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邓先能(精确检索)
作者:周家武(精确检索)
作者:徐鹏(精确检索)
作者:胡凤益(精确检索)
作者:李静(精确检索)
作者:陶大云(精确检索)
10条记录
长雄野生稻黑壳基因的分子定位及遗传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具有黄色颖壳的亚洲栽培稻品种RD23为轮回亲本与具黑色颖壳的长雄野生稻进行杂交后用RD23回交,获得颖壳颜色有分离的1个BC6F1定位群体.对该群体研究发现,颖壳颜色符合1(黑色)∶1(黄色)的分离比例,表明长雄野生稻黑色颖壳性状是受一对显性单基因控制.通过微卫星标记做基因型分析,将控制黑色颖壳的基因定位在第4染色体RM1155-RM1142之间,暂时命名为Bh-4(t).

关键词: 黑色颖壳 长雄野生稻 亚洲栽培稻 分子定位 Bh-4(t)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雄野生稻紫色柱头性状的遗传和基因定位研究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花青素合成代谢形成的紫色柱头性状在包括长雄野生稻在内的AA基因组野生稻中较为普遍.为研究长雄野生稻中的紫色柱头性状,以具无色柱头的亚洲栽培稻品种RD23为轮回亲本与紫色柱头的长雄野生稻进行回交,经胚挽救和多代连续选择,获得3个柱头颜色有分离的BC6F1定位群体.这些群体中,柱头颜色均适合1(紫色)∶1(无色)的分离比例,表明紫色柱头性状受一对显性核基因控制.通过微卫星标记分析,将控制紫色柱头的基因定位在水稻第6染色体上,距标记RM253,RM111和RM6917分别为2.5,0cM和4.4cM.对比已发表的紫色柱头基因座位,它可能与来自亚洲栽培稻的Ps-4(t)基因等位,所以暂命名为Ps-4(t).

关键词: 紫色柱头 长雄野生稻 亚洲栽培稻 渗入 分子定位 Ps-4(t)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稻种间育性S1基因桥梁亲本培育及分子验证研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栽培稻种间杂种的高度不育是从非洲栽培稻向亚洲栽培稻转移有利基因的最主要障碍.用携带非洲栽培稻的不育基因S1,以亚洲栽培稻为背景的桥梁亲本与非洲栽培稻杂交,可望大大缓解种间杂种的不育.以亚洲栽培稻合系39和非洲栽培稻IRGC104049为材料,培育出一批BC2F10中间材料,其表现型与轮回亲本表现型一致,供体遗传背景占14.18%.用其与合系39回交培育出的BC3F1花粉和小穗均为半不育,BC3F2群体的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呈双峰分布,分成半不育和可育两类.第六染色体的RM589、RM588、RM190、RM7639、RM586标记与目标性状相关极显著,并把控制育性的位点定位在RM190和RM7639间,距离分别为3.2cM、4.8cM,说明非洲栽培稻的不育基因S1已导入合系39,紧密连锁的SSR标记RM190和RM7639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S1在合系39背景下的配子消除作用达到79.61%,遗传基本符合单位点孢子体-配子体互作模式.

关键词: 生殖障碍 种间杂种 近等基因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雄野生稻红米基因的发掘定位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红米由于积累在果皮层的红色色素而具有很高的食疗价值,这种色素又叫浓缩丹宁酸。红米在野生稻中是广泛存在的,本研究利用泰国优质籼稻RD23和长雄野生稻杂交,通过胚挽救技术获得F1,再用泰国优质籼稻RD23为轮回亲本与F1回交得到BC6F1群体,用于红米基因分子定位。利用已有的微卫星(SSR)标记将红米基因Rc定位于第七染色体RM3859和RM214之间,Rc与RM3859之间的遗传距离为1 cM,与RM214之间的遗传距离为2 cM,本研究结果为红米的遗传基因定位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红米 基因定位 长雄野生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陆稻不同生育期干旱适应性研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3个水稻品种和2个陆稻品种,在正常水分管理、分蘖期及抽穗期水分胁迫下调查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变化来评价各个材料对水分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水稻和陆稻在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条件下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减产,但陆稻品种较水稻品种更能在水分胁迫条件下保持高产、稳产,说明通过水稻品种改良以提高水稻品种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高产性、稳产性是可能的.

关键词: 水稻 陆稻 水分胁迫 高产 稳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陆稻杂种优势研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2个水稻品种和6个陆稻品种进行双列杂交,对各主要产量性状进行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表现差异较大,各杂交组合农艺性状的特殊配合力表现差异也较大.杂种优势分析表明:陆稻品种之间杂交有不同的杂种优势表现,水、陆稻杂交也能够获得较高的超亲优势和平均优势.说明陆稻可以作为改良水稻品种产量或个别农艺性状的资源加以利用.水稻品种也可以在陆稻品种产量或个别产量性状改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水稻 陆稻 配合力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培育水稻主要产量性状杂优近等基因系探讨

