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687条记录
硬粒小麦在云南高原麦区对普通小麦改良效果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明确硬粒小麦资源在云南高原麦区对普通小麦改良效果。【方法】以12个通过硬粒小麦×普通小麦远缘杂交获得的小麦稳定品系和19个通过普通小麦×普通小麦种内杂交获得的小麦稳定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t测验法对2种途径获得的小麦稳定品系的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通过硬粒小麦与普通小麦远缘杂交选育的小麦新品系小区产量和有效穗高于通过普通小麦与普通小麦种内杂交选育的小麦新品系,小区产量差异极显著(t=3. 311**),有效穗差异极显著(t=2. 157*);硬粒小麦与普通小麦远缘杂交选育的小麦新品系的千粒重和穗粒数低于普通小麦与普通小麦种内杂交选育的小麦新品系,但是千粒重和穗粒数差异均不显著;通过硬粒小麦与普通小麦远缘杂交选育的小麦品系在标准吸水率、容重、稳定时间和硬度值高于通过普通小麦与普通小麦种内杂交选育的小麦新品系,而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形成时间、沉降值和出粉率却低于通过普通小麦与普通小麦种内杂交选育的小麦新品系,但9个品质性状差异不显著。【结论】在云南高原麦区,硬粒小麦资源在普通小麦改良中可以通过改进普通小麦有效穗进而提高产量,然而对普通小麦品质性状的改良效果却不显著。

关键词: 普通小麦 硬粒小麦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地方品种‘月亮谷’纯系对田间稻瘟病菌的选择

植物保护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南元阳哈尼梯田稻作模式是水稻可持续生产模式之一。尽管梯田地理条件适合稻瘟病的发生,但地方品种‘月亮谷’在超百年的种植历史上未有稻瘟病大发生的记载,其原因值得探索。为了解‘月亮谷’不同抗性品系对环境中稻瘟病菌的选择作用,以‘月亮谷’单粒传纯系为材料,通过孢子捕捉法和常规病组织分离法采集稻瘟菌株,进行人工培养、表型观察,接种测定了这些稻瘟菌菌株对25个抗稻瘟病单基因近等基因系的致病型。结果表明,梯田环境空气中采集的稻瘟菌孢子菌落形态呈放射状,菌落疏松,生长在培养基浅表,产孢量总体差异不明显,黑色素颜色较浅;从水稻感病组织上分离到的稻瘟菌菌落呈地毯状,菌落紧密,匍匐在培养基表面,产孢量个体差异较大(P<0.05),黑色素颜色较深。测定的稻瘟菌菌株对25个近等基因系都有致病性,联合致病性在12.0%~56.0%之间。来自环境空气中的菌株的平均联合致病性(24.8%)低于分离自‘月亮谷’纯系的菌株(38.4%)。进一步分析显示,稻瘟菌株联合致病性与其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相关性不明显;但与黑色素合成存在一定关联,颜色越深,致病性越强,来源于‘月亮谷’不同品系上的菌株致病性强于环境空气中的菌株。上述结果表明,元阳哈尼梯田环境中的稻瘟菌群体与‘月亮谷’纯系上分离到的稻瘟菌群体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 稻瘟菌 水稻地方品种 孢子捕捉 联合致病性 单基因鉴别品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胁迫对持绿型割手密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及抗旱性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持绿型割手密叶片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进一步探明持绿型割手密的抗旱性及遗传规律。【方法】以25个持绿型割手密血缘创新种质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桶栽控水方式,测定叶片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质膜透性等生理指标。【结果】在干旱胁迫下,参试材料叶片的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质膜透性、SOD和POD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利用综合抗旱能力D值大小进行聚类分析将参试材料分为3类,其中第1类为D值超过双亲的材料,有9个,占参试材料的36%。【结论】云割F211-208、云割F211-182、云割F211-52等材料都表现出超亲的抗旱性,可在育种实践中优先利用。

关键词: 割手密 持绿型 生理特性 抗旱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叶中农药残留测定中前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茶叶中农药残留测定的前处理技术,如固相萃取法、QuEChERS法、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以及其他新方法,对茶叶中农药残留测定的前处理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58篇)。

关键词: 农药残留 前处理技术 研究进展 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个百合品种光合特征的比较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阐明不同百合品种的光合特征差异并为其温室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东方百合品种‘Siberia’和‘Sorbonne’、亚洲百合与喇叭百合的杂交品种‘Conca D or’为试验材料,利用Walz公司生产的GFS-3000光合测定系统和Junior-PAM荧光系统测定了3个百合品种的光合日变化、荧光参数和快速光曲线。结果表明:3个品种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0:00;其中‘Siberia’的Pn峰值最大,为6.530μmol/(m2·s);气孔导度(Gs)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亦为单峰曲线,但不同品种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限制值(Ls)日变化趋势截然相反,呈现早晚高中午低的单谷型和早晚高中午低的单峰型变化,最低值和最高值均出现在10:00。环境因子中,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叶片温度(TL)对Pn直接作用较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空气相对湿度(RH)对‘Sorbonne’和‘Conca D or’Pn直接作用较大,但呈负相关。‘Sorbonne’的所有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快速光曲线参数在3个品种中均最大,且‘Sorbonne’的Ek远远大于另外两个品种,表明其具有很高的耐受强光能力。以上结果说明,日光温室条件下,‘Siberia’的光合能力最强;在‘Sorbonne’的栽培中,可以适当的增加光照,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其生长。

