

关键词: 西双版纳州 茶园 pH 碱解氮 有效磷 速效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树EIN2基因的分离与表达

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EIN2是植物体内乙烯信号转导的中心元件,负责将乙烯信号由内质网传递到细胞核中。本文通过检索桑树基因组数据,获得一个EIN2候选基因(MaEIN2),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分析。MaEIN2全长5614 bp,由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组成,包含3921 bp的CDS,编码1036个氨基酸残基。MaEIN2在进化树中与草莓、桃树等双子叶植物的EIN2蛋白关系较近,与单子叶植物关系较远。MaEIN2在老叶和成熟果实中的表达量分别高于在幼叶和幼果中,且随果实发育呈逐渐上升趋势,MaEIN2可能与器官的成熟衰老有关。选用乙烯利、ABA和NaCl处理桑树种苗,乙烯利能够促进MaEIN2的表达,而ABA和NaCl抑制MaEIN2的表达。本文为深入研究MaEIN2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桑树 MaEIN2 表达分析 乙烯利 ABA NaC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产地三七栽培加工技术调查

中国现代中药 2014

摘要:目的:采集三七样品,对不同产地、小生境、农业措施、田间管理、病虫害和采收加工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比较,以期为比较和优化三七栽培及产地加工提供参考。方法:实地调查和走访调查。结果:通过调查不同地区17个三七样地,发现栽培用种苗的种质均为购于云南文山的自繁自种种质,样地地理范围在北纬22°~25°、东经102°~106°之间,在760~2 114 m海拔高度的地方都有栽培;三七病害普遍存在,主要有黑斑病、根腐病和疫病;前作是玉米、花生或豆类的三七长势较好,前作是水田的三七长势较差,并且病害情况较严重。三年生三七天棚的透光度可达到30%以上;某些三七田间化肥用量较大,农药使用情况复杂。结论:三七栽培已突破了传统的栽培区域,连作障碍及土壤污染严重制约了三七道地药材的可持续生产,技术传承和规范化程度低限制了三七栽培的现代化及规模化,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和研究。

关键词: 三七 样品采集 栽培情况 环境信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中国植保导刊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云南省马铃薯种植区域划分为基础,从栽培条件、种薯来源、气候条件、防控措施等方面分析了云南省大春一季作物种植区、滇中马铃薯多季作物种植区、滇南马铃薯冬播一季作物种植区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特点,概述了采取的防控策略。

关键词: 马铃薯 马铃薯晚疫病 发生 治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典型紫色泥岩微观结构的定量特征

土壤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云南楚雄地区马头山组(K2m)、禄丰组(J1l)、妥甸组(J3t)紫色泥岩的微观结构进行观测,并用Matlab软件处理SEM照片,提取泥岩的颗粒孔隙量化结构信息,以定量表达泥岩颗粒和孔隙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禄丰组、马头山组和妥甸组泥岩的微结构分别呈蜂窝状、花瓣状和团粒状结构,团粒状(J3t)结构强度明显低于花瓣状(K2m)、蜂窝状(J1l)。三种泥岩的颗粒和孔隙大小不一,颗粒的均匀程度和孔隙的似圆性较差;三种泥岩颗粒分维数大小依次为J1l(1.74)>K2m(1.64)>J3t(1.34),说明J1l小粒径的颗粒较多,而大粒径的颗粒少,J3t大粒径的颗粒多,小粒径颗粒少。而孔隙分维数大小为J3t(1.88)>K2m(1.58)>J1l(1.35),说明妥甸组孔隙的联通性好,孔隙较均匀。

关键词: 紫色泥岩 SEM图像处理 微观结构 分形维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胆苦苷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龙胆苦苷属裂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是传统中药龙胆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炎、保肝、利胆、健胃、抗肿瘤等药理活性,其生物合成途径可分为异戊烯基焦磷酸合成、裂环番木鳖酸生物合成和龙胆苦苷生物合成3个阶段,受脱氧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脱氧木酮糖磷酸盐还原异构酶、细胞色素P450等多种酶的调控。本文综述了近年龙胆苦苷生物合成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现状,旨在为龙胆苦苷生物合成及其调控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龙胆苦苷 生物合成 MVA MEP 转录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高EGCG茶树品种的筛选

