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草地贪夜蛾对不同玉米品种危害性田间评价
《云南农业科技 》 2022
摘要:通过调查玉米5叶1心期、8-9叶期、大喇叭口期草地贪夜蛾数量、天敌种类数量及玉米危害等级、产量测定,有效评价草地贪夜蛾对不同玉米品种取食危害和产量等方面的差异性.试验表明,供试玉米品种在不施药情况下受草地贪夜蛾危害较重,各品种对草地贪夜蛾田间抗性差异不明显.在草地贪夜蛾发生较重情况下,不用药物防治最高产量损失可达94.5%.


不同季节紫娟白茶香气组分探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季节紫娟白茶(Camellia assamica var.Zijuan)进行香气成分的测定,同时采用内标法确定各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并对结果进行比较与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4个不同季节的紫娟白茶样品中检出特征香气成分40种,主要包括醇类、醛类、酯类、酮类、酸类、杂环类等六大类化合物,萜烯指数的范围为0.950~0.973.对不同季节紫娟白茶香气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春茶最好,秋茶次之,夏茶最差.本研究结果为分析不同季节紫娟白茶的主要香气物质和通过香气成分识别不同季节紫娟白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紫娟白茶(Camellia assamica var. Zijuan) 香气组分 不同季节


基于云南小粒咖啡湿法加工的异常威克汉姆酵母产果胶酶发酵条件优化(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22
摘要:为提高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在云南小粒咖啡湿法加工中的脱胶效率,以果胶酶活性为指标,通过Box-Behnken设计和单因素试验对云南保山小粒咖啡湿法发酵液中获得的5株产果胶酶W. anomalus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5株酵母均可产生果胶裂解酶(PL)、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果胶甲酯酶(PM),活性分别达到250.17~411.20 U/mL、12.98~16.55 U/mL和208.52~322.83 U/mL。CAP5菌株具有较高的PG和PL酶活,而CAP4菌株具有较高的PM酶活。通过对氮源浓度、发酵时间、Mn2+浓度和pH值进行优化,获得最优产果胶酶发酵条件:蛋白胨浓度2.2 g/L,发酵时间30 h,Mn~(2+)浓度1.5 mmol/L,pH 4.3。优化后,CAP5菌株最大PG活性可达411.20 U/mL,较优化前增加114.03%。CAP3、CAP4、CAP8和CAP10菌株的PG活性较优化前分别增加86.74%、114.55%、65.79%和66.07%。5株酵母的PL和PM活力比优化前分别提高150.35%~218.56%和341.07%~418.52%。以上结果说明W. anomalus菌株可作为咖啡发酵剂,具有较好的脱胶潜力。
关键词: 异常威克汉姆酵母 咖啡 湿法加工 果胶酶 Box-Behnken设计


流苏石斛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2
摘要:研究流苏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 Hook.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利用硅胶、葡聚糖凝胶层析及C18色谱柱等方法从流苏石斛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核磁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moscatin (1)、batatasinⅢ(2)、石斛酚(3)、moscatilin (4)、柚皮素(5)、松柏醛(6)、scoparone (7)、对羟基苯甲醛(8)、薯蓣皂素(9)、7-酮基-β-谷甾醇(10)和熊果酸(11).化合物5~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通过RAW264.7模型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对所有化合物进行体外活性筛选,部分化合物表现一定的体外抗炎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关键词: 流苏石斛 化学成分 抗炎活性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含单萜酚结构酰胺类杂合分子的设计与合成及抑菌活性
《农药学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寻找具有良好抑菌活性的酰胺类化合物,本研究将天然单萜酚类化合物香芹酚和百里香酚与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药效团拼合,设计并合成了30个酰胺类杂合分子,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碳谱(13C NMR)及高分辨质谱(HRMS)等确认.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的抑菌活性较好,其中7e(N-(4-羟基-5-异丙基-2-甲基苯)-3-甲基噻吩-2-酰胺)的活性最高,对茄链格孢菌和灰葡萄孢的EC50值分别为3.28和15.06μg/mL,且7e与啶酰菌胺之间没有交互抗性.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测定表明,7e对灰葡萄孢敏感、抗性和B-P225F突变菌株的SDH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分子对接研究表明,7e与野生型和突变型灰葡萄孢琥珀酸脱氢酶(BcSDH)之间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推测7e是潜在的新型SDHI,其与啶酰菌胺之间对菌株SDH抑制活性的差异和与野生型和突变型BcSDH之间结合模式的差异,可能是二者之间没有交互抗性的原因.


