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666条记录
云南省2008-2023年审定水稻品种品质及相关性状分析

中国种业 2024

摘要:为初步探明云南省审定水稻品种的演变更替规律,对近16年审定的水稻品种数据进行分析,以期为未来的育种方向提供参考.从2008-2023年云南审定的466个水稻品种信息中整理出16个性状数据,对其进行趋势分析、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审定品种来源广泛,育种单位多元化,基本实现了自主培育.品质及相关性状分析中,籼稻整精米率和胶稠度优质率整体上高于粳稻,粳稻直链淀粉含量优质率高于籼稻,垩白度的优质率均最低;垩白粒率与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透明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垩白度与透明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垩白度、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4个指标可作为评价审定品种品质性状的主要指标.云南省审定水稻品种在近16年整体趋向产量与品质协同发展,整体品质上升但忽略了垩白度、垩白粒率优质率的提升,这2个指标是影响当前云南省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在水稻优良品种改良和选择上,可综合考虑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适当筛选垩白粒率及垩白度低的材料,在标准制定上应完善软米类优质稻评价标准,打造具有云南特色的稻米品牌.

关键词: 云南 水稻 品种 品质 演变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草芽孢杆菌对'红地球'葡萄白粉病防效及叶际细菌群落的影响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24

摘要:为探究枯草芽孢杆菌(BA)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叶际细菌群落的影响,以‘红地球’葡萄为研究对象,在生长期施用BA生防菌剂,采用微生物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对葡萄叶片环境中微生物多样性和菌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BA处理后,白粉病的病情指数显著降低,葡萄叶际细菌α多样性无显著变化;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结果表明,BA处理后显著影响了细菌β多样性,BA处理能显著增加Firmicutes门及Bacillus、Brachybacterium属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同时使细菌有氧呼吸I、甲萘醌合成途径II、泛醌生物合成的超级途径、甘氨酸生物合成血红素功能降低,生物素生物合成II功能显著增加。因此,可利用枯草芽孢杆菌进行葡萄白粉病的生物防治。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葡萄白粉病 葡萄叶际细菌 微生物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强宿根高产高糖甘蔗新品种云蔗101666的选育与评价

中国糖料 2024

摘要:[目的]适应蔗糖产业发展的需求,选育宿根性好的高产高糖甘蔗新品种,保障蔗农和糖企利益,为云南和中国蔗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品种支持.[方法]以'桂糖 96-167'为母本、'崖城93-26'为父本进行甘蔗有性杂交,通过"五圃制"选育程序,经区试试验综合考察'云蔗101666'的形态特征和生产性状.[结果]'云蔗101666'蔗茎均匀,株型紧凑直立,中至中大茎,脱叶性好;2017-2019 年区试试验中11-3 月的蔗糖分分别为:12.80%、14.97%、16.26%、17.09%、17.37%,全期平均蔗糖分达15.46%,比'新台糖22 号'高出0.71 个百分点;平均蔗茎产量121.32 t/hm2,较'新台糖22 号'增产22.50%;平均糖产量18.67 t/hm2,比'新台糖22 号'增产29.20%.该品种中抗黑穗病和条纹花叶病,感高粱花叶病,于2020 年7 月获植物新品种权.[结论]'云蔗101666'为中早熟、高产、高糖品种,其抗旱性强,宿根性好,脱叶性佳,适宜在云南德宏、版纳、临沧、富宁蔗区海拔900~1400 m甘蔗产区中等以上肥力的的旱坡地、台地种植.

