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金荞麦叶斑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云南省嵩明县试验基地采集金荞麦叶斑病病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培养病原菌,根据柯赫氏法则测定病原菌的致病性,观察病原菌形态学特征,并与ITS、TUB2系统发育分析相结合鉴定病原菌,测定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云南金荞麦叶斑病病原菌代表菌株GY3的孢子形态与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真菌相似,菌株GY3的rDNA–ITS及TUB2联合序列与小孢拟盘多毛孢(P.microspora)2个菌株(ZK1–1、ZK5–5)的序列聚在同一分支,鉴定认为金荞麦叶斑病的病原菌为小孢拟盘多毛孢(P.microspora);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GY3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DA,以PDA培养基培养GY3,菌丝生长最适pH为7,最适温度为25℃,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0℃(水浴10min),连续光照最有利于菌丝生长,菌丝生长的最适的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蛋白胨。
关键词: 金荞麦 叶斑病 病原菌鉴定 小孢拟盘多毛孢 生物学特性 云南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农学学报 》 2024
摘要:为探究氮肥与密度互作对甘蓝型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云油杂28号’为材料,设置3个密度梯度,D1:15万株/hm~2;D2:28.5万株/hm~2;D3:42万株/hm~2,4个施氮量水平,N1:0 kg/hm~2;N2:75 kg/hm~2;N3:150 kg/hm~2;N4:225 kg/hm~2,测定不同处理下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干物质重量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同一种植密度下,全生育期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延长,盛花期根茎粗、叶面积、总叶数和绿叶数在D1密度下随施氮量的增加先上升后降低;干物重和产量在各密度下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均在D1N2下达到最大值。同一施氮量下,全生育期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缩短趋势;根茎粗、总叶数、绿叶数和叶面积在抽薹期和盛花期均随种植密度的提高而降低;各时期的干物重和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种植密度和氮肥对油菜生长发育前期的影响较小,主要从抽薹期和开花期开始产生影响;调整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干物重的影响大于施氮量,密度和施氮量主要通过单株有效角果数影响油菜产量。在密度与氮肥的互作处理下以D1N2处理(即密度为15万株/hm~2,施氮为75 kg/hm~2)最优,其株高最高,总叶数和绿叶数最多,根茎粗和叶面积较大,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最高。


薯片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凤薯6号’
《园艺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马铃薯‘凤薯6号’是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薯片加工型新品种,块茎圆形,薯皮光滑、芽眼浅,浅黄皮、浅黄肉,干物质含量20.15%,淀粉含量15.13%,维生素C含量51.4μg·g-1,粗蛋白含量1.48%,还原糖含量0.08%。晚熟,大春季生育期120 d左右,冬早季生育期95 d左右。中感马铃薯晚疫病,中抗马铃薯青枯病,中抗马铃薯Y病毒病。产量35 000~39 000 kg·hm~(-2)。适宜云南省高海拔地区大春季节及中低海拔地区冬早季节种植。


不同大麦品种籽粒营养成分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发掘更多高营养成分大麦品种和优质亲本,以526份国内外大麦品种为材料,鉴定了其皮裸性、棱型、籽粒颜色等性状,使用近红外光谱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籽粒β-葡聚糖、蛋白质、淀粉、直链淀粉、总黄酮、生物碱、γ-氨基丁酸和抗性淀粉8种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基因型对大麦籽粒营养成分含量影响显著(P<0.05)。二棱皮大麦的β-葡聚糖含量显著高于六棱裸麦;二棱黄色大麦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六棱非黄色大麦,淀粉含量显著低于六棱黄色大麦;裸大麦直链淀粉含量显著高于皮大麦,六棱非黄色裸大麦γ-氨基丁酸、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二棱黄色皮大麦;六棱非黄色皮大麦生物碱含量显著高于二棱黄色裸大麦;非黄色裸大麦抗性淀粉含量显著高于黄色皮麦。526份大麦品种被聚类为5个类群。8个营养成分最高大麦品种分别为CBSS05Y00293S(高β-葡聚糖)、福贡白青稞(高蛋白质)、云啤21号(高淀粉)、云啤10号(高直链淀粉)、宽颖大麦(高γ-氨基丁酸)、冬青17号(高总黄酮)、碧江大麦-1(高生物碱)和景东米大麦(高抗性淀粉)。


