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687条记录
基于SSR分子标记'云茄3号'的种子纯度鉴定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云南省自育茄子品种'云茄3号'的制种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云茄3号'的亲本(母本E26*父本E268)进行特异引物筛选,并将筛选出的呈共显性的多态性引物在市场常见茄子品种中进行复筛,应用最终筛选出的标记引物对'云茄3号'单株进行纯度鉴定,对比田间植株纯度检测结果,验证SSR分子标记种子纯度鉴定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从66对已报道的备筛SSR引物中,筛选出2对引物(SM17和SM29)在亲本中呈互补带型的多态性引物,2对引物均能清晰地将'云茄3号'与其它6个茄子杂交品种区分开来.纯度鉴定结果显示,SSR分子标记检测与田间植株纯度鉴定结果一致,均达到了99%.以上结果表明,在检测种子纯度方面,SSR分子标记与传统的田间种植观察相比有着简单、高效的特点,可作为分子标记辅助手段,加快茄子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关键词: 茄子 SSR标记 种子 纯度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瑞甘蔗种质资源梢腐病田间抗性评价及农艺性状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云瑞甘蔗种质资源进行梢腐病抗性鉴定及农艺性状分析,筛选出优异的云瑞甘蔗种质,为甘蔗抗梢腐病育种及培育高产高糖新品种提供种质材料。【方法】以161份云瑞甘蔗种质为研究对象,3个生产性品种为对照,分别调查参试材料新植蔗和宿根蔗梢腐病发病情况,根据病情指数进行抗病性评价;于甘蔗成熟期测量与甘蔗产量和糖分相关的株高、茎径、锤度和有效茎数4个农艺性状,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新植蔗与宿根蔗间的梢腐病自然发病率、病情指数和农艺性状田间表现差异极显著(P<0.01,下同);梢腐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与株高、有效茎数和锤度呈负相关,其中发病率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P<0.05),病情指数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梢腐病的发生对甘蔗产量和糖分影响大;根据病情指数将161份云瑞种质划分为高抗、抗病、中抗、中感、感病和高感6大等级,其中高抗30份(占18.63%)、抗病54份(占33.54%)、中抗24份(占14.91%)、中感13份(占8.08%)、感病10份(占6.21%)、高感30份(占18.63%);新植蔗和宿根蔗均未发生梢腐病的有11份(占6.83%);聚类分析将86份抗病型种质分为六大类群,第Ⅱ和第Ⅴ类群产量和糖分性状较好,其中云瑞04-145、云瑞09-753、云瑞05-283、云瑞05-733和云瑞10-554等27份材料不仅抗梢腐病,还具有高产高糖育种潜力。【结论】大部分供试云瑞甘蔗种质易感梢腐病,且宿根蔗较新植蔗发病率高、发病更严重。CP×云瑞类型组合具有较好的梢腐病抗病性和高产高糖育种潜力,评价出的27份云瑞甘蔗材料可为甘蔗抗梢腐病和高产高糖育种提供种质来源。

关键词: 甘蔗 种质资源 梢腐病 抗病性评价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个工业大麻品种对5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潜力

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工业大麻品种在苗期与工艺成熟期对铅(Pb)、锌(Zn)、铜(Cu)、镉(Cd)与砷(As)的富集和转运能力.本研究以5个主栽工业大麻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云南矿区重金属污染农田修复试验.结果表明,5个工业大麻品种积累5种重金属的能力均较强.根系对5种重金属的富集在工艺成熟期高于苗期;茎叶对重金属Pb、As和Cd的富集在工艺成熟期高于苗期,但对Cu、Zn的富集却表现为苗期高于工艺成熟期.转移系数表明,在苗期,茎叶对5种重金属的转运系数均>1,说明其对5种重金属的转运能力均较强;在工艺成熟期,5个工业大麻品种的茎叶对Pb、As和Cd的转运能力较强,对Cu、Zn的转运能力较弱.5个工业大麻品种在工艺成熟期对Pb、As、Cu、Cd和Zn的绝对富集量存在差异,分别为431.65~644.29、365.14~624.25、180.65~194.06、15.13~24.40、540.07~684.27 g hm-2,云麻1号和云麻5号对Pb、As、Cd、Zn的绝对富集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综上所述,云麻1号和云麻5号富集转运系数和修复效率均高于云麻2号、云麻3号和云麻4号.因此云麻1号和云麻5号为5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最强潜力品种,适宜在云南重金属污染地区推广种植,为当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技术依据.

关键词: 工业大麻 重金属 修复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iTRAQ技术对亚洲百合与铁炮百合的柱头蛋白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柱头在花粉黏附、水合和花粉管生长中具有重要作用,柱头蛋白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为比较亚洲百合与铁炮百合的柱头蛋白质差异,本研究以亚洲百合'Brunello'和铁炮百合品种'White Heaven'为试验材料,利用iTRAQ技术分析两种百合的柱头蛋白差异.结果表明亚洲百合和铁炮百合的柱头蛋白总数为3 963,参与的主要生物过程为代谢过程、细胞过程和刺激应答.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41个蛋白在2种百合的柱头上差异显著,功能涉及碳水化合物与能量代谢和运输、脂质运输和代谢、蛋白代谢、细胞壁/膜/包膜生物发生、无机离子转运和代谢、信号转导和辅酶转运和代谢等,其中涉及碳水化合物与能量代谢的差异蛋白数量较多.本研究为深入了解百合远缘杂交过程中柱头亲和性差异的分子机制提供技术数据.