关键词: 甘蔗 新品种 云蔗101666 强宿根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昆明市植烟土壤有效锌时空变异特性及驱动因子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CSCD

摘要:探明昆明市植烟土壤有效锌含量时空变化规律,为优质烟区土壤锌污染阻控和耕地质量提升提供依据.2018-2020年用GPS定位采集昆明市8个县(区)烟田耕层(0~20 cm)土壤样品共3347个,分析土壤有效锌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回归拟合及提升回归树模型探究影响土壤有效锌变化的主控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20年昆明市植烟土壤有效锌平均值为2.53 mg/kg,变异系数89.55%,变异程度较高,且丰富和极丰富等级占比较大(75.83%),属于偏高和丰富水平.2020年土壤有效锌含量与2019年相比相对稳定,但其均值较2018年下降0.85mg/kg,变异增大,处于丰富和极丰富等级分布频率降低15.01%,而适宜水平的样点比例增加8.34%.2020年8个县土壤有效锌均值变幅1.84~4.19 mg/kg,变异系数55.22%~93.37%,富民变异最大,各烟区均值高低为:寻甸>安宁>嵩明>富民>禄劝、晋宁>宜良>石林.与2019年相比,2020年富民、禄劝、嵩明、寻甸土壤有效锌含量下降0.11~0.69 mg/kg,安宁、晋宁、宜良和石林土壤有效锌含量相对稳定;2020年土壤有效锌较2018年平均降低0.23~1.65 mg/kg,其中富民、嵩明、寻甸降幅最大.2020年各县土壤有效锌属于丰富、极丰富级别合计占比较2019年和2018年分别下降0.16%~15.03%、5.88%~23.20%,以宜良降幅最高,嵩明降幅最小.利用Pearson、回归拟合和提升回归树分析,发现造成土壤Zn空间尺度上差异的主导因子是年均降雨,其次是年均温、年蒸发量、土壤类型、土壤质地,以及土壤pH、水解性氮、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含量等指标;最后是氮、钾、磷肥投入.昆明植烟土壤有效锌含量总体偏高,但近2 a呈持续逐渐下降趋势.今后应继续减氮控磷钾,控制施用含锌有机肥和化肥,降低锌素投入;调节部分烟区土壤酸度或阻控土壤酸化,改善锌形态,进而降低土壤高浓度有效锌对烤烟、土壤潜在的污染风险.

关键词: 昆明 植烟土壤 土壤有效锌 时空间演变 驱动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梯棱羊肚菌杂交子代单孢菌株在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食用菌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梯棱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野生菌株杂交组合A、B以及野生和人工栽培菌株杂交组合C、D子囊果为材料,建立单孢菌株群体,基于其交配型基因挑选145个单孢菌株进行出菇实验,评估单孢菌株产量、出菇整齐度、出菇周期、菇形、抗病性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杂交组合B单孢萌发率较高.杂交组合C和D子代单孢菌株平均产量较高;大部分单孢菌株在第1~2次采收时的产量较高.杂交组合A和B子代单孢菌株菇形较好,不易发生病害.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单孢菌株进行羊肚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羊肚菌 杂交 子囊孢子 育种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23年中国咖啡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

热带农业科技 2024

摘要:据分析,2017—2023年中国咖啡及制品年均出口数量为6.47万t,年均增长率-10.87%;年均出口金额为2.5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8.11%。其中2023年中国咖啡出口数量为2.80万t,较上年增长-49.98%;出口金额为1.4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1.67%,中国咖啡出口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017—2023年中国咖啡及制品年均进口数量为13.62万t,年均增长率为13.23%;年均进口金额为7.1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7.94%。其中2023年中国咖啡及制品进口数量为19.67万t,较上年增长12.21%;进口金额为11.0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0.54%,中国咖啡进口量总体呈快速增长态势。2017—2023年中国咖啡及制品进出口贸易年均逆差4.58亿美元,其中2023年逆差9.63亿美元,随着国内消费量增长,中国咖啡国际贸易逆差将呈常态化。

关键词: 咖啡 进出口贸易 中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保鲜剂组合对非洲菊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鲜切花珍爱为试材,研究不同预处理液与瓶插保鲜液组合对丙二醛含量(MDA)、细胞膜透性、细菌含量及瓶插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洲菊切花经预处理液处理12h后,MDA含量、细菌菌落数均显著低于对照(去离子水),且预处理能降低细胞膜的相对透性.非洲菊切花在瓶插处理期间MDA含量及细胞膜透性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瓶插14d时达到最大值.花茎及瓶插液的细菌菌落数在瓶插过程中呈逐渐上升趋势,鲜花营养剂和免切通用鲜花营养液2种瓶插液表现了较好的抑菌效果.保鲜效果最佳的保鲜剂组合为可利鲜专业1号醒花液+鲜花营养剂,该处理可显著延长切花的瓶插寿命,其预处理及瓶插期间MDA含量、细胞膜透性和细菌菌落数的累积值均显著低于对照.

