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地方红花种质资源的形态标记聚类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合理高效地利用红花种质资源,按照《红花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对云南本地红花36份种质资源的12项形态性状进行鉴定评价和标记记载,利用SPSS 19.0软件,采用欧氏距离和Furthest Neighbour法,根据红花形态标记的相似性对红花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研究其遗传亲缘关系.结果表明,资源材料间形态性状差异明显,36份红花资源材料划分为四大类群.第Ⅰ类群包含14份材料,主要形态特征表现为叶缘除YN-2mr为浅裂外,其余均为锯齿;叶形以卵形居多,椭圆形及长椭圆形次之;种子形状为椭圆.第Ⅱ类群包含11份材料,主要特征为叶缘多为锯齿,深裂和浅裂次之;叶形及外部苞片形状均以披针形为主.第Ⅲ类群包含3份材料,主要特征是种子形状全部为月牙形,叶形多为卵形,花色多为橘红色.第Ⅳ类群包含8份材料,主要形态特征是叶缘为全缘和锯齿各占一半,叶形多为椭圆形,披针形和卵形较少;叶刺多为少刺,无刺次之;外部苞片刺数均为无,花色多为橘红,红色次之,果球大,单株果球数多,该类群材料宜作为育种杂交亲本予以利用.由此,明确了红花种质资源的不同类型,可根据育种目标选择性状互补的亲本配制组合,为选育红花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红花 种质资源 形态标记 聚类分析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节水方式对旱育秧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高原粳稻抗旱品种云昌粳1号为材料,考察7种节水方式(稻草覆盖、遮阴处理、抗旱剂、旱育保姆、2叶期到4叶期干旱、4叶期到5叶期干旱、浇水80%)对旱育秧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节水方式栽培,可分别实现节水3 975.60、2 257.50、2 169.15、1 675.80、3 597.45、1 341.90、1 775.25 m3/hm2,效果显著,其中以稻草覆盖节水最多;施用旱育保姆可显著提高秧苗素质,有效穗达4.238 5×106穗/hm2,颖花数达6.02×109朵/hm2,库容量最大,产量最高,为10.15 t/hm2,增产显著;阶段性干旱(2叶期到4叶期干旱、4叶期到5叶期干旱)的秧苗素质较差,有效穗和库容量较少,产量分别为7.28、7.37 t/hm2,显著减产。

关键词: 水稻 节水方式 旱育秧 秧苗素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喂热带牧草对云南鹅生长的影响

草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传统形态生物学的分析框架,选取云南鹅为研究对象,设计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组、菊苣(Cichorium intybus)组、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组3种热带牧草基础日粮,采用配合饲料为对照,分析这3种热带牧草对云南白鹅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4种不同日粮饲喂的云南鹅在体质发育、胸部相对发育、胸肌发育和脚的相对发育上水平相当,但饲喂象草、菊苣和配合饲料较饲喂黑麦草日粮条件下云南鹅背部发育更好,且饲喂象草的效果最为明显;2)在试验期内,饲喂云南鹅黑麦草和菊苣能取得与配合饲料相似的日增重和料重比,且日增重均高于饲喂象草组和配合饲料组,料重比均低于饲喂象草组;3)饲喂4种不同日粮对云南鹅平均体质量累积均呈现"快-慢-快"的生长模式,而对日增重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约75日龄以前,75日龄后云南鹅的生长不受这4种不同日粮的影响,用黑麦草饲喂30~50日龄云南鹅可有效提高云南鹅平均日增重;4)就生产效益的比较而言,黑麦草和菊苣均适宜在云南鹅的养殖中使用,且黑麦草对30~50日龄云南鹅的平均日增重具有特殊作用,而象草不适宜在云南鹅的饲养中单独饲用。

关键词: 云南鹅 热带牧草 体态 干热河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纤用亚麻新品种“云亚三号”、“云亚四号”、“同升福一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云南农业科技 2013

摘要:亚麻是麻纺工业的重要原料作物。云南亚麻是在成功实现北麻南移的基础上,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逐渐发展起来的。2004至2005年度云南亚麻种植面积突破3万hm2,平均单产为6 000 kg/hm2[1,2]。云南省农科院经作所等单位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已选育出纤维用亚麻新品种云亚一号和云亚二号的基础上[3,4],又选育出云亚三号、云亚四号和同升福一号,对云南亚麻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特征特性云亚三号是2003年以Ariane为母本,Aurore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模糊综合评判在亚麻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中国麻业科学 2013

