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玉米(模糊匹配)
154条记录
磷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土壤无机磷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15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磷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磷吸收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肥对玉米籽粒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以施磷120 kg/hm2的玉米籽粒产量最高;达到玉米籽粒理论最高产量的磷肥施用量为181.8 kg/hm2;土壤无机态磷(Olsen-P、Ca Cl2-P)含量均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磷肥施用量对玉米籽粒及地上部磷含量的影响不明显;过量施用磷肥会降低玉米对磷肥的利用率。

关键词: 玉米 磷肥 产量 土壤无机磷 磷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间作模式及氮、磷肥对玉米—花生间作体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花生学报 2015

摘要: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及不同施氮、磷肥用量对玉米—花生间作体系群体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四种玉米—花生间作体系均具有明显的间作优势,LER大于1,尤其在2∶2间作模式下,其LER为1.40,间作体系总产量及总净产值最高,间作优势最显著。在不同氮、磷肥水平下,玉米花生2∶2间作模式的LER为1.49~2.53,尤其在低氮、高磷水平下间作优势最高。在2∶2间作模式下,不同施氮、磷水平各花生品种产量间均无显著差异,而玉米产量及间作体系总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本试验范围内,间作产量优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大幅度减少,施磷水平处于高水平(180kg/hm2)时,间作体系总产量最高。说明玉米花生间作选用2∶2模式,减量施氮,增施磷肥,并选用适宜的耐荫花生品种,可有效提高群体经济效益。

关键词: 玉米 花生 间作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腾冲“烟—玉—油”一年三熟生产技术及其应用

作物研究 2014

摘要:介绍了"烟—玉—油"一年三熟生产的关键技术。2013年在云南腾冲开展"烟—玉—油"栽培模式153hm2连片示范,实现产值83 460元/hm2,纯收益57 210元/hm2,表明此栽培模式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关键词: 烤烟 玉米 油菜 种植制度 云南腾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聚类分析法在28个玉米杂交种筛选中的应用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育种过程中,为了选育具有优良性状的玉米杂交种,要对玉米杂交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筛选较优品种,在筛选过程中不仅要分析各参试品种的产量表现,还要综合考虑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部性状等,才能对各参试品种做较全面的综合评价。聚类分析是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对试验品种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全面的品种评判。本文采用间比法顺序排列试验,设2次重复的试验方法,应用聚类分析法对云南省农科院配制的28个玉米杂交品种,选用莫A和京杂6号作为对照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发现此方法可以弥补常用的方差统计分析方法针对产量等单一性状的局限,为品种试验结果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聚类分析 玉米 杂交种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不同剂量除草剂的效果研究

大豆科技 2014

摘要:玉米与大豆间作条件下,选用2种除草剂5种不同的剂量进行土壤喷雾处理,对杂草防效、作物安全及产量方面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96%精异丙甲草胺用量为1 200~1 500 mL/hm2,33%二甲戊灵用量为1 875~2 250 mL/hm2,对杂草防效较好,对作物安全,作物可增产20%以上,筛选出的各除草剂用量比较适宜于玉米与大豆间作的土壤封闭处理。

关键词: 间作 大豆 玉米 除草剂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磷钾水平下云南旱地玉米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响应

玉米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云南省曲靖市开展2组旱地玉米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磷钾施肥量对玉米生物量和养分的积累、养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高峰期在抽雄期;磷素和钾素的供应对玉米产量有显著影响,钾素的影响大于磷素。P 120 kg/hm2、K 75 kg/hm2(P2K2)处理搭配合理,地上部分的生物量积累和子粒产量在所有处理中最高,产量比其他处理高3.90%~24.74%。P 60 kg/hm2、K 75 kg/hm2(P1K2)处理的磷肥利用率和磷素农学效率较高。P2K2处理的钾肥利用率和钾素农学效率较高。

关键词: 玉米 磷钾水平 肥料利用率 农学利用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花生高效间作模式及适宜花生品种筛选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4

摘要:[目的]探索适宜云贵高原的玉米花生最佳间作模式并筛选适合该模式的花生品种。[方法]通过随机区组设计,设置6种种植方式,成熟期收获测产,测量数据采用Excel和DPS数据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玉米花生间作体系较单作相比,具有明显的间作优势,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玉米与云花生3号在2﹕2间作模式下LER为1.40,复合产量达到9 036 kg/hm2,玉米与云花生3号在2﹕2间作模式下玉米籽粒、鲜花生荚果及与干花生荚果净产值,分别比玉米单作增加182.63%、140.59%。云花生3号在单作及间作模式下较砚山当地常规种植花生品种相比,其产值分别比砚山当地常规种植花生品种最高可增加5 069、3 272 yuan/hm2。[结论]云贵高原玉米花生间作采用2﹕2间作模式,间作花生品种采用云花生3号,具有最高间作产量及经济效益优势,能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率。

关键词: 玉米 花生 间作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昆明市土壤养分含量分析及玉米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昆明市2008年至2011年开展的46组玉米"3414"试验进行相对产量和土壤速效养分测试值的相关性分析,并结合2006年以来昆明市所采集的7246个土样的养分测试值和昆明市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建立昆明地区玉米磷、钾的土壤丰缺指标。结果表明,昆明市玉米氮的相对产量和土壤碱解氮相关性不显著,磷和钾相对产量与养分测试值有显著相关,建立了昆明市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的低、中、高、较高、极高5个水平的养分分级指标。

关键词: 昆明市 土壤养分含量 玉米 丰缺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自交系单倍体诱导率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单倍体育种技术(double haploid,DH)具有加速育种进程的突出优势,已成为玉米育种关键性核心技术并在国外广泛应用,成为国外一些大公司玉米商业育种的主要手段。利用诱导系MT1诱导国内有代表性玉米自交系,分析不同玉米自交系的单倍体诱导率。结果表明,不同玉米主产区自交系的单倍体诱导率存在一定差异,北方春播玉米区(5.16%)>南方丘陵玉米区(5.14%)=西南山地玉米区(5.14%)>黄淮海夏播玉米区(4.44%);不同杂种优势群自交系的单倍体诱导率大小不同,表现为兰卡斯特群(5.64%)>Suwan群(5.53%)>瑞得群(5.43%)>旅大红骨群(4.96%)>四平头群(2.76%);温带自交系的单倍体诱导率为5.17%,明显高于热带自交系的单倍体诱导率(3.63%),说明单倍体诱导率因母本的遗传背景不同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 玉米 单倍体 诱导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禾本科主要农作物抗虫转基因研究进展

甘蔗糖业 2013

摘要:本文主要综述了水稻、玉米、小麦及甘蔗等4种禾本科主要农作物的抗虫转基因研究进展,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并对其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水稻 玉米 小麦 甘蔗 抗虫转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