关键词: 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 保鲜剂 鲜切花 采后预处理 保鲜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玉米与雄不育辣椒杂交种子高效生产套种技术

长江蔬菜 2024

摘要:云南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具有特殊的气候优势,光热资源丰富,较适于冬繁制种,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增加经济收入,降低生产成本,利用玉米和辣椒植株高矮差别套种模式比单种进行辣椒杂交种子生产每1 hm~2增加收入1.8万余元。因此,采用鲜食玉米与雄不育辣椒杂交种子高效生产套种技术能增加经济收入,更大程度挖掘农业生产潜力。该技术对提高自然资源和土壤利用率,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雄不育辣椒 杂交种子 高效 套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硒对云南白灵芝生长、品质及DNA甲基化特征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田间覆土栽培试验,设置 6 个Se浓度(0、50、100、200、300、400 μg/g)处理,分别记为CK、Se50、Se100、Se200、Se300、Se400,研究外源硒对云南白灵芝生长发育、重金属积累、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及其DNA甲基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外源Se对子实体柄长和菌盖大小(横径、纵径)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降低菌盖厚度;随着Se施用水平提高,菌丝生长速率和子实体硒含量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生物量呈先降后增再降的趋势.子实体重金属含量(As、Cd、Pb、Hg)随Se浓度增加呈持续降低趋势,线性分析也表明,重金属含量与Se施用浓度均呈显著负相关.施Se增加了子实体多糖、粗蛋白、黄酮及总氨基酸含量,其中,多糖、黄酮含量在Se400 处理下最高,总氨基酸、粗蛋白含量分别在Se200、Se300 处理下最高.HPLC测定分析表明,与CK相比,Se300 提高了灵芝酸A、灵芝酸DM、灵芝酸F及灵芝酮三醇为主的三萜酸组分,其总三萜酸含量较其他处理提高 2.93%~25.54%.敏感扩增多态性分析(MSAP)结果显示,Se300 较CK、Se400 相比具有较高的未甲基化位点比例和较低的甲基化位点比例.综上,施用外源硒可促进早期菌丝生长,提高子实体生物量累积,改善子实体重金属安全性能和生物活性成分品质,改变DNA甲基化比例,且以 300 μg/g施用浓度的整体效果最佳,其子实体产量较对照显著提高 11.36%.

关键词: 白灵芝 农艺性状 重金属含量 品质 DNA甲基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热区海拔梯度对咖啡叶锈病的影响

热带生物学报 2024

摘要:为明确干热区咖啡叶锈病的危害症状和周年动态及不同海拔梯度对咖啡叶锈病和重寄生菌的影响,对咖啡叶锈病症状进行田间观察和周年动态监测,并对700~1 500 m共9个海拔梯度的咖啡叶锈病及重寄生真菌发生情况开展调查。结果显示,在干热区,咖啡叶锈病全年发生,有3个危害高峰期,分别为12月、2月和4月,其中12月的危害最严重。咖啡叶锈病危害与海拔高度呈显著相关,海拔1 500 m的咖啡叶锈病危害显著高于700~1 400 m的8个海拔梯度的;海拔1 400~1 500 m的咖啡叶锈病全年均有发生。在11月至次年6月发现了咖啡叶锈病的重寄生现象,寄生率有2个高峰期,即1月和3月,重寄生率分别为(20.19±5.44)%和(25.70±5.72)%;重寄生率与海拔高度成正比,海拔1 400 m和1 500 m的重寄生率显著高于800~1 300 m的7个海拔梯度的。以上结果表明,在干热区,海拔梯度对咖啡叶锈病产生了显著性影响,重寄生与咖啡叶锈病发生具明显迟滞性,在高海拔地区咖啡叶锈病的重寄生率超过20%。

关键词: 海拔 咖啡叶锈病 重寄生菌 周年动态 干热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