关键词: 百合 叶位 光合日变化 环境因子 叶绿素荧光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波士顿蕨~(60)Co-γ射线辐射育种研究

园艺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波士顿蕨(Nephrolepis exaltata‘Bostoniensis Murano’)的绿色球状体(Green Globular Bodies,GGB)为辐照材料,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处理,结合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育种研究。结果表明:绿色球状体辐照半致死剂量约为128 Gy。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绿色球状体的增殖和分化受到抑制。绿色球状体辐射表型损伤表现为:颜色变深,变紧实,增殖和分化受抑制;细胞学损伤表现为:胚性细胞减少,出现微核。50~200 Gy剂量下,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绿色球状体分化植株变矮,叶形变异率增加。在150 Gy剂量下筛选得到叶片变异性状显著的突变体Neg1。

关键词: 波士顿蕨 绿色球状体 60Co-γ射线 辐射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水热耦合平衡的长江源实际蒸散变化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采用1960~2012年长江源地区8个气象站的气象数据和直门达站的径流数据,基于流域水热耦合平衡方程计算了长江源区实际蒸散(ET),采用云模型、Mann-Kendall检验、Pettitt检验和Sen趋势度等方法分析了ET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影响ET的主要气候因子。结果表明:1)1960~2012年长江源区多年平均ET为277.6mm/a,呈显著上升趋势(99%置信度),上升速率为6.27mm/10a,并在1997年发生突变(99%置信度)。2)年均ET从西北向东南递增,且上升速率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熵值En和超熵He分别呈西高东低和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规律。ET均值大的区域年ET随时间变化较为均匀且稳定性较强。3)源区年ET变化对降水最为敏感,其后依次是相对湿度、日照时数、最高气温、风速、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降水量上升对ET的增加起主要贡献作用,其次是气温与日照时数的上升和相对湿度的下降。

关键词: 长江源 水热耦合平衡方程 实际蒸散 云模型 敏感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不同水稻种子发芽力、衰退率和贮藏寿命的比较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比较不同水稻种子的发芽力和在不同贮藏环境中的衰退率和寿命,选择5个云南育成的水稻品种种子密封贮藏在3种温度和3种水分含量组成的9种试验条件下,获得种子发芽率及对应贮藏时间的成对数据。对贮藏前后的发芽率进行比较,发现凤稻20号(FD20)和合系22号(HX22)种子在贮藏前的发芽率低于80%,具有一定的休眠性,沾粳9号(ZJ9)、云恢188(YH188)和云紫一号(YZ1)的种子则无此现象。分析IBM SPSS 19拟合的种子发芽率及死亡率对贮藏时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发现FD20和HX22种子的衰退率比YH188和YZ1高,而贮藏寿命则比后者短。比较Origin Pro 8绘制的种子存活曲线和死亡曲线,发现FD20和HX22种子的曲线是呈直线下降和直线上升的过程,没有ZJ9、YH188和YZ1的缓慢下降和缓慢上升过程。所以,有休眠、发芽率低的种子,其贮藏寿命短的原因是它们在贮藏开始时便进入了生活力快速衰退的阶段。

关键词: 水稻种子 发芽力 种子衰退率 贮藏寿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吡虫啉对蜜蜂行为与生理影响研究进展

应用昆虫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蜜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也是重要的授粉昆虫,对发展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吡虫啉是一种活性高、杀虫谱广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等传粉昆虫造成潜在危害。本文主要从吡虫啉对蜜蜂的作用机制、暴露途径、代谢过程、行为影响等方面进行叙述,重新评估蜜蜂接触杀虫剂的"安全水平",从而确定最安全有效的施用浓度,为我国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安全性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吡虫啉 蜜蜂 行为 生理影响 亚致死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粳稻品种(系)对稻瘟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云南20世纪60年代到2013年以来引进或育成的188个粳稻品种(系)开展稻瘟病抗性测定分析。【方法】采用田间自然发病鉴定,结合室内稻瘟病菌单孢菌株接种的方法进行抗性评价分析。【结果】田间自然病圃鉴定表明,其中146个品种(系)感或高感穗瘟,占鉴定品种(系)的77. 66%;利用9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在室内进一步接种在田间叶瘟和穗瘟均表现抗病的32个材料,发现楚粳13号、凤稻16号、岫03-8和合系20号等13个品种表现良好的抗性。楚粳23号、楚粳25号和凤稻21号等12个品种表现出抗叶瘟但感染穗瘟;而昌粳8号、昌粳9号、昌粳11号和丽粳4号等4个品种则感叶瘟但抗穗瘟。【结论】田间表现抗病且室内接种表现良好抗性的品种,可用作开展抗病育种的抗源材料;叶瘟表现感病,但穗瘟表现抗病的4个品种是否持有抗穗瘟的基因尚有待于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 粳稻 稻瘟病 抗性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