分子标记筛选抗马铃薯Y病毒种质资源研究
《中国蔬菜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快速有效筛选抗马铃薯Y病毒种质,加快抗病毒新品种的选育进程,本试验对引自美国的9个薯条加工型马铃薯杂交组合后代进行PVY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筛选,并通过PVY人工接种鉴定评价分子标记预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检测的9个杂交组合852个株系中,共有4个组合163个株系中含有抗性基因Ryadg分子标记RYSC3,占比19.13%;7个组合330个株系中含有抗性基因Rysto分子标记YES3-3A,占比38.73%.其中,2个组合42个株系中同时检测到2种分子标记.人工接种PVY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含有分子标记的株系接种后表现为抗PVY的比例为92.73%;不含有分子标记的株系接种后表现为感PVY的比例为28.57%.PVY抗性基因分子标记RYSC3和YES3-3A能够较准确地鉴定马铃薯PVY抗性资源,有助于早期选育抗马铃薯Y病毒种质资源.同时,本试验筛选获得10份高产、稳产的抗PVY薯条加工型马铃薯资源,可以为薯条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具有PVY抗性和适于薯条加工的亲本材料.
关键词: 马铃薯 分子标记 马铃薯Y病毒 抗性基因 资源筛选


割手密糖分性状利用进展与探讨
《中国糖料 》 2022
摘要:蔗糖分是甘蔗遗传改良的重要目标性状,甘蔗基础杂交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导致遗传基础的狭窄影响了甘蔗蔗糖分遗传改良进程.割手密是甘蔗育种中最具价值的野生种,开发利用其新的基因源,和基础杂交思路将是解决此现状的重要途径.本文简要概述了甘蔗和割手密糖分改良与研究现状,割手密创新利用方面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割手密用于糖分改良的潜力.探讨了割手密在糖分性状改良上的开发利用思路:将筛选出糖分高的割手密材料用于高贵化育种,将性状优良的多个割手密血缘聚合到一个割手密材料,创制高糖割手密材料,将创制的高糖割手密材料再一次自交增加基因型的纯合度,提高其后代的糖分及纯度.


云南同名地方稻种资源主要表型性状及遗传变异的比较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云南同名地方稻种资源主要表型性状及遗传变异,为云南地方稻种质资源的保存、研究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33份云南同名地方稻种资源为材料,将同名或相似名资源划为1组,共分为11组,调查其13个表型性状,计算各组同名地方稻种资源的欧式距离,利用非加权配对平均法(UPGMA)对供试资源进行聚类分析,并结合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133份云南同名地方稻种资源13个表型性状在11组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系数为3.74%(J组的谷粒长)~82.96%(C组的每穗实粒数),且在各组同名地方稻种资源间均存在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表型性状.11组同名地方稻种资源间表型性状的欧氏距离差异明显,分别为1.63(G4与G7)~10.45(A5与A21),在欧式距离为1.95时,133份同名地方稻种资源被聚为八大类群.48个SSR标记在133份云南同名地方稻种资源中共检测到395个多态性位点,各标记扩增出的等位基因数为2(RM5622)~16(RM2851)个,平均为8.23个;48个SSR标记在11组同名地方稻种资源中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154个(K组)~263个(A组).48个SSR标记的主要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多样性指数及多态信息含量(PIC)差异较大,主要等位基因频率为0.1617~0.7970,平均为0.3332,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562~0.9054,平均为0.7704,PIC为0.3388~0.8977,平均为0.7419.11组同名地方稻种资源的SSR分子标记遗传相似系数差异明显,为0.4545~0.9040,在遗传相似系数0.1400处可将133份资源分为七大类群.[结论]云南同名地方稻种资源的多样性丰富,经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鉴定133份同名地方稻种资源中并未出现重复资源,两种鉴定方法得到的结果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一些差异.所用标记的多态性丰富,具有区分云南同名地方稻种资源的能力,可用于云南水稻种质资源鉴别.
关键词: 云南同名地方稻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SSR分子标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