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666条记录
龟纹瓢虫对桑蓟马的捕食作用及两者在桑树上的分布

植物保护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桑蓟马Pseudodendrothrips mori和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在桑树上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及龟纹瓢虫对桑蓟马的捕食作用和防治潜力,本试验采用五点取样法,使用叶片采集法对桑树上的桑蓟马和龟纹瓢虫分布进行了调查,在室内开展了龟纹瓢虫2龄、3龄幼虫对桑蓟马2龄若虫和成虫的捕食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桑蓟马在桑叶背面的种群数量更高,主要分布在第2至第5叶位上.龟纹瓢虫对桑蓟马若虫和成虫的捕食作用符合Holling Ⅱ型功能反应模型.龟纹瓢虫3龄幼虫对桑蓟马的控制能力大于2龄幼虫,2龄幼虫对桑蓟马2龄若虫和成虫的最大理论捕食量分别为91.74头和55.56头,3龄幼虫分别为344.83头和196.08头.搜寻效应随猎物密度升高而下降,龟纹瓢虫对桑蓟马的捕食数量受自身密度的影响.龟纹瓢虫在室内对桑蓟马的2龄若虫和成虫具有较强的捕食潜力,且其在田间具有分布,可以作为桑蓟马生物防治的潜在材料.

关键词: 龟纹瓢虫 桑蓟马 种群分布 捕食功能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对栽培滇重楼的产地鉴别研究

中草药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比较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 yunnanensis不同生长年限不同产地红外光谱特征,建立产地鉴别模型。方法 收集13个产地3~8年生栽培滇重楼样品,共计841株个体;通过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a,ATR-FTIR)采集样品红外光谱;结合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ing correction,MSC)、一阶导数(first derivative,FD)、二阶导数(second derivative,SD)和三阶导数(third derivative,TD)筛选最佳光谱预处理方式;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模型(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鉴别相同生长年限不同产地的样品。结果 三阶导数与多元散射校正结合是对3年生和5~8年生样品进行产地鉴别的最佳光谱预处理方式;二阶导数与多元散射校正结合是鉴别4年生不同产地样品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for the projection,VIP)分析显示,3700~1800 cm-1 在不同PLS-DA判别模型中均为贡献较大的变量波段;当剔除无关信息波段之后,PLS-DA模型能够准确鉴别相同年限不同产地滇重楼根茎样品,训练集和预测集鉴别准确率均为100%;置换检验结果显示模型鲁棒性较好。结论 研究建立的方法能够快速有效鉴别不同产地栽培滇重楼,为不同栽培年限滇重楼产地溯源提供理论基础与方法依据。

关键词: 滇重楼 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判别模型 生长年限 鉴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氟烯线砜防治番茄根结线虫效果及对植株长势的影响

农药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新型杀线虫剂48%氟烯线砜乳油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方法]移栽前对全田土壤喷雾施药,然后旋耕土壤使其混合均匀,7~10 d后移栽番茄苗,药后30、60、90 d调查根结分级并评价药效。[结果]48%氟烯线砜乳油的制剂用量为0.6、0.8、1.0 mL/m~2,在番茄苗移栽前喷施土壤处理,对根结线虫防治效果好,药后60 d的防效分别为82.2%、90.2%、92.7%;用量为0.8、1.0 mL/m~2的防效与10%噻唑膦颗粒剂用量为3 g/株的防效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用量为0.03 mL/株的防效;用量为0.6 mL/m~2的防效与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的防效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低于10%噻唑膦颗粒剂的防效。48%氟烯线砜乳油对番茄株高、茎粗和根长有不同程度影响,用量为1.0 mL/m~2处理药后90 d的影响显著大于2个对照药剂和空白处理。[结论]48%氟烯线砜乳油可用于防治番茄根结线虫,推荐用量为0.8~1.0 mL/m~2。

关键词: 氟烯线砜 番茄 根结线虫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黔西南烟草中辣椒脉斑驳病毒的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病理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贵州黔西南烟草中辣椒脉斑驳病毒(chilli veinal mottle virus,ChiVMV)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子进化特征,本研究以2021-2022年采集自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的52份疑似感染ChiVMV的烟草样品为实验材料,利用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通用引物和ChiVMV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检测、克隆和测序,并结合GenBank中已公布的相关序列对分离获得的16个ChiVMV贵州烟草分离物进行基于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CP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子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所获得的ChiVMV贵州烟草分离物与GenBank中其他36个分离物CP基因的核苷酸一致性为84.79%~99.65%;基于ChiVMV CP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发现,52个不同来源的ChiVMV分离物在进化上可以聚为3个不同的分支,聚类结果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遗传多样性和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各群体受到地理分布的影响而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各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显著且基因交流频率较低.研究结果为ChiVMV抗病品种的选育和该类病毒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烟草 辣椒脉斑驳病毒 遗传多样性 CP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花蕙兰'大凤'*豆瓣兰'太极圣梅' F1代试管开花诱导

