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云南景迈山和六大茶山古茶园土壤养分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友勇 1 ; 王家金 1 ; 孙雪梅 1 ; 刘本英 1 ; 汪云刚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景迈山;六大茶山;古茶园;土壤养分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3 年 13 期

页码: 201-2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弄清景迈山和六大茶山古茶园土壤养分状况,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茶园提供科学依据,用油浴加热重铬酸钾氧化-溶量法和碱解扩散法等方法测定古茶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结果表明,景迈山古茶园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平均含量均较六大茶山高,而碱解氮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均较六大茶山低,景迈山古茶园土壤均达到Ⅰ级茶园土壤标准,六大茶山古茶园土壤均达到Ⅱ级茶园土壤标准。景迈山土壤养分含量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速效磷>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六大茶山土壤养分含量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有机质,其中景迈山有机质和碱解氮均较六大茶山大,而速效磷和速效钾均较六大茶山小。LSD多重比较表明,景迈山和六大茶山共16个地方古茶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差异显著。

  • 相关文献

[1]云南勐海县主要古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郝连奇,浦绍柳,范承胜,张艳梅,董辉,蔡丽,伍岗,毕晓清. 2019

[2]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云南古茶园土壤养分的影响. 殷丽琼,刘德和,刘军,王平盛,杨兴荣. 2012

[3]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云南古茶园土壤养分的影响. 殷丽琼,刘德和,刘军,王平盛,杨兴荣. 2012

[4]云南古茶园土壤化学成分研究. 梁名志,李友勇,马伟,王平盛,夏丽飞,韩丽,蔡丽,季鹏章,周红杰. 2010

[5]古茶园、台地茶园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季鹏章,蒋会兵,黄兴奇,张俊,梁名志,王平盛. 2009

[6]云南古茶园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刘德和,殷丽琼,宋维希,肖星,夏锐. 2013

[7]不同古茶园昆虫群落初步调查. 冉隆珣,玉香甩,李良静,毛加梅,曾铁桥. 2011

[8]云南保塘古茶园有机栽培技术研究. 殷丽琼,段志芬,刘德和,玉香甩. 2010

[9]西双版纳布朗族古茶园传统知识调查. 蒋会兵,梁名志,何青元,刘本英,唐一春,陈红伟,王平盛. 2011

[10]土壤主要养分与魔芋软腐病发病程度相关性研究. 焦亚,李向东,赵琴,吴康,董坤,徐云,杨明英,卢俊. 2011

[11]营养调控措施对云南玉米的影响. 尹梅,洪丽芳,付利波,陈华,任石所,黄惠,张勤斌,苏帆. 2013

[12]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与魔芋软腐病发病程度相关性研究. 李向东,焦亚,徐云,杨明英,赵琴,董坤,吴康,卢俊. 2011

[13]不同施钾水平对土壤速效钾含量和三七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杜彩艳,杜建磊,包立,汪泰,刘源,张乃明,杨明英. 2017

[14]贵州春玉米产量与养分利用及土壤肥力对新型缓/控释肥料的响应. 谢婷婷,肖厚军,赵欢,秦松,芶久兰,赵堂甫,胡岗,赵伦学,何成兴,张萌,魏全全. 2020

[15]曲靖植烟土壤pH和主要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杨树明,余小芬,邹炳礼,解燕,刘加红,王瑞宝,吕亚琼,蔡永占,张素华,邱学礼. 2021

[16]德宏州芒市茶园土壤养分调查. 朱兴正,章松芬,孙云南,杨盛美,陈玫,夏丽飞,蔡丽,汪云刚. 2012

[17]滇西南6县蔗区的土壤有效Fe、Mn、Cu、Zn的分布特征研究. 郭家文,张跃彬,刘少春. 2009

[18]不同生态蔗区气候土壤差异对甘蔗生产的影响. 刀静梅,毛钧,李如丹,杨绍林,邓军,樊仙,张跃彬. 2022

[19]西畴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施肥对策. 周学书,杨妍. 2010

[20]三七种植地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研究. 郑冬梅,李佳,欧小宏,王家金,张智慧,郭兰萍,刘大会.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