西南农业学报 2007 CSCD

摘要:为了阐明水稻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探寻水稻杂种优势研究的新方法。用有代表性的6个保持系和8个恢复系为父本,以滇粳优1号和明恢63为母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对各主要产量性状进行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所选用亲本的各产量性状具有不同的一般配合力表现;杂交F1组合的各产量性状特殊配合力有明显差异;F1代各组合的各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差异显著。提出根据主要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和特殊配合力表现筛选出产量性状杂种优势明显的组合针对特定的产量性状进行连续选择回交,培育产量性状杂种优势近等基因系,将杂种优势这一复杂数量性状分解为单个孟得尔因子来研究,进而研究水稻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这一方法必要而可行,所培育的各产量性状杂种优势近等基因系对育种工作也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 水稻 配合力 杂种优势 近等基因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稻种间杂交改良云南粳稻品种研究

中国水稻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引入非洲栽培稻的有利基因以丰富云南粳稻的遗传基础以达到培育高产、抗病、抗逆云南粳稻品种的目的,利用179个非洲栽培稻品种作母本与6个云南粳稻杂交,并用相应父本回交后形成F1 、BC1 F1 、BC2 F1 、BC2 F2 群体,同时对滇粳优1号作轮回亲本的组合在BC2 F1 中每组合随机用5~10株回交至 BC3 F1 。研究表明,F1 及 BC1 F1 的自交结实率为0,种间杂种不育是非洲栽培稻与亚洲栽培稻种间杂交最主要的生殖障碍;但回交至BC2 F1 自交结实率即达到7.9%, BC3 F1 的平均结实率为14.6%,在BC2 F1 选结实率在10%以上的植株自交1次,BC2 F2 的结实率即为42.8%,变幅15%~80%;表明杂种不育模式符合“单位点孢子体 配子体互作不育”。在BC2 F2 群体中,10.7%的组合的综合表现优于轮回亲本。大规模育种实践表明,通过两次回交,再自交2~3代,种间杂种不育的障碍基本可得到克服,并可引入非洲栽培稻的有利基因。

关键词: 亚洲栽培稻 非洲栽培稻 种间杂交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加强云南稻作育种技术创新的思考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CSCD

摘要:在参考和分析国内外稻作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云南省稻作育种技术革新思路: (1)利用多样性的遗传资源(包括国内外亚洲栽培稻、非洲栽培稻、野生稻),拓宽遗传背景,扩大遗传变异是稻作育种的基础和核心。 (2)新技术(包括胚挽救、花药培养、轮回选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应用是提高育种效率的重要手段。 (3)利用野生稻中极强的再生性选育再生能力强的品种,扩大复种指数是在有效土地面积上增加粮食总产量的有效途径。结合云南省中、低海拔稻区热量条件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情况,应加强对再生稻的研究,培育再生性强的品种,以提高总产量。(4)增强品种抗逆能力,提高稳产性,大大提高边远山区陆稻、雷响田的产量,是全省稻谷平衡增产的保证。(5)扩大国际合作交流,学习国外先进的育种思路和技术,是提高云南省稻作育种水平的有效方式。 (6)由于云南的普通稻米生产在面积和产量、成本和价格在全国均无竞争优势,在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稻作生产的总体目标应以满足本地群众特别是占绝大多数农村人口的消费需求为主要任务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米饭食用口味多样性、稻米产品多样化的情况,加强适合云南食用习惯稻米(包括优质粳米、软米、糯米、米线米、饵丝饵块米、卷粉米等)的研究和开发。文章还对云南省稻作育种

关键词: 稻作育种 技术创新 遗传资源 再生性 抗逆性 食用习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稻种间杂种不育性初步研究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栽培稻种间杂种不育是从非洲栽培稻向亚洲栽培稻转移有利基因及利用栽培稻种间杂种优势的最大生殖障碍,为克服栽培稻种间杂种不育障碍以充分、合理利用非洲栽培稻的有利基因,1999年至2001年在海南三亚用9个梗型亚洲栽培稻品种与2个非洲栽培稻品种杂交的17个F_1组合,及与相应亚洲栽培稻回交的BC_1F_1为基本材料研究表明,F_1所有组合均高度不育,回交一代花粉育性也很低,为0%~5.75%;在群体较大的BC_1F_1组合IRGC 102203/IRAT216∥IRAT 216中选育性最高的1株(32.10%)自交得76株BC_1F_2,平均花粉育性为89.2%,之后种成76个BC_1F_3株系,每株系随机取1株自交至BC_1F_5,BC_1F_5的花粉及小穗育性基本正常,再随机取23个林系与IRAT 216测交,BC_2F_1的花粉和小穗育性均表现为半不育。说明这23个株系均带有来自非洲栽培稻亲本IRCC 102203的不育基因,不育基因同时作用于雄配子和雌配子,杂种不育的遗传模式主要表现为“单位点孢子体—配子体互作不育”,经一代的选择和淘汰,育性基本恢复正常。大规模的回交转育育性基因及回交高世代QTL分析(AB-QTL)以更好地研究杂种不育的遗传规律及克服对策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

关键词: 亚洲栽培稻 非洲栽培稻 种间杂种 不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