云南喀斯特地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及水稻叶面肥筛选
《土壤与作物 》 2024
摘要:为探究云南水稻种植区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叶面肥种类对水稻中重金属迁移,以及对糙米质量安全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地质高背景区泸西县水稻种植区作为研究区,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稻田土壤污染情况进行了评估,并以锰锌肥、硅硒肥两种不同成分叶面肥作为试验材料,通过转运系数等指标探究不同成分叶面肥在田间大规模应用中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稻田土壤中As、Cd、Cr的平均值均超过云南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且变异系数较大,主要以Cd污染最为严重.研究区土壤总体上处于轻度污染状态,As、Pb、Cr均处于轻微潜在生态危害,40%的Cd处于中等潜在生态危害,但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仍为轻微潜在生态危害.喷施叶面肥的处理较仅喷施清水的处理而言,茎叶-糙米间转运系数降低,糙米及茎叶中重金属含量显著降低,产量无显著差异.供试的锰锌肥的肥效较硅硒肥更为显著,适合在田间大规模种植使用.


基于项目管理的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改革分析
《财经界 》 2024
摘要:财务制度是科研事业单位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财务制度改革,可以有效提升科研项目经费的管控质量,维护科研项目经费的合理收支,为科研事业单位整体的事业发展提供保障。而项目管理身为保障科研事业单位日常稳定的基本手段,将其和财务制度予以有效集合,能够帮助科研事业单位规避财务风险,完善财务管理体系,以此高效助力科研事业的长久建设。本文针对基于项目管理的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改革展开研究,深入分析现阶段科研事业单位存在的财务制度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有效的改革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价值参考。


烤烟-绿肥轮作对云南烟田土壤质量与微生物养分限制的影响
《草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烤烟轮作绿肥对烤烟产量、土壤质量和微生物养分限制的影响,为云南烟区筛选适宜与烤烟轮作的绿肥种类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于2017年布置田间定位试验,研究轮作绿肥对烤烟产量、土壤质量、养分循环相关水解酶活性和微生物养分限制的影响。试验设冬闲-烤烟(WF)、肥田萝卜-烤烟(RD)、光叶苕子-烤烟(SV)、黑麦草-烤烟(RG)4个处理。相比WF处理,2019年SV处理烟叶产量增加了6.8%,2022年RD和SV处理烟叶产量分别增加了6.4%和8.4%。2022年较2019年,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加,pH值、全磷含量降低。在2022年,相比WF处理,SV处理土壤全磷含量降低了22.9%,RG处理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增加了9.7%和73.6%,RD、SV和RG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别增加了97.1%、75.9%和26.0%、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增加了228.8%、85.0%和96.7%。总体上,RD、RG处理土壤质量面积指数显著增加了27.0%和15.6%。相比WF处理,轮作绿肥处理碳(α-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β-木糖苷酶)、氮(亮氨酸氨基肽酶)、磷(碱性磷酸酶)相关水解酶活性分别增加了48.8%~262.1%、59.3%~125.0%和312.0%~435.9%。轮作不同绿肥处理较WF处理降低了微生物碳限制,却增加了微生物磷限制。综上,轮作光叶苕子和肥田萝卜可增加烤烟产量、提高烟田土壤质量,是实现云南烟区清洁烟叶生产和可持续土壤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烤烟-绿肥轮作 烟叶产量 土壤质量 酶化学计量比 微生物养分限制


茶天然产物缓解痤疮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茶叶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茶因其明确的保健功能与健康益处备受人们青睐.随着对茶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茶天然产物已被证实能够对多种疾病模型具有改善效果.痤疮是一种流行性高、复发率高的炎性皮肤病,除传统临床诊疗外,以敷贴、皮肤护理、膳食改善为代表的补充替代治疗也受到欢迎.目前市场上,越来越多的祛痘功效宣称产品在原料中添加茶源活性成分,以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茶皂素为代表的茶叶天然产物在缓解痤疮上表现出极大的潜力.综述了茶叶不同功效成分在抑制皮脂分泌、减轻粉刺发生、改善皮肤微生物失调、减缓皮肤局灶性炎症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以期为含茶功效宣称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