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Population(模糊匹配)
82条记录
不同种植模式下茶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动态的调查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7~2008年,以云南西双版纳高山茶区不同种植模式茶园为基地,对茶树种质资源圃中自然生长的茶园、芒果-茶间作茶园、胶-茶间作茶园、纯茶园中茶假眼小绿叶蝉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的茶园中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差异显著;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均呈双峰型,即每年有2次虫口高峰,第1个高峰期为5~6月,第2个高峰期为10~11月;且无明显的越冬现象。

关键词: 茶树 多样化种植模式 假眼小绿叶蝉 种群动态

昆明地区甜菜夜蛾种群动态与成灾原因初析

长江蔬菜 2010

摘要:利用昆虫信息素对甜菜夜蛾田间种群动态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地区甜菜夜蛾发生从3月下旬开始上升,10月下旬下降,最高峰值出现在4~6月,冬季发生量小。大棚蔬菜作物幼虫发生高峰期为5~6月,露地蔬菜幼虫发生高峰期为6月;大棚切花作物上甜菜夜蛾幼虫周年发生,为害高峰期为6~9月。并根据种群动态分析得出,昆明地区甜菜夜蛾成灾原因除了甜菜夜蛾种群变化的扩散特点外,认为与昆明适宜的气候条件、栽培习惯和作物布局及防治措施等有关。

关键词: 甜菜夜蛾 种群动态 成灾原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木香花天然居群的表型多样性研究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云南天然分布区选择5个有代表性的木香花居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居群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木香花的15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木香花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局群内存在广泛的变异,15个性状的F值范围为1.92~370.6,绝大多数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61.10%,居群间变异(35.92%)大于居群内变异(20.44%),说明居群间的变异是木香花的主要变异来源;对其地理因子与15个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经度对性状的影响较大;利用群体间欧氏距离进行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5个天然群体可以划分为2类.

关键词: 木香花 居群 表型多样性 蔷薇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重楼不同居群形态变异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滇重楼不同居群进行形态学差异研究,为滇重楼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和良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计,对滇重楼不同种源进行根、茎、叶、花的性状进行观察、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和结论:滇重楼遗传多样性丰富,群体内形态差异普遍存在。主成分分析显示,花部特征及花萼数、花瓣数、柱头心皮数、雄蕊数等是造成不同居群形态差异的主要因素;基于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欧式距离为45.08时,滇重楼居群分为2类,2个类群显著的形态差异是叶面积指数的大小。

关键词: 滇重楼 居群 形态变异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昆明烟区烟田杂草的主要种类与防除技术

云南农业科技 2009

摘要:通过对昆明烟区烟田杂草调查,基本上了解了昆明烟区烟田杂草危害情况、种类、分布与群落结构,明确昆明烟区烟田常见杂草有36科159种,其中禾本科杂草40种,阔叶杂草96种,莎草科杂草15种。主要危害性杂草共38种,其中禾本科杂草12种,阔叶杂草23种,莎草科杂草3种。针对昆明烟区烟田杂草的发生危害情况,提出了杂草的防除策略与方法,可为烟田杂草的防除提供参考。

关键词: 烟田 杂草 种类 分布 群落 防除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昆明大棚月季上西花蓟马种群动态空间分布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蓟马对昆明切花产业造成了很大危害,西花蓟马近年来已成为昆明切花上蓟马的优势种。本文对昆明市大棚切花月季不同的时间、不同生育期蓟马若虫、成虫及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西花蓟马数量随花朵开放增加,最多为花中期16头/朵,西花蓟马在蓟马中所占比例在大棚内6月份可达100%。运用聚集度指标测定、Iwao和Taylor幂法则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蓟马成虫、若虫和西花蓟马成虫的空间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且种群随其密度的升高分布越聚集;蓟马若虫聚集原因是由于昆虫本身的聚集行为,或由此行为与环境(如温度、湿度、寄主养分、杀虫剂施用频率等)共同作用所致,而西花蓟马成虫聚集行为则更多由环境因子造成。

关键词: 月季 西花蓟马 种群动态 空间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重楼不同地理种源分析评价与研究利用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相同种植条件下,对来源于云南省23份云南重楼种源进行了物候期、形态特征及经济性状的观察、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源的重楼生长物候期、形态特征及经济性状因地理来源不同有一定的差异;综合物候期、形态特征及经济性状的分析与评价,来自于鹤庆县马鞍山、玉龙县巨甸的重楼为优势种源,可作为今后良种选育的种质材料。

关键词: 云南重楼 种源 分析与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羊肚菌居群多样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对分布于滇西北地区的3种羊肚菌(Morchella)的27个居群进行分析。11个随机引物在27个居群中产生243个位点,所有的位点都具有多态性。

关键词: 羊肚菌 居群 RAPD 多样性 滇西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棕榈蓟马种群动态及其防治技术研究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棕榈蓟马在十字花科蔬菜甘蓝上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从4月中旬至7月下旬棕榈蓟马发生危害有4个高峰期,分别为4月中旬、5月中旬、7月上旬及7月下旬,其中7月上旬为全年最高峰;选用9种杀虫剂对棕榈蓟马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第1天,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1.8%爱福丁乳油2、.5%除虫菊素乳油、25 g/L菜喜悬浮剂及0.3%爱禾乳油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其它药剂,其防效分别为94.3%,93.1%,81.2%,76.7%和76.7%;药后第3~5 d,所有供试药剂都表现出相对较高的防效,并以25 g/L菜喜悬浮剂防效最好,其次是10%除尽悬浮剂、1.8%爱福丁乳油、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其防治效果均在80.6%以上;在供试药剂中,3种生物源农药1.8%爱福丁乳油、2.5%除虫菊素乳油、0.3%爱禾乳油也有较好的防效,是无公害蔬菜生产中防治蓟马的理想药剂.

关键词: 十字花科蔬菜 棕榈蓟马 种群动态 防治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甜菜夜蛾种群数量的非生物因子的灰色系统分析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甜菜夜蛾连年在昆明地区爆发,危害严重,成为昆明蔬菜和花卉的主要害虫.调查收集了2000~2003年4 a间昆明市呈贡县甜菜夜蛾的诱虫数据和气象实况,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对影响甜菜夜蛾发生的非生物因子进行分析,认为季节间对甜菜夜蛾田间种群动态影响最大的是月平均温度,年度间影响最大的是总降雨量.为甜菜夜蛾成虫田间种群动态地区间和年度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提供了量化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甜菜夜蛾 种群数量 非生物因子 灰色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