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磷钾水平下云南旱地玉米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响应
《玉米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云南省曲靖市开展2组旱地玉米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磷钾施肥量对玉米生物量和养分的积累、养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高峰期在抽雄期;磷素和钾素的供应对玉米产量有显著影响,钾素的影响大于磷素。P 120 kg/hm2、K 75 kg/hm2(P2K2)处理搭配合理,地上部分的生物量积累和子粒产量在所有处理中最高,产量比其他处理高3.90%~24.74%。P 60 kg/hm2、K 75 kg/hm2(P1K2)处理的磷肥利用率和磷素农学效率较高。P2K2处理的钾肥利用率和钾素农学效率较高。


玉米花生高效间作模式及适宜花生品种筛选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4
摘要:[目的]探索适宜云贵高原的玉米花生最佳间作模式并筛选适合该模式的花生品种。[方法]通过随机区组设计,设置6种种植方式,成熟期收获测产,测量数据采用Excel和DPS数据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玉米花生间作体系较单作相比,具有明显的间作优势,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玉米与云花生3号在2﹕2间作模式下LER为1.40,复合产量达到9 036 kg/hm2,玉米与云花生3号在2﹕2间作模式下玉米籽粒、鲜花生荚果及与干花生荚果净产值,分别比玉米单作增加182.63%、140.59%。云花生3号在单作及间作模式下较砚山当地常规种植花生品种相比,其产值分别比砚山当地常规种植花生品种最高可增加5 069、3 272 yuan/hm2。[结论]云贵高原玉米花生间作采用2﹕2间作模式,间作花生品种采用云花生3号,具有最高间作产量及经济效益优势,能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率。


玉米自交系单倍体诱导率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单倍体育种技术(double haploid,DH)具有加速育种进程的突出优势,已成为玉米育种关键性核心技术并在国外广泛应用,成为国外一些大公司玉米商业育种的主要手段。利用诱导系MT1诱导国内有代表性玉米自交系,分析不同玉米自交系的单倍体诱导率。结果表明,不同玉米主产区自交系的单倍体诱导率存在一定差异,北方春播玉米区(5.16%)>南方丘陵玉米区(5.14%)=西南山地玉米区(5.14%)>黄淮海夏播玉米区(4.44%);不同杂种优势群自交系的单倍体诱导率大小不同,表现为兰卡斯特群(5.64%)>Suwan群(5.53%)>瑞得群(5.43%)>旅大红骨群(4.96%)>四平头群(2.76%);温带自交系的单倍体诱导率为5.17%,明显高于热带自交系的单倍体诱导率(3.63%),说明单倍体诱导率因母本的遗传背景不同存在较大差异。


玉米胚乳突变体Wrk1基因定位及候选基因预测
《玉米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Wrk1是在EMS诱导群体中分离得到的玉米胚乳显性突变基因。Wrk1突变体玉米胚乳严重皱缩,导致玉米子粒的千粒重降低30%~50%。研究利用B73为回交亲本构建BC1分离群体,通过9 800个单株把Wrk1基因定位在开发的SSR标记Mssr1824和Mssr2042之间,二者之间的物理距离约1.2 Mb。在此基础上,另外构建一个以Mo17为回交亲本的BC1群体,通过11 280个单株把Wrk1基因定位在开发的SSR标记Mssr1916.2和Mssr1838之间,二者之间的物理距离约185 kb。通过基因预测和注释,发现在该区域内有7个候选基因,为Wrk1基因的最终克隆奠定了基础。


玉米新品种"珍油玉9号"最佳施肥量试验
《云南农业科技 》 2013
摘要:为良种良法配套推广种植玉米新品种珍油玉9号,指导农户合理施肥,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特进行珍油玉9号最佳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用600 kg/hm2的复合肥(N∶P∶K=11∶8∶6)作底肥,750 kg/hm2的尿素作追肥,分2次施,第1次施281.3 kg/hm2,第2次施468.8 kg/hm2,产量和综合效益最佳.


玉米品种耐旱性鉴定及耐旱指标筛选
《西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干旱是造成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玉米产量低而不稳的首要原因。本研究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处理为水分处理,设水分充足和干旱胁迫2个水平;副处理为玉米组合,包括145个杂交玉米新组合,试验期间收集与产量和耐旱性相关的主要农艺和生理性状,通过两个水分处理下各性状的比较、方差分析、各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研究干旱对玉米各性状的影响以及各性状与产量和耐旱性的相关性,鉴定出与产量紧密相关且表达稳定、可可靠用于耐旱选择的鉴定指标,并筛选一批产量高、耐旱性强及其他农艺性状优良的玉米新品种。结果表明,组合B119、B148、B85、B143、B95在2个水分处理下产量都高,其它性状也表现优良,是优良的高产、耐旱玉米新组合;筛选出株高、小区鲜重、百粒重、8叶期标准化植被指数这4个在两个水分处理下均与产量呈显著相关的性状作为鉴定高产耐旱玉米品种的指标。研究结果对玉米耐旱性鉴定和耐旱玉米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为生产提供耐旱玉米品种,有助于缓解干旱对云南省玉米生产的影响,提高云南省的玉米生产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