摘要:本文应用模糊评判对云南省亚麻区域试验的9个品种的11项主要经济性状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显示:云亚1号综合性状较好,模糊加权评判集最大,其次为天鑫10号和天鑫7号,与实际表现结果相符。同时也表明,此法弥补了单用产量分析的不足,对全面的评价亚麻品种的综合性状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判 亚麻 区域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特有茶树品种——紫娟研究进展

中国茶叶 2013

摘要:紫娟茶树最早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职工周鹏举,于1954年在勐海县南糯山该所当时所在地的茶园中发现,1958年移至该所现址勐海乡的茶园。当时没有引起重视,没有特意去繁殖和研究。1985年,科技人员在该所由南糯山引种的群体茶园中发现了一株紫茎、紫叶、紫芽的茶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皮小粒油食兼用花生新品种云花生3号的选育与应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云花生3号(Arachis hypogaea L.)的生产潜力和推广价值,为其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方法]介绍云花生3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并分析其产量表现及其稳定性。[结果]云花生3号是利用外国资源与云南地方品种、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和改良系谱法育成的早熟优质花生新品种。其粗脂肪含量50.32%,蛋白质含量26.50%,油酸含量38.93%,亚油酸含量38.88%,油亚比1.00,属典型的红皮小粒高含油量高蛋白质花生品种,也是我国至今唯一通过品种审定(登记)的红皮小粒花生品种。多点试验中,荚果产量3 615.9 kg/hm2,仁产量2 570.1 kg/hm2,产油量1 293.3 kg/hm2,大面积生产一般荚果产量3 000 kg/hm2左右,鲜食产值达2.5万元/hm2左右,最高鲜花生单产1.6万余kg/hm2,产值6.4万元/hm2,并表现抗旱、耐瘠、适宜套作等优良特性,于2012年通过云南省品种认定。已在云南各主要花生产区推广应用2万hm2以上,并引进贵州、海南等省种植,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结论]云花生3号中早熟、高产、品质优,适宜云南全省种植,也可在我国南方条件类似花生产区种植。

关键词: 花生 红皮 油食兼用型 选育与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后期灌水对蔗田土壤水分及甘蔗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抗旱早熟高糖甘蔗品种云蔗03-194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成熟期缺水和灌水对蔗田土壤水分变化及甘蔗品质、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实施期内,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灌水处理是未灌水处理的1.05~1.40倍,20~4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灌水处理是未灌水处理的1.45~1.58倍;甘蔗株高在试验前期均有增加,40 d后灌水处理的株高继续增加,未灌水处理的几乎不再增加;未灌水处理的绿叶数在整个甘蔗成熟过程中均减少,灌水处理的绿叶数灌水后20 d才开始逐渐减少,至甘蔗收获时灌水处理的绿叶数是未灌水处理的1.6倍;出汁率灌水处理比未灌水处理高出2~5个百分点;两个处理的蔗糖分没有明显的差别;纤维分在0~20 d内灌水处理比未灌水处理高出6个百分点,但至甘蔗收获时,两个处理的甘蔗纤维分的含量差别不大;蔗汁还原糖含量0~20 d内灌水处理呈现上升的趋势,20 d后开始下降,灌水处理是未灌水处理的1.75倍,至甘蔗收获时两个处理的蔗汁还原糖含量差别不大。

关键词: 甘蔗 灌溉 土壤水分 产量 蔗糖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异速生长及其在道地药材研究中的应用展望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异速生长是有机体某一部分或某一指标的不等速生长,反映了生长和分配之间的数量关系,是现代生态学的重要概念之一.植物的异速生长与表型可塑性紧密相关.目前异速生长关系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对生境的响应、繁殖策略、种内种间竞争等方面.将异速生长概念引入道地药材研究,可以在指导道地药材的适生地选择、药用部位及化学成分的积累和科学栽培管理等实践方面发挥作用.

关键词: 异速生长 表型可塑性 药用植物 中药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不同茶树品种氟含量变化比较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云南省勐海县、昌宁县和思茅区茶树品种园的7个茶树品种1芽4叶为试材,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含量,弄清云南不同茶树品种氟的富集特征,为选育低富集氟大叶茶树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上述地区7个茶树品种中氟含量均值为62.07~113.50 mg/kg,除思茅区外均以云抗10号氟平均含量最低,均值差异为最不显著。LSD多重比较表明,在地区内品种间和品种内地区间氟的含量均值差异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品种内尤以勐海县茶树品种中氟的含量均值差异为最不显著居多。因此,云抗10号可作为云南大叶种茶树对氟富集特征研究和大叶种茶树低氟选育工作的模式材料。

关键词: 云南 茶树品种 比较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