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农艺性状(模糊匹配)
185条记录
不同收获方式对甘蔗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糖料 2016

摘要:以勐海蔗区主栽品种粤糖03-393、粤糖93-159、新台糖16号、德蔗03-83为研究对象,调查这些品种机械收获和人工收获对宿根甘蔗农艺性状、产量和糖分的影响。研究表明:品种粤糖03-393机械收获后其株高、茎径、有效茎、单茎重、产量等均高于人工收获,糖分含量比人工收获的低近0.4个百分点;与人工收获相比,粤糖03-393机械收获的株高、单茎重和产量比其它品种增加幅度大,有效茎和茎径的增加幅度也排在第二。因此,在调查的4个品种中,粤糖03-393比较适合机械化收获。

关键词: 甘蔗 机械收获 农艺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个烤烟品种生理指标与黑胫病抗性差异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CSCD

摘要:为进一步研究烟草黑胫病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在相同的田间条件下,以烤烟‘红花大金元’(以下简称‘红大’)、‘K326’和‘云烟85’品种为材料,比较了不同烤烟品种的生理指标、黑胫病发病率和相关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红大’品种的黑胫病发病率、病情指数最高,‘K326’次之,‘云烟85’最低;‘云烟85’的POD、PPO、CAT抗性酶活性和总酚、类黄酮含量接种时最高,且增加量最大,‘K326’次之,‘红大’最小;PPO、CAT、POD活性和类黄酮、总酚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烤烟 黑胫病 农艺性状 生理指标 化学成分 病情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方式对甘蔗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糖料 2016

摘要:以勐海蔗区主栽品种粤糖93-159为研究对象,调查该品种双沟种植机、单沟种植机和人工种植3种种植方式下,甘蔗田间农艺性状、产量和糖分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甘蔗株高、单茎重、产量从高到底依次为人工种植、双沟种植机种植、单沟种植机种植,并且不同种植方式的株高、单茎重、产量均呈显著性差异;甘蔗锤度和蔗糖分含量依次是双沟种植机种植>单沟种植机种植>人工种植,3种种植方式其锤度和蔗糖分含量呈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甘蔗 种植方式 机械种植 农艺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原粳稻骨干亲本及其衍生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个高原粳稻骨干亲本滇榆1号和轰早生及其衍生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个亲本的穗长、剑叶角度、宽度和结实率差异不显著,其余性状差异显著。(2)2个亲本衍生品种的剑叶角度、单株穗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存在较大差异,其余性状差异较小。(3)滇榆1号和轰早生衍生品种的前5个主因子累积贡献率分别为85.5%和85.3%,第1主成分因子分别是株型和粒数,其贡献率分别为39.9%和41.1%。(4)74个品种聚为6类,其中85%的品种分布在第Ⅰ类和第Ⅲ类,这些品种的主要特征是株高90~100 cm,剑叶长25~34 cm、宽1.5~1.7 cm,穗长20 cm左右,每穗91~138粒,每株7穗,结实率和千粒重分别为85%和27 g。

关键词: 高原粳稻 骨干亲本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钾比对红花大金元农艺性状及质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摘要:[目的]研究适合红花大金元栽培的氮钾比,为该品种的抗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氮钾比配施,对红花大金元农艺性状、生理指标、营养元素和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结果]氮钾比较低的情况下,红花大金元的株高、茎围、叶面积系数、最大叶面积等都有所增加;POD、CAT、PPO、类黄酮、总酚、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烤烟蛋白质、总氮的含量较低;随着施氮量的提高,红花大金元品种在移栽后前期长势相对较好,烟叶生理指标有所提高,化学成分有所改善;过高的施氮量导致化学成分协调性下降。[结论]施氮钾比在1∶5的情况下,红花大金元品种的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和化学成分的表现最好,氮钾比为1∶3的情况下各项指标表现最差。

关键词: 氮钾比 红花大金元 农艺性状 生理指标 化学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苦荞种质资源主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从云南苦荞种质资源中挖掘优异种质资源,拓宽苦荞遗传基础,以48份苦荞种质资源为材料研究了6个主要农艺性状和5个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云南的苦荞资源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6个农艺性状中株粒重的变异系数为34.4%最大,品质性状中总黄酮含量的变异系数为51.72%最大。聚类结果表明,将48份材料聚为3大类,可区分为低产型、矮秆高产型和中秆高产型。6个主要农艺性状和5个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累计贡献率分别达84.105%和80.332%,各主成分性状载荷值反映了主要数量性状的育种选择潜力。综合分析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可为云南苦荞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苦荞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雌蕊缺失茶树的农艺性状与品质特征初步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对保存于国家种质大叶茶树资源圃中罕见的雌蕊缺失茶树(Camellia sinensis)单株进行了形态特征、抗逆性、营养芽物候期、农艺性状和制茶品质、内含成分等的观测和鉴定。结果表明,其具备无雌蕊(无花柱、无子房)、不结实、制绿茶品质好(92分);水浸出物(52.65%)和茶多酚(41.89%)含量高等特征。这份特异茶树种质的发现为今后利用缺失茶树资源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茶树(Camellia sinensis) 雌蕊缺失 农艺性状 品质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铁皮石斛不同居群的农艺性状与化学成分的多样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云南省收集到的36个铁皮石斛居群栽培植株进行多糖和生物碱的含量测定,并对不同居群的铁皮石斛的多糖和生物碱含量以及其农艺性状差异进行分析发现:各居群间的株高、叶长、叶宽、丛数、茎粗、石斛碱、多糖等差异极显著。株高最高的是广西石斛2号为19.36 cm,最矮的是文山石斛4号为3.04 cm。茎粗最粗的是增靓石斛为0.74 cm,最细的是文山石斛2号为0.28cm。多糖含量最多的是浙江石斛4号为0.095 mg,与浙江石斛5号和浙江石斛3号差异不显著,与大金石斛等32个居群差异极其显著;多糖含量最少是文山石斛2号为0.085 mg,与英茂石斛差异不显著,与瑞丽石斛2号等33个居群差异极其显著。生物碱含量最多的是文山石斛2号为0.0054 mg,与巨丰石斛差异不显著。分析表明,英茂石斛、标准药典石斛和增靓石斛3个居群是农艺性状好且多糖及生物碱含量较高的优质铁皮石斛资源,可以为今后铁皮石斛的优良品种选育、种植推广提供原料。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农艺性状 多糖含量 生物碱含量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引油用亚麻品种资源农艺性状的多元统计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81份外引亚麻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度进行分析,表明存在较大遗传差异,多样性比较丰富。在此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把能代表7个性状的前3个因子归类为产量因子、单果种子数因子和株形因子,经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各性状之间的关系。按系统聚类,把81份材料聚成为3大类,为不同育种目标提供依据。

关键词: 外引 亚麻 农艺性状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密度对西南冬麦区不同小麦主栽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西南冬麦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2013—2014年选用西南冬麦区4个小麦主栽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密度与品种对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经济系数的影响极显著,对结实小穗数和籽粒产量的影响显著,对其他性状影响不显著。不同小麦品种的生育期、株高、穗长、结实小穗数、不实小穗数、千粒重、籽粒产量和经济系数差异极显著,有效穗差异显著,穗粒数差异不显著,品种和密度对经济系数存在极显著的互作作用。西南冬麦区4个主栽品种中以川麦104和云麦53的综合表现较好,小麦品种创高产的适宜密度水平为基本苗240万苗/hm~2。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密度 农艺性状 籽粒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