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辣木抗逆相关研究现状及应用
《生物技术通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属于热带、亚热带速生树种,具有耐高温、耐贫瘠、耐旱等优良抗性,营养成分和功能性成分含量丰富,可应用于食品、保健品、饲料等多种领域.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使非生物胁迫加剧,辣木的非生物胁迫抗性越来越受关注,包括干旱胁迫、低温胁迫和盐胁迫抗性.同时,辣木提取物可作为安全有效的生长调节剂,缓解非生物胁迫对植物的损伤,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抗逆性,改善产量和品质.无论是辣木的抗逆性研究还是辣木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研究,主要通过植物的形态、产量,品质、渗透调节系统、酶保护系统、光合系统、分子水平等相关参数的变化来评价辣木植株或品种的抗性及对逆境损伤植物的改善程度.综述了近年来辣木抗逆研究现状及其提取物在植物抗逆上的应用进展,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展望,以期为辣木抗逆育种研究、抗逆机制研究及诱导植物抗逆性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大叶茶树品种内源激素水平及其与扦插生根的关系
《江苏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易生根的云南大叶茶树品种紫娟、云抗10号及难生根的云抗14号、云茶1号为材料进行扦插试验,跟踪调查其生根情况,并测定插穗愈伤组织和新生根部的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反式玉米素核苷(TZR)、赤霉素(GA4)等内源激素含量.结果显示:IAA含量在云抗14号愈伤组织中最高,云抗10号根部中最低;ABA含量在云茶1号愈伤组织中最高,云抗10号根部中最低;IAA/ABA在云抗14号根部中最高,紫娟愈伤组织中最低;TZR含量在云抗14号根部中最高,云茶1号愈伤组织中最低;GA4含量在云茶1号愈伤组织中最高,云茶1号根部中最低.研究结果表明,IAA、ABA的含量及IAA/ABA高低与扦插生根难易密切相关.


不同采后处理对云南油桃和水蜜桃的贮藏保鲜效果对比
《现代食品科技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延长云南油桃和水蜜桃保鲜期的方法,以云南文山黄金油桃和红蜜桃为试材,研究了1-MCP、ClO_2、2种涂膜处理对黄金油桃和红蜜桃两种桃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虽然1-MCP处理对两种桃L*、a*值和b*值的维持均有效果,但云南黄金油桃和红蜜桃适宜的采后处理方法不同;1-MCP处理的黄金油桃色差值最高,贮藏25d,L*、a*值和b*均维持较高,相对电导率值最低(54.43%),质量损失率较低(1.05%),TSS含量为16.27%最高,表明1-MCP处理是较适宜黄金油桃贮藏保鲜的处理。ClO_2处理有利于红蜜桃外观的维持,贮藏25 da*值和b*值均高于其他处理,且具有最低的质量损失率和最高的TSS含量,相对电导率值为55.81%,低于1-MCP处理;表明ClO_2处理是较适宜红蜜桃的采后处理。


有机微量元素生长肥浓度对香石竹营养生长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香石竹多头品种红旗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浓度梯度的微量有机肥和施肥方式处理,对施肥后试验生长阶段的农艺性状指标进行测量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有机微量元素生长肥的试验组生长势普遍优于对照(CK)组,其中B2组(1/1500浓度的根肥和叶面肥喷施结合)香石竹的株高、冠幅和叶长的增长量明显较高,对于香石竹红旗的整体生长发育效果最佳.并且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微量元素有机肥对植株生长发育的作用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在实际的切花生产中,应结合生产需求和植株生长发育规律,选择适宜的施肥浓度、方式和时机,以提高切花质量和生长效率.


