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十个不同生态型香蕉品种在云南主产区的田间评价及综合排名
《热带农业科学 》 2022
摘要:为了筛选适合云南本地种植的抗病香蕉品种,对10个国内主栽香蕉品种在云南西双版纳枯萎病病区的田间表现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不同香蕉品种田间发病情况进行综合排名.结果表明,排名第1的品种是热科2号,具有假茎相对粗壮、叶柄和叶片最长、病毒病发病率较低等优良性状;排名第2的品种是桂蕉2号,具有假茎相对粗壮、叶柄最粗、净光合速率较大和枯萎病表现为抗性等优良性状;排名第3的品种是中蕉4号,具有假茎较粗壮、功能叶片数最多、气孔导度较大、蒸腾速率较大、叶绿素相对含量最大等优良性状.本试验得到适宜在该试验地区种植的最优品种,为香蕉栽培和育种的深入开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 香蕉;农艺性状;田间评价;综合排名


不同贮藏温度下油麦菜品质变化及其货架期预测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不同货架温度对油麦菜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并预测其货架期,该文分析不同温度下(3、5、7、25℃)油麦菜品质指标随时间-温度的变化情况,并进一步构建油麦菜货架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低温贮藏能更好地保持油麦菜的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有效减缓油麦菜感官评分、还原型维生素C(vitamin C,VC)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延缓失重率和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油麦菜的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及其茎部褐变.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PPO活性与细胞膜透性外,其他指标间均有较高的相关性.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还原型VC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综合感官评分适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失重率和a*值的变化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经验证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可对油麦菜的货架期进行预测.
关键词: 贮藏温度 贮藏品质 货架期预测 动力学模型 油麦菜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稻谷水分含量
《食品与机械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无损、快速高效的稻谷水分含量检测方法.方法:研究收集了不同年份的稻谷样品161份,运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通过剔除异常光谱和光谱预处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稻谷水分含量预测模型.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结合马氏距离的方法剔除异常光谱样品15个,最佳的光谱预处理方式为消除常数偏移量.训练集建立的预测模型(R2CAL)为0.994 3,模型标准偏差(RMSEC)为0.21%,模型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CV)为0.993 6,模型交叉验证标准偏差(RMSECV)为0.32%,表明预测模型交叉验证预测样品水分含量准确度高.用验证集样品检验预测模型,模型验证集验证决定系数R2VAL为0.980 1,模型验证集验证标准偏差(RMSEP)值为0.36%,相对分析误差(RPD)值为7.14,表明预测模型对未知样品的预测准确度高.验证集样品实测值与预测值均值方程T检验结果P值(双侧)为0.879,验证集样品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差异不显著,表明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可信度高,验证集样品预测值与实测值的误差在±1%,且90%以上的验证集样品其预测值与实测值的误差都在±0.5%以内.结论:建立的稻谷水分预测模型可以实现收储稻谷的无损、快速、准确检测.


浅谈勐腊县中蜂产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蜜蜂杂志 》 2022
摘要:勐腊县中蜂产业凭借自身适宜的地理环境及乡村振兴战略博取到良好的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撑,目前已形成养殖户5 000余户,中蜂群7万群,产蜜量500 t、产值7 000万元的中蜂产业,是县域养蜂业发展的一例典型模板.通过介绍勐腊县中蜂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希望能给其他县域养蜂产业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 勐腊县;中蜂养殖;产业发展


云南特色辣椒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中国蔬菜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辣椒产业是云南的优势产业,在农业增收、农村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云南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通过调查云南辣椒主要种植品种类型、分布、种植面积、加工企业营销现状,分析云南特色辣椒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利用云南特有的辣椒资源优势、选育并推广应用特色辣椒新品种、构建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制订配套的安全标准化栽培技术、提升云南辣椒精深加工能力、打造“云南辣椒”品牌形象等产业发展策略和建议。


云南地方稻耐低钾种质资源的筛选和评价
《江西农业学报 》 2022
摘要:采用水培试验,设置2 mg/L低钾胁迫和40 mg/L正常供钾2个水平,以根长、株高、地上部鲜重和地上部干重作为筛选指标,对84份云南地方稻种资源进行了苗期的耐低钾筛选和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K+浓度处理下,这些地方稻品种的根长、株高、地上部鲜重和地上部干重这4个性状指标差异显著.根据它们各性状的相对耐性指数及其综合指数,分为耐低钾型、较耐低钾型、较不耐低钾型和不耐低钾型;最终筛选出优异的耐低钾型品种11份,占供试材料的13.10%.
关键词: 水稻;云南;耐低钾;品种;筛选;评价


