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6个云南大叶种茶树新材料制作绿茶的适制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邓少春 1 ; 梁名志 1 ; 包云秀 1 ; 陈春林 1 ; 徐丕忠 1 ; 李朝云 1 ; 田易萍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茶树种质资源创新及配套栽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大叶种;茶树;绿茶;适制性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17 年 45 卷 02 期

页码: 16-19

摘要: 为筛选出适制绿茶的云南大叶种茶树,丰富优质绿茶品种种质资源,以云南大叶种茶树新材料8号、14号、15号、17号、18号和20号为参试对象,对其所制绿茶进行品质成分分析和感官评审。结果表明:8号的品质表现最好,水浸出物含量最高,达48.0%。15号的氨基酸含量最高,为7.2%;茶多酚含量最低,为22.4%;感官评审总分较低,为86.2分。17号的咖啡碱含量最高,为3.73%。感官评审总分为8号>20号>14号>18号>15号>17号。6个材料都具备绿茶适制的明显特征,其中,新材料8号汤色最好,新材料18号香气最佳,新材料20号滋味最优,制成的绿茶品质较好,新材料15号和新材料18号品质尚可,而新材料17号制成的绿茶品质稍逊。

  • 相关文献

[1]大叶茶毛尖型名优绿茶做形及干燥技术研究. 梁名志,浦绍柳,王琳. 2001

[2]云南"滇绿"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建议. 赵俊,代建菊,赵家进,周雪芳,杨莹彪. 2023

[3]高产优质大叶茶新品系“云抗12号”选育研究. 田易萍,徐丕忠. 2008

[4]发展普洱茶 提升云南茶产业. 浦绍柳,何青元. 2005

[5]茶树资源“黄金菊”适制性研究. 江新凤,李延升,石旭平,杨普香,刘本英,倪德江. 2019

[6]不同月份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化学成分变化研究. 浦绍柳,夏丽飞,邓少春,周玉忠. 2015

[7]茶树优质资源的系统鉴定与综合评价. 俞永明,李名君,束际林,刘维华 ,吕文明,王海思,韩志福,钟渭基. 1992

[8]绿茶中毒死蜱和唑虫酰胺基体标准物质制备. 林涛,李梦霞,郭瑾,陈静,李茂萱,李彦刚,刘宏程. 2022

[9]绿茶中联苯菊酯和氯氟氰菊酯残留检测质量控制基体标准物质的研制. 方海仙,陈兴连,李昕昀,李俊,普娅丽,刘宏程. 2024

[10]绿茶DNA提取方法及分子鉴定研究(英文). 刘本英,孙雪梅,汪云刚,王平盛. 2010

[11]绿茶中三唑磷和茚虫威农药残留的不确定度评定. 林涛,郭瑾,李梦霞,林昕,陈静,李茂萱,李彦刚,刘宏程. 2022

[12]绿茶DNA提取方法及分子鉴定的初步研究. 刘本英,孙雪梅,汪云刚,王平盛. 2010

[13]中国茶业战略转移的思考. 张顺高,梁凤铭,王海思. 1988

[14]转录组学在茶树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江新凤,刘本英,李友勇,李洪波. 2018

[15]茶树叶片抗寒相关蛋白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高永亮,王琴,陈林波,江昌俊. 2011

[16]茶树与食用菌复合栽培模式研究. 杨国育,高峻,武卫,段学良,黄伟,邵宛芳,李荣春,李丹桐,彭子芸,陈蕊. 2011

[17]本山茶与勐库茶疑似杂交后代的RAPD鉴定. 陈文雄,季鹏章,黄兴奇,张俊,唐一春. 2008

[18]茶树冷诱导基因的AFLP筛选及其表达分析. 陈林波,李叶云,房超,朱政,江昌俊. 2011

[19]基于EST-SSR标记的云南大茶树遗传多样性分析. 周萌,李友勇,孙雪梅,王家金,谢瑾,成浩,汪云刚,刘本英. 2013

[20]云南特有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研究. 段红星,邵宛芳,王平盛,许玫,庞瑞华,张亚萍,崔文锐.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