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云南名特优绿茶加工工艺研究及开发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关键词: 工艺;云南;加工;云;开发;工艺研究;研究;茶;名特优;加工工艺;绿茶

第一完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3

摘要: 茶叶加工是茶叶生产的重要组成部份,加工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关系着茶叶品质的好坏、经济收入的多少。我国自1984年名优茶研发以来,名优茶一直保持产销两旺的势头,并仍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而日益强劲,“名优茶大众化,大宗茶优质化”是今后茶叶发展的主题。近年来,红茶外销不畅,出口锐减,我省原生产红茶的茶场纷纷改制绿茶,致使近几年我省大叶种绿茶发展较快,已占到全省茶叶总产量的60%以上;但由于绝大部份是生产大路货绿茶,品种单一,以致卖茶难,效益低,许多茶场面临困境。因此,为适应当前和今后茶叶发展的需要,为加快我省名优绿茶的研发进程,云南省农科院1996年下达我所“云南名特优绿茶加工工艺研究及开发”课题。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根据云南大叶种茶的特征特性以及气候特点,研究创制出芽茶、针形、毛锋等茶类,获省部级名优茶新品种2-3个,提高云南名优绿茶的知名度,以致形成较系统的加工工艺技术,加大生产示范的科技含量,增加效益。 2、研制、示范生产的名优绿茶,色泽绿润,香高味爽,品质有明显提高,能展示云南大叶茶品质特色风格和水平;卫生指标符合绿色食品检测标准。年产量、年产值达3000kg、16万元以上。 项目自1996-2002年的研究和示范生产,研制出“版纳银毫”、“版纳曲茗”、“版纳曲毫”和“版纳银峰”四花色,获奖7项次;系统地研究了卷曲型、毛尖型大叶名特优绿茶的摊青、杀青、揉捻、造型及烘干各工序的主要技术参数,形成了可供大中小型茶叶生产企业选择应用的四条工艺流程;经过文献查新,未见“利用滚筒杀青机滚炒制作卷曲型名优绿茶”和“采用连续烘干机与烘筛的组合以满足规模化生产造型名优茶的干燥方法”的报道,而明确地把“摊青”列为云南大叶种名优绿茶生产必不可少的工序也有其独到之处。 在项目的示范生产中,也表现出盎然生机和强劲地发展前景,在云南省茶科所研发中心、思茅茶树良种场和景洪云宝茶厂共示范生产420.8 吨、产值1751.99万元的各类名优绿茶供应市场,适应了茶叶消费名优化、多元化的需求,产品适销对路、效益好,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本项目的实施,为我省名特优绿茶的产业化生产开发和茶产品结构的调整提供了一定的技术贮备,为全省茶叶走优质高效作出了示范,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符合“名优茶大众化,大宗茶优质化”的茶叶发展要求。

  • 相关文献

[1]云南地方茶树种质资源特异性评价. 尚卫琼,段志芬,邓少春,孙承冕,杨毅坚,李金龙,夏锐,刘本英. 2022

[2]云南茶种资源主要性状鉴定和评价利用. 王平盛,许玫. 1998

[3]云南野生蔬菜开发前景及建议. 安华轩,龙洪进,张丽琴. 1999

[4]云南野生蔬菜开发前景及建议. 安华轩,龙洪进,张丽琴. 2000

[5]云南省象牙参属植物资源调查及开发对策. 解玮佳,李兆光,李燕,和文佳,和寿星. 2005

[6]机制滇红金针的研制报告. 梁名志,浦绍柳,孙荣琴. 2002

[7]浅述CTC红碎茶加工工艺. 何青元,罗琼仙. 2002

[8]CTC红碎茶加工工艺. 何青元,罗琼仙. 2001

[9]云南优质亚麻种植区划研究. 刘其宁,杜刚,吴学英. 2010

[10]普洱茶泡腾片制备工艺研究. 李晚谊,杨亚玲,刘洪泉,刘谋盛,张尹. 2010

[11]酶法葡萄糖异构果糖的工艺. 胡瑞云,杨柳,王智能,杨婷,尚试雄,沈石妍. 2022

[12]云南发展观光农业的对策初探. 钱建宁. 2002

[13]云南甘蔗新品种的示范与推广. 范源洪,陈跃,杨清辉,张跃彬,陈学宽,吴才文. 2004

[14]粉虱传双生病毒在云南的发生分布. 张仲凯,丁铭,方琦,彭潞波,张丽珍,赵永昌. 2002

[15]CIP马铃薯资源在云南的评价、利用及前景. 杨万林,隋启君. 2005

[16]云南农业科技信息网站建设探讨. 李露,钱金良,刘振环. 2001

[17]云南反季马铃薯产业发展及育种对策. 杨万林,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开发中心. 2006

[18]云南高产环境下超高产水稻品种的株型特性浅探. 袁平荣,杨从党,周能,孙有泉,贺庆瑞,朱德峰,应继锋,S.Peng,黄庆宇. 1999

[19]云南省第8套(2002—2003年)甘蔗品种区试总结与分析. 陈学宽,范源洪,刘家勇,杨洪昌,吴才文. 2004

[20]云南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增产效果. 杨从党,李刚华,戈芹英,丁玉清,李贵勇,徐世林,朱丽芬,任效忠,董广.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