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云南高茶多酚品种生化成分与生物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Xu pizhong

作者: Xu pizhong 1 ; 徐丕忠 2 ; 梁名志 3 ; Liang Mingzhi 4 ; Tian Yiping 3 ; 田易萍 5 ;

作者机构: 1.Tea Research Institute,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Yunnan Tea Germplasm Resource Innovation and Cultivaton Technology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Menghai Yunnan 666201

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4.云南省茶树种质资源创新与配套栽培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云南勐海666201

5.云南省茶树种

关键词: 茶树;茶多酚含量;品种资源;生化成分;加工品质;生物特性

会议名称: 第四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生物种业论坛

主办单位: 云南省科协

页码: 00000255-00000259

摘要: 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品种试验基地的10个茶树品种的生化成分、加工品质、生物特性进行鉴定评价,筛选出3个茶多酚含量>38%的特异茶树种质,3个高茶多酚品种内含物质丰富,均适制高档红茶.此外,3个高茶多酚茶树品种鲜叶产量较高,春茶萌发早,抗旱、抗寒、抗茶饼病能力较强.

分类号: S571.102.4

  • 相关文献

[1]26份云南大叶茶树品种资源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 邓少春,蓝增全. 2023

[2]云南优质红茶种质资源的筛选. 宋维希,马玲,周萌,矣兵,段志芬,蒋会兵,刘本英. 2014

[3]茶树新品种云茶春毫区域试验研究. 解星云,袁晶晶,陈春林,黄玫,包云秀,杨兴荣. 2014

[4]云南省高茶多酚茶树品种的理化性质及生物特性研究. 徐丕忠,梁名志,田易萍,尚卫琼,朱兴正,李朝云,包云秀,黄玫. 2014

[5]普通野生稻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性状QTL定位. 刘家富,奎丽梅,朱作峰,谭禄宾,王桂娟,黎其万,束继红,孙传清. 2007

[6]马铃薯薯条加工品质影响因素概述. 杨妍,白建明,姚春光,李先平. 2020

[7]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表达量与小麦加工品质性状的关系研究. 于亚雄,刘丽,胡银星,程耿,杨金华,徐俊萍,余荣芝. 2004

[8]HMW-GS和LMW-GS组成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雷振生,刘丽,王美芳,阎俊,杨攀,张艳,何中虎. 2009

[9]引进彩色马铃薯资源的鲜食和炸片品质评价. 包丽仙,李山云,李先平,白建明,隋启君,杨琼芬. 2013

[10]云南作物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Ⅳ.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的加工品质. 杨忠义,曹永生,苏艳,刘家富,李华惠,卢义宣,刘晓莉. 2006

[11]云南野生大理茶种质资源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 杨盛美,蒋会兵,段志芬,李友勇,刘悦,尚卫琼,刘本英,唐一春. 2020

[12]多功能静电喷雾器防治茶轮斑病试验初报. 冉隆珣,李荣福,蔡丽,梁名志,刘关所,浦恩达,李友勇,刘本英. 2014

[13]云南茶树品种与肯尼亚茶树品种生化成分的差异分析. 杨盛美,李友勇,段志芬,包云秀,尚卫琼,刘本英,唐一春. 2020

[14]海博氏生物液肥在茶园上的施用效果. 施自明,殷丽琼,冉隆珣. 2011

[15]野生古茶树资源主要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 杨兴荣,矣兵,李友勇,段志芬,杨毅坚,尚卫琼,杨盛美,蒋会兵,李慧,孙雪梅,刘本英. 2016

[16]茶树品种紫娟及其诱变后代生化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仝佳音,田易萍,邓少春,杨方慧,张艳梅,陈春林,汤海昆. 2022

[17]云南大叶茶树种质材料春梢生化成分比较. 邓少春,周玉忠,梁名志,陈春林,包云秀,徐丕忠,李朝云,田易萍. 2016

[18]国恩宝绿缘有机水溶叶面肥在茶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汪云刚,李忠美,施自明,王立波. 2011

[19]紫娟茶与勐海地区紫芽茶生化成分含量分析. 许燕,孙云南,玉香甩,陈洪云,孙承冕,汪云刚. 2014

[20]不同海拔茶树品种紫娟主要生化成分变化规律分析. 杨盛美,包云秀,李金龙,段志芬,刘本英,唐一春.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