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云南甘蔗生产区域分布及发展策略

甘蔗糖业 2013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电话访谈法、半结构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对2007~2012年6年间云南省蔗区甘蔗面积、产量、良种覆盖面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情况进行调查,得出近年来甘蔗种植和技术应用现状及变化情况,通过数据分析,了解云南各蔗区甘蔗种植条件与甘蔗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并阐述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差异及变化的根源。研究结果可为制定甘蔗发展计划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甘蔗 生产现状 发展策略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新品种云麦68丰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了解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新品种云麦68的丰产、稳产、适应性及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方法]对云麦68的2009~2011年度云南省区域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云麦68具有较突出的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是适合云南省大面积种植的小麦新品种,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穗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穗粒数、千粒重均与产量相关不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穗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千粒重,穗粒数的作用最小。增加有效穗,提高千粒重是其高产的关键。[结论]该研究可为云麦68在生产上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小麦 丰产性 稳产性 产量构成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秋兼用雄蚕新品种蒙草×红平4的育成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回交法,利用常规家蚕品系红云回交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材料平28,育成了新的日系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红平4,并与限性皮斑中系品种蒙草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蒙草×红平4。经实验室和农村鉴定,蒙草×红平4的雄蚕率达98%以上,健康易养,茧丝质优,产量和产值稳定,是一个优良雄蚕品种,适宜云南春季和秋季饲养。

关键词: 家蚕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雄蚕品种 蒙草 红平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蚕7和云蚕8原原母种保育成绩初探

北方蚕业 2013

摘要:介绍了云蚕7和云蚕8原原种的品种性状,结合对云蚕7、云蚕8原原种蚕的发病情况和种茧调查成绩的分析,提出云蚕7和云蚕8原原母种的保育措施。

关键词: 云蚕7 云蚕8 母种 保育 成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属热带种与滇蔗茅远缘杂交F_1代GISH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滇蔗茅是甘蔗野生近缘属植物资源,通过光周期诱导甘蔗属热带种与野生滇蔗茅花期相遇进行远缘杂交利用,获得了远缘杂交F1代创新种质材料。本研究首先采用常规压片法对远缘杂交F1代材料云南03-316染色体数目进行鉴定,结果 2n=54条;进一步的双色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分析结果表明,杂交F1代细胞中含有15条来自父本云南95-20的染色体及39条来自母本越南牛蔗的染色体,远缘杂交过程双亲本染色体以n+n的遗传配对方式进行传递。从F1代间期核荧光原位杂交结果可以看出,来自双亲本的染色质以分散的方式单独分布。研究结果可为F1代创新材料的后续利用提供细胞学参考价值。

关键词: 甘蔗 滇蔗茅 F1代 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物叶片元素含量在地表凋落物周转中的作用

生态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叶片的化学计量学特征在植物响应环境变化,决定植物的生后效应中具有重要的偶联作用。为了阐明植物叶片生源要素含量对凋落物周转的影响,分析了金沙江干热河谷萨瓦纳草地生态系统植物叶片的化学计量学特征与凋落物周转时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凋落物周转受到多重生源要素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其中K与凋落物周转时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S、Mn、Mg元素具有负关系,表明K可能抑制凋落物的分解,而S、Mn、Mg元素可能会促进凋落物分解。在物种水平上K、S、Mn分别与凋落物周转时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K、S组合解释了16.93%的凋落物周转时间变异;样方水平上,K、S、Mn、Mg分别与凋落物周转时间具有显著相关性,虽然N对凋落物的周转时间影响不显著,但当N与K及其交互作用对凋落物周转时间解释了37.42%的变异。其它元素组合也可在不同程度上解释了凋落物周转时间的变异。多元要素的互作效应表明元素间可能存在拮抗和协同效应,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可能受到多重分解者的共同作用,而不同分解者会受到不同的元素限制。未来的研究应当注重N、P以外的元素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

关键词: 化学计量学 生源要素 干热河谷 萨瓦纳 凋落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大茶树遗传多样性的EST-SSR分析

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科技创新与茶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 2013 CSCD

摘要:应用EST-SSR标记技术对云南省不同区域采集的39份古茶树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43对EST-SSR引物共扩增出121条多态性谱带,有效等位基因变异占比重的73.88%。多态性信息量PIC值在0.049~0.737之间,平均为0.469。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533,Shannon指数平均值为0.812,均高于0.5。遗传相似系数在0.414~0.907之间,平均值为0.653,显示云南大茶树的遗传基础相对比较宽,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SSR聚类分析表明,大茶树的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有一定的关系,在分子水平上显示了部分云南大茶树的亲缘关系,有助于今后野...

关键词: 茶树 EST-SSR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家蚕斑纹双限性品种云限1号的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降低蚕种生产成本,提高蚕种质量和产量,拓宽茧丝产品的应用范围。[方法]通过系统筛选和配合力测试,采用795、H05、日新A和云蚕7A为亲本,根据家蚕杂交育种原理,组配成斑纹双限品种云限1号。[结果]经实验室鉴定、蚕种繁育和农村试验发现,该品种强健好养、产茧量高、雌雄鉴别容易、繁育系数高。综合各地各季的试养成绩,云限1号的虫蛹率为93.09%~99.07%,万头产茧量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相当,万头茧层量高于对照3.84%~6.40%,张种产茧量高于对照0.69%~13.31%,茧丝长约1 100 m,洁净在92分以上。[结论]云限1号的经济性状与云南省现行品种菁松×皓月相当,符合蚕桑生产对家蚕品种的需求。

关键词: 家蚕 斑纹限性 云限1号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在茶园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3

摘要: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在茶园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茶园中施用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能提高茶树发芽密度、百芽重、茶叶产量。配合尿素施用,茶叶产量增加效果更为明显。

关键词: 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 茶园 产量 生化成分 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粳17号/云粳20号”RILs在高原与平原生境下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作物杂志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已构建的"云粳17号/云粳20号"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为试验材料,在低纬高原中国云南和高纬平原韩国水原两地间开展了粳稻主要农艺性状的异地穿梭鉴定,并分析了粳稻RILs群体主要农艺性状在不同生长环境下表型差异及其相关性。研究表明,千粒重在两地间表型差异不显著(t值为3.24),单株穗重和结实率表型差异相对较小(t值分别为8.00和8.31),而株高、穗数、每穗总粒数表型差异极显著(t值分别为13.17、15.11和13.56);主要农艺性状间相关性分析表明,两种生境下除结实率与单株穗重相关性不一致外,其它性状间的相关性表现趋势较一致;两地熟期也较一致。以上说明可以利用高原和平原两大生境,加强对品种适应性的选择,促进有利基因的鉴定,为两国开展优异性状的QTL定位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水稻 高原生境 平原生境 RILs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