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中华蜜蜂飞逃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特种经济动植物 》 2010
摘要: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我国蜜蜂宝库中的优良品种。中蜂分蜂性强,当其生存环境受到干扰、发生病虫害及受到敌害侵袭等情况时,易发生飞逃现象。飞逃是中蜂躲避危害及蜂群生存的"险恶"因素、实现继续生存的本能表现。中蜂发生飞逃主要是由于缺乏饲料、遭受巢虫危害、巢脾老化、引发盗蜂、发生病害、农


综合利用桑园的途径——桑园养鸡
《云南农业科技 》 2010
摘要:云南桑树的生长季节在3~11月份,每年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虫、草危害,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除草或防治病虫害。在桑园里养鸡,利用鸡吃虫、吃草的特点,既可以减少除草和杀虫成本,又


微量提取小麦叶片中条锈菌DNA的方法初探
《西南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条锈菌DNA的提取对于研究条锈菌遗传群体结构,条锈菌遗传多样性以及揭示条锈菌群体类型和预测优势小种的流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常规的病原菌DNA提取首先需要获得大量的病原物纯化体,再对病原物进行DNA提取,费时费力。本文直接对含有条锈菌的小麦叶片标样进行DNA提取,从中获得条锈菌的DNA,用于后续研究。既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又为快速检测和获得所需的DNA提供了参考方法,为快速了解病原菌的群体遗传结构变化和毒性演化的规律创造了可行性,为深入研究小麦条锈菌群体生物学和流行学奠定了基础。


浅谈金沙江干热河谷景观生态林建设模式
《南方农业 》 2010
摘要:在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恢复治理中,以元谋景观生态林为例,从树种选择方面对景观生态林的营造模式进行说明,指出利用"羊蹄甲+凤凰木+攀枝花+本地植物"的配置方式能够促进干热河谷区的生态恢复,并能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大麦麦芽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比色法和标准曲线法测定了国内外63份大麦品种子粒总黄酮和发芽后总黄酮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大麦中总黄酮含量(mg/100g)有差异,发芽子粒(59.7±1.10)高于未发芽子粒(51.4±0.87);未发芽品种中:裸大麦(56.3±0.97)高于皮大麦(50.0±0.79),多棱大麦(54.4±0.91)高于二棱大麦(51.1±0.81);发芽品种中:裸大麦(63.2±1.64)高于皮大麦(58.7±0.89),二棱大麦(60.0±1.00)高于多棱大麦(57.9±1.60),其中发芽大麦青海黄(79.7±0.98)、澳选2号(83.5±0.36)、甘啤3号总黄酮平均含量高,变异系数分别12.98%、11.98%、4.76%。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选育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大麦品种提供了资源和方法。


栽培滇龙胆的化学成分研究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 2010
摘要:目的:研究栽培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的化学成分,比较栽培品和野生品化学成分的异同,评价栽培滇龙胆药材品质。方法:用色谱法分离化学成分,根据波谱分析鉴定化学结构;用薄层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化学成分的比较分析。结果:从栽培滇龙胆药材中分离鉴定了19个成分;栽培品的TLC及HPLC谱图和野生品一致,龙胆苦苷的含量分别为4.31%(栽培品)和4.71%(野生品)。结论:首次研究了栽培滇龙胆的化学成分,并明确其所含化学成分类型、主要有效成分和野生滇龙胆一致;滇龙胆栽培品和野生品中龙胆苦苷含量相当且均高于法定标准;滇龙胆人工栽培是成功的,应大力发展规模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