关键词: 百合(Lilium hybrids) iTRAQ 柱头 差异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良好农业规范(GAP)发展现状与建议——以云南省为例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良好农业规范在保证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和出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综述了国内外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发展情况及特征,结合2006—2017年间中国良好农业规范(CHINAGAP)在云南省的认证规模、区域分布和主体构成等指标,探讨了其在云南省的变化趋势。CHINAGAP在云南省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认证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畜牧和渔业为辅的行业格局。但云南省认证总量偏少,认证可持续性和认知度较低等问题也制约了CHINAGAP在云南省的进一步发展。结合国内外良好农业规范发展经验,提出了加强政府引导,出台奖励办法;发挥企业与专业合作社示范作用,提高GAP认证积极性;加大CHINAGAP标准的宣传和推广力度等建议,为推动CHINAGAP认证工作在云南省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中国良好农业规范 云南 发展现状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蚕豆异交率相关因素研究及应用进展

作物杂志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蚕豆是常异花授粉作物,异交率一般为20%~30%,最高可达84%.媒介昆虫、气候条件、地理因素、种植密度、品种基因型、花序的小花数量及小花结构特点、田间环境等都对异交率产生影响,媒介昆虫是异交发生的主要途径.异交会导致种质一致性的丧失,给资源的保存利用、品种繁育和应用基础研究等带来一定阻碍,但同时异交又是群体遗传多样性保障和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条件.本文从异交率、异交媒介、异交影响因素及异交率的应用研究4个方面总结蚕豆异交率研究和应用情况,并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蚕豆 异交率 应用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南区油菜品种早熟适宜机收特性评价及适宜密度筛选

西南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早熟、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油菜新品种及适宜的种植密度,为西南区早熟油菜机械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对西南地区5家单位近年来育成的15个油菜品种的早熟性、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株型、抗裂角性、茎秆抗折性、抗倒伏性等关键指标进行评价,筛选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早熟油菜品种.同时对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产量、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分析,探索适宜种植密度.[结果]参试品种中,大于73%的品种早熟性突出,53%的品种花期集中成熟一致性好,30%的品种适宜机收特性好;云油杂12号、渝油55、宜早油一号早熟性及适宜机械化收获特性突出;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参试品种产量均先增后减;选用紧凑株型品种,适当增加密度可以降低株高和单株重,减轻倒伏从而增加产量;抗裂角指数和每角粒数、千粒重均呈正相关,尤其与千粒重相关系数大于0.49.[结论]本研究筛选出3个早熟适宜机收的油菜新品种,所有品种均表现为在20万株/hm~2条件下产量最高.

关键词: 机械化收获 西南地区 早熟油菜品种 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与氮耦合对水稻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耐冷氮高效水稻材料内源激素代谢特点,以阐明氮营养对提高水稻耐冷性的调节机理.[方法]以水稻近等基因系耐冷氮高效I16和冷敏氮低效I67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人工气候室模拟低温胁迫与4个氮肥水平(10,20,40和60 mg/L)耦合对水稻根、叶中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脱落酸(ABA)含量的影响及其互作效应.[结果]随水稻生育进程,根和叶中IAA、CTK、GA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开花期达到峰值,ABA含量在成熟期达峰值.水稻根和叶中IAA、CTK、GA含量随施氮水平增加而升高,ABA则相反;在相同施氮水平下,低温抑制IAA、CTK、GA合成,促进ABA升高,4种激素含量呈现I16高于I67,叶高于根.低温与中氮耦合对水稻根和叶中IAA、CTK、GA的调控为正效应,低温与高氮耦合调控ABA为负效应,中氮可使水稻维持较高内源激素含量,这是增强水稻耐冷性的内在机理之一.[结论]在低温和氮肥耦合下,维持根叶中较高的IAA、CTK、GA、ABA含量,以及施氮对根、叶激素耦合效应的差异,是引起水稻耐冷性和氮素利用效率差异的重要生理调节因素.

关键词: 水稻 低温胁迫 氮肥利用 耦合效应 内源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菜新品种云春白4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云春白4号是由自交不亲和系14215和CM13241配制而成的大白菜一代杂种,生育期70~80 d(天);植株生长势强,株型紧凑,合抱H型,外叶浓绿,心叶金黄;株高32 cm,开展度58 cm,球高23 cm,横径10~11 cm,球形指数1.8,净菜率71.6%,一般净菜产量5300 kg·(667 m2)-1左右;品质优良,可溶性糖含量2.21%,VC含量219.0 mg·kg-1,耐抽薹性强,田间对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的抗性与对照春月黄相当,适于1600~2000 m高海拔区域的贵州、云南蔬菜主产区春秋季种植.

关键词: 大白菜 云春白4号 一代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PLC法分析叶用芥菜种子中莱菔硫烷含量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筛选富含莱菔硫烷的叶用芥菜材料,以20份叶用芥菜种子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芥菜种子中的莱菔硫烷含量,分析不同品种之间的莱菔硫烷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份叶用芥菜材料种子中莱菔硫烷含量为11.79~226.72 mg/kg(DW),供试材料间莱菔硫烷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并获得1份莱菔硫烷含量较高的材料(太乐四季青),含量为226.72 mg/kg(DW);1份莱菔硫烷含量最低的材料(圆叶春菜),含量为11.79 mg/kg(DW),最高含量约是最低含量的19.2倍,是研究莱菔硫烷含量变化规律的优良材料,也为下一步深入开展莱菔硫烷代谢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叶用芥菜 莱菔硫烷 高效液相色谱(HPL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