垄作方向对不同坡位红壤坡耕地耕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土壤通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横坡垄作和顺坡垄作对不同坡位耕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为红壤坡耕地垄作方向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压力膜仪法测定两种垄作方向、不同坡位(上部、中部、下部)耕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并以Van Genuchten(VG)模型拟合该曲线,通过VG模型参数分析比较横坡耕作和顺坡垄作耕作后不同坡位土壤持水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红壤坡耕地耕层不同坡位土壤与0~1000 kPa水吸力对应的体积含水率为0.36~0.66cm~3 cm-3,VG模型能够较好地表达两者间数量关系。顺坡垄作上部、中部和下部坡位耕层土壤VG模型参数饱和含水率θs分别为0.59、0.59和0.65 cm~3 cm-3,残余含水率θr为0.37、0.38和0.41 cm~3 cm-3且随着坡位降低而增大;横坡垄作上部、中部和下部坡位耕层土壤VG模型参数饱和含水率θs分别为0.58、0.56和0.59 cm~3 cm-3,残余含水率θr为0.37、0.35和0.38 cm~3 cm-3且随坡位降低呈先减小、再增加趋势变化。VG模型参数d、n均为0.11和0.92,随耕作方向、坡位变化不明显。【结论】总孔隙度和砂粒含量为影响不同垄作方向红壤耕层理化性质的主导因素。顺坡垄作上部和中部坡位耕层土壤持水能力不及下部坡位土壤,但就同一坡位比较,横坡耕层土壤的释水能力优于顺坡耕作,说明横坡耕作可改善土壤供水能力。


苦荞FtF5H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广西植物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阿魏酸-5-羟基化酶(Ferulate 5-hydroxylase)是调控S型木质素合成的关键酶,为研究其在苦荞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分子机制,该文从苦荞转录组数据中筛选获得一个F5H基因,命名为FtF5H(GenBank登录号:MW455111),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苦荞F5H蛋白的理化性质、信号肽、跨膜结构、亚细胞定位、亲疏水性、蛋白质二级结构、蛋白质三级结构、氨基酸结构、系统进化树等进行分析和预测,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FtF5H基因在厚果壳苦荞与薄果壳苦荞的叶、花、茎、果壳中的差异表达.结果表明:(1)FtF5H基因序列包含1395 bp的完整cDNA开放阅读框,编码464个氨基酸.(2)FtF5H蛋白具有P450超家族结构,为亲水性稳定酸性蛋白,不具有跨膜结构域,且为非分泌性蛋白.(3)FtF5H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三级结构预测显示FtF5H蛋白与5ylw.1.A的相似度较高.(4)系统进化分析显示FtF5H属于CYP84A亚家族.(5)qRT-PCR显示FtF5H基因在两种苦荞中的不同部位均有表达,且在厚果壳苦荞果壳中的表达量是薄果壳的5倍,表达具有极显著差异.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苦荞木质素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对苦荞新品种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苦荞;RT-PCR克隆;阿魏酸-5-羟基化酶;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表达


云南省荞麦茎枯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旨在明确云南省荞麦茎枯病的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为该病害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采自云南澄江的荞麦上采用植物真菌组织分离法,通过观察病原形态特征、测定致病性及分析rDNA-ITS序列系统发育树,鉴定引起云南省荞麦茎枯病的病原种类,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采自云南澄江荞麦基地的典型荞麦茎枯病症状样品上分离到与菌株M38形态一致的病原真菌。经形态学、致病性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M38的rDNA-ITS序列长度为517 bp(登录号:KP205542.1),与木贼镰刀菌菌株(MG736112.1和MG736187.1)的同源性均为100%,鉴定该病原菌为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菌株M38的菌丝在培养基PDA和PSA上最适宜生长,菌落直径大小分别为61.69和57.93 mm;菌丝在25~30℃均适宜生长,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8℃,菌落直径大小为61.23 mm,致死温度为65℃,10 min;菌丝在pH为8.0~10.0均适宜生长,最适宜生长的pH为8.0,菌落直径大小为68.60 mm;在连续黑暗条件下菌丝生长最快,菌落直径大小为59.55 mm;菌丝在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菌落直径大小为66.55 mm;菌丝在硝酸钠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菌落直径大小为71.16 mm。【结论】引起云南省荞麦茎枯病的病原菌为木贼镰刀菌(F.equiseti);该菌株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PDA和PSA,温度为28℃,菌丝致死条件为65℃处理10 min, pH为8.0,光照条件为连续黑暗,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硝酸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