北方园艺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大花蕙兰‘大凤’×豆瓣兰‘太极圣梅’(Cymbidium hybridium‘Dafeng’×C.serratum var.goeringii‘Taijishengmei’)F1代试管苗为试材,采用PP333或CCC预处理,添加不同浓度的6-BA,测定植株形态和生理指标,建立试管开花诱导体系,缩短兰花植株生长的童期,以期为兰花高效育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P333或CCC预处理抑制了植株株高、根数和鲜质量的增加,但促进叶片分裂;试管苗预处理培养于1/2MS+PP333 1.0 mg·L-1+香蕉泥120 g·L-1+蔗糖30 g·L-1+琼脂8 g·L-1+活性炭0.5 g·L-1的培养基中30 d,再转接到1/2MS+NAA 0.2 mg·L-1+香蕉泥120 g·L-1+蔗糖30 g·L-1+琼脂8 g·L-1+活性炭0.5 g·L-1的培养基可诱导试管开花,花芽诱导率为6.67%,但花芽后期未顺利开放;PP333或CCC预处理下试管苗植株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CK,并促进C/N值的提高以及植株全氮含量的降低。

关键词: 大花蕙兰‘大凤’×豆瓣兰‘太极圣梅’F1 试管苗 植物生长调节剂 花芽诱导 试管开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比利时杜鹃与爆杖花杂交亲和性研究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比利时杜鹃‘西玛’为母本,野生杜鹃爆杖花为父本,通过常规授粉、NAA涂抹柱头、重复授粉、切割柱头、加热花粉、延迟授粉6种授粉方式进行杂交,授粉后对花粉管进行荧光观察,统计子房膨大率、坐果率、蒴果种子数、萌发率、绿苗率等亲和指标,探讨授粉方式对亲和性的影响,最后对该组合进行亲和性评价。结果表明:常规授粉未获得后代,在对杂交亲和性的分级评定中,杂交后代的绿苗率、绿苗系数和单位可育种子数均为低等,可育性综合评价为不育型。采用NAA涂抹柱头法、重复授粉法、加热花粉法、延迟授粉法均能有效提高比利时杜鹃‘西玛’×爆杖花组合杂交成功率。

关键词: 比利时杜鹃 爆杖花 授粉 亲和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葚活性物质及其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桑葚又名桑果,药用价值高,具有保肝、抗肿瘤、抗炎症、降血糖等功效.这些功能与桑葚特有的酚类、多糖类、氨基酸类、矿物质与维生素等有关.我国桑葚资源丰富,利用天然活性物质开发加工产品能够有效提高桑葚价值与资源利用率.该文主要梳理近年来桑葚主要活性物质及其加工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未来研究桑葚精深加工技术和开发功能产品提供参考.

关键词: 桑葚 活性物质 加工利用 精深加工 功能产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8个云南野生中华猕猴桃单株果实品质分析及综合评价

中国南方果树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出优异野生中华猕猴桃种质资源,以国家果树种质云南特有果树及砧木圃收集保存的28个云南野生中华猕猴桃种质资源为材料,测定了8个果实品质性状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综合评价。变异分析结果显示,果实单果质量和维生素C含量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34.86%和19.99%。相关分析表明,果实维生素C含量与单果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干物质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中,提取的前3个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为73.25%,其中第一主成分特征值为2.79,方差贡献率为34.84%,主要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决定。最后提取前3个主成分计算果实品质综合评价得分,以综合评价得分进行排序,样品ZH-35、ZH-41、ZH-10排名前三,果实品质表现最佳,可作为种质创新和育种利用候选资源。

关键词: 中华猕猴桃 果实品质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羽叶栾树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复羽叶栾树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的使用模式,以筛选到的52条CDS蛋白质编码序列为研究对象,利用Codon W 1.4.2和在线软件CUSP等获取复羽叶栾树密码子的GC、RSCU、ENC等参数,并进行中性绘图、PR2-plot和最优密码子分析。结果表明:复羽叶栾树密码子不同位置上的GC含量表现为GC1(47.27%)>GC2(39.49%)>GC3(29.84%),且有29个密码子RSCU>1,其中有28个以A/U结尾,表明密码子偏好以A/U结尾。有效密码子数ENC值在36~61之间,密码子使用偏性较弱。ENC与GC3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密码子第3位上的碱基组成影响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中性分析结果显示,GC3与GC12间无显著的相关关系(r=0.198,P>0.05),回归系数为0.265 2,说明选择对密码子使用偏好性有重要影响。ENC-plot分析和奇偶偏好性分析表明,密码子偏性也受到其他因素影响。综合分析发现复羽叶栾树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较弱,选择为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最终确定CUU、GUU、AGU、GCA、CAA、CAU、AAA、GAU、CGU、CGA、GGU、GGA共12个为最优密码子。

关键词: 复羽叶栾树 叶绿体基因组 密码子偏好性 最优密码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u,Fe-N-C氧化酶活性构建邻苯二甲酸酯荧光检测探针

食品科学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邻苯二甲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PAEs)对双金属原子Cu,Fe-N-C纳米酶模拟氧化酶活性的调节,建立简单、灵敏测定发酵食品中PAEs的荧光探针方法.PAEs吸附于Cu,Fe-N-C表面后,会加速Cu,Fe-N-C催化氧化底物邻苯二胺,使生成的2,3-二氨基吩嗪产物荧光强度增加,PAEs在1.25~50 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将该研究方法用于PAEs含量的测定,其检出限可达到0.76μg/L,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88.0%~104.6%范围内,满足GB 5009.271-2016中的检测要求.该方法具有简便、稳定、快速等特点,其检出限也低于国家规定的食品中PAEs含量的限值.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纳米酶 氧化酶活性 荧光探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