湖南农业科学 2014

摘要: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示范茶园中15个茶树新品品种为供试材料,取其春梢一芽二叶做蒸青固样,进行EGCG、儿茶素总量及其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以期筛选出高EGCG含量的优势茶树品种。结果表明:EGCG含量大于9.00%的材料有3个,分别是1号(9.10%)、3号(9.12%)和6号(9.51%),被认为是高EGCG含量品种;研究所选的15个茶树品种均适制红茶,其中4号、5号和13号品种适制高档红茶;适制绿茶的有3号、9号、10号、11号、12号和14号品种;红绿茶兼制的有3号、9号、10号、11号、12号和14号品种。

关键词: EGCG 茶树 筛选 红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苗期不同基因型水稻耐低磷能力的鉴定与评价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对前人用不同方法筛选出的28份耐低磷种质资源在同一条件下进行苗期耐低磷能力研究,试验结果表明,35×10-6磷水平下可有效鉴定苗期各水稻基因型的耐低磷能力,以苗期相对根干重作为水稻耐低磷能力的鉴定指标即可。以相对根干重为筛选指标获得苗期耐低磷种质共14份,分别为武糯1号、盐粳2号、双城糯、麻酒谷、软稻子、大红芒、大白芒、有芒小红板稻、麻谷子、普粘7号、嘉农育257、农林12、意大利4号、滇屯502,这些品种可作为磷高效遗传研究或育种利用的重要种质资源。

关键词: 水稻 苗期 耐低磷能力 鉴定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割苗期对大麦籽粒及麦苗功能性成分的影响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南常年大麦种植面积22~23万hm2,居全国之首.为了在云南省选择合适的大麦麦苗和籽粒两用型品种,以南方大麦区域12个品系为试验材料,三叶一心(Ⅰ)、五叶一心(Ⅱ)与对照不割苗(CK)等不同时期进行刈割处理,研究不同割苗时期对籽粒和麦苗功能性成分的影响以及籽粒和麦苗功能性成分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不同割苗期籽粒黄酮含量为CK>Ⅱ>Ⅰ;籽粒抗性淀粉为Ⅰ>CK>Ⅱ;γ-氨基丁酸、生物碱差异不显著,γ-氨基丁酸为CK>Ⅰ>Ⅱ,生物碱为Ⅱ>Ⅰ>CK;选择三叶一心刈割(割苗Ⅰ),籽粒功能性成分较高.②割苗Ⅱ比割苗Ⅰ平均生物碱、总黄酮显著升高;麦苗γ-氨基丁酸含量差异不显著,Ⅱ<Ⅰ;五叶一心刈割(割苗Ⅱ)麦苗功能性成分较高.③不同割苗期冬性、半冬性及春性大麦籽粒和麦苗功能性成分存在差异;二棱和多棱功能性成分存在差异.④相关分析显示籽粒γ-氨基丁酸与麦苗γ-氨基丁酸、麦苗总黄酮之间,籽粒总黄酮与籽粒γ-氨基丁酸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且与产量性状之间呈显著正相关.⑤初步筛选出苏啤3号、2008品22作为适宜麦苗生产、籽粒生产的两用型大麦品种.

关键词: 割苗 籽粒 麦苗 功能性成分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引进辣椒种质资源果实性状的多元统计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71份辣椒种质资源的12个果实性状进行变异度分析、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变异度分析结果表明,1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2.57%~115.35%,说明71份不同辣椒资源性状的表现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因子分析得到3个因子,累积贡献率达到75.563%;通过相关性分析有22对性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把71份材料划分为3大类,根据育种目标可选择第2类中的材料进行丘北辣椒类型新品种的选育。本研究为加快种质资源利用和云南辣椒育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辣椒 种质资源 果实性状 多元统计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