甘蔗育种经济权重选择指数法的应用研究Ⅰ.目标性状经济权重模型的构建
《热带作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育及推广应用甘蔗良种能带给蔗糖产业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客观高效地筛选和评价甘蔗品种对蔗糖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对甘蔗的多个目标性状进行经济权重模型的构建,客观评价目标性状的相对重要性,为完善甘蔗育种评价体系和甘蔗良种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依据云南省18家糖厂3个榨季的调查问卷数据和云南省多年从事甘蔗生产的农户及农场管理人员的调研反馈数据,对整个蔗糖产业各个环节进行成本核算,计算不同经济性状的经济权重,获得了如下主要结果:(1)构建了甘蔗11个育种目标性状的经济权重模型,包括3个直接目标性状(蔗茎产量、甘蔗蔗糖分、纤维分),8个间接目标性状(茎径、有效茎、株高、蒲心、脱叶性、57号毛群、侧芽、芽突起程度);(2)基于新植产量63 t/hm~2、糖分12.5%、纤维分12.0%和甘蔗1 a新植2 a宿根生产周期总产量170.73 t/hm~2的条件下,每吨糖的总生产成本为4643.99元,蔗农的生产成本占总成本的68.15%,糖厂的生产成本占总成本的31.85%;当每吨甘蔗的收购价格为440元时,蔗农每吨甘蔗的收益为44.38元,当市场糖价突破每吨糖5000元时,糖厂每吨糖的收益超过356.01元;(3)基于目前人工收获生产模式条件下,甘蔗11个目标性状的绝对经济权重值为:蔗茎产量(t/hm~2)37.95元、商业糖分(%)328.44元、纤维分(%)-22.28元、茎径(cm)320元、有效茎(条/m~2)-80元、株高(cm)0元、蒲心(分级)-760元、脱叶性(分级)-320元、57号毛群(分级)-160元、侧芽(分级)-159.82元、芽突起程度(分级)-63.26元;(4)结合性状遗传增益的分析得到11目标性状的相对经济权重值,依次为商业糖分400.99元、蔗茎产量130.51元、茎径36.93元、株高0元、芽突起程度-5.22元、纤维分-8.25元、脱叶性-21.15元、侧芽-24.30元、有效茎-28.61元、毛群-30.72元、蒲心-200.04元。通过对整个蔗糖产业各个环节成本的核算,利用边际效益的方法构建的目标性状经济权重模型可为甘蔗品种选育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余甘子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分析和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余甘子果实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和其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余甘子果实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2种方法(水提法和醇提法)提取余甘子果实中的活性物质,测定其中多酚和黄酮含量、分析其对3种自由基(1-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余甘子果实中富含多酚和黄酮类物质,其中水提物中多酚和黄酮含量(22.95和34.61 mg/g DW)均高于醇提物中的含量(15.61和17.61 mg/g DW);水提物和醇提物对3种自由基都有很强的清除作用,其中水提物抗氧化效果优于醇提物,清除DPPH、ABTS+和羟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4.58 μg/mL、9.61 μg/mL、1.99 mg/mL.余甘子果实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作用与浓度有关,0.2、0.6 mg/mL提取物对于酪氨酸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1.8 mg/mL提取物则对酪氨酸酶活性表现出抑制作用.[结论]余甘子果实中富含多酚和黄酮类活性物质,而且具有极强的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能力大小依次是DPPH> ABTS+>羟自由基;提取物可影响酪氨酸酶活性,低浓度提取物引起酶活性升高,高浓度则抑制酶活性,推测相关作用机制比较复杂.


云南省古茶树资源调查与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古茶树资源,2010-2017年对云南省12个地区58个县/市的古茶树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依据《Flora of China》英文修订版分类确立了古茶树资源物种名录,建立初步的古茶树资源数据信息库。以此为基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统计学分析了云南古茶树资源种类组成、地理分布特征、生境类型及形态多样性。结果表明:云南古茶树种类多,调查共获得古茶树资源分布点474个,记录样本植株2570份,隶属7种6变种;古茶树资源分布广而不均,主要分布于滇西、滇南、滇东南及滇中哀牢山山脉,滇东南是古茶树物种多样性的分布中心,滇西是特有种的分化中心,云南古茶树资源的地理分布可能存在滇西-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 (W. W. Sm.) Melch.)、滇南-普洱茶(C.sinensis var.assamica (J. W. Mast.) Kitam.)和滇东南-厚轴茶(C.crassicolumna H. T. Chang)3个现有分布中心;古茶树资源生境复杂多样,可大致分为原生林、次生林和高山旱地等3类,不同生境分布的古茶树种类及其生长状况有差异;古茶树资源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其描述型性状多样性指数为0.58~1.48,数值型性状变异系数为4.37%~51.03%,总体上营养器官的变异性高于花部器官。本工作为进一步探讨云南地区古茶树资源的系统演化、多样性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本底资料。此外,根据古茶树资源现状,初步提出了一些保护利用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