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省生态茶园发展建设情况及对策
《中国热带农业 》 2018
摘要:从云南省生态茶园的发展现状出发,详细介绍了云南生态茶园的要求、优势、发展历程以及模式,指出了云南生态茶园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云南发展家庭农场的现状及对策
《辽宁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文中从政府和农场主两个视觉分析了云南家庭农场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分析认为,云南家庭农场由于起步较晚,还处于初级培育阶段,多以种植业、养殖业和种养结合的小规模经营为主,其经营劳动力主要依靠农场主自有的家庭成员,数量呈飞跃式发展,经营总收入也明显地增长,但由于受云南省各级政府的财力所限,资金投入不大、相关配套及扶持政策不到位、农场主素质偏低等因素的影响,云南省家庭农场的发展形势依然严峻且任重道远。为此,从加大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培育高素质的职业农场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促进云南省家庭农场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石竹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8
摘要:为研究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石竹生长及花品质的影响,通过对香石竹进行不同浓度的DA-6、复硝酚钠与肥料的混施,找出适合香石竹生长的生长调节剂类型及其浓度。研究结果表明:施加0.03 g/L复硝酚钠和0.03 g/L DA-6混合溶液,可同时提高香石竹的高度、叶片的数量、叶片的鲜重、根的质量和根的长度;施加0.09 g/L复硝酚钠能同时提高香石竹茎的粗度和茎鲜重;施加0.03 g/L复硝酚钠可使香石竹侧芽长的健壮;0.06 g/LDA-6与肥料的混合施用,能在香石竹花瓣数量、花直径、花瓣长和花瓣宽等观赏性状方面有所增强,对于提高花的品质有一定的效果。


云南稻区白背飞虱越冬种群发生及其与田间种群的相关性
《应用昆虫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掌握云南稻区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越冬虫源特征及其与田间种群大发生的相关性。【方法】2010-2015年,对云南省主要稻区白背飞虱的越冬虫情进行田间调查;2013年南京农业大学与云南省农科院的科研人员行程6 000 km联合对滇西、滇西南、滇南和滇东南等10县20个稻区进行了实地越冬调研。【结果】云南省各稻区白背飞虱越冬种群主要集中在23?57?N以南,海拔高度为1 608 m以下的稻区。同一稻区白背飞虱越冬虫口密度波动较大,一般在1 200头/667 m2之内,以若虫和成虫越冬,且若虫占总越冬虫量的97.33%,主要聚集在有水源的再生稻、稻桩、落粒苗和早稻秧苗上。本地越冬种群密度(越冬虫量)与秧田虫量、移栽期虫量、孕穗期虫量、大田总虫量的相关性并不显著(P>0.05)。【结论】云南稻区本地越冬虫源数量对白背飞虱种群大发生的形成贡献十分有限。


中国咖啡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云南农业科技 》 2018
摘要:2010-2016年中国咖啡豆产量平均增长率为30.94%,为全球的12.23倍,其中2016年中国咖啡豆产量为16.03万t,居全球第12位,居亚洲第4位;2010-2016年中国咖啡豆出口平均增长率为17.28%,为全球的5.89倍,其中2016年咖啡豆出口8.27万t,居全球第14位,居亚洲第4位;2010-2016年中国咖啡豆进口平均增长率25.05%,为全球的10.85倍,其中2016年咖啡豆进口5.05万t,居全球第28位(含港澳台居第18位),居亚洲第7位(含港澳台居第4位)。2010-2016年中国咖啡豆消费平均增长率31.99%,为全球的13.50倍,其中2016年咖啡豆消费量为12.82万t,居全球第19位(含港澳台居第12位),居亚洲第7位(含港澳台居第4位)。研究表明,中国已成为世界主要咖啡生产大国、贸易大国和消费大国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