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687条记录
滇龙胆甲羟戊酸激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生命科学研究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甲羟戊酸激酶是甲羟戊酸途径的关键酶。根据滇龙胆转录组甲羟戊酸激酶基因Gr MK序列,设计一对基因特异性引物克隆该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GEX-4T-1-Gr MK,转入大肠杆菌Rosetta(DE3),重组蛋白在37℃、1.0 mmol/L IPTG诱导下成功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Gr MK蛋白为甲羟戊酸激酶家族成员,具有MK蛋白保守结构域:乳糖激酶/高丝氨酸激酶/甲羟戊酸激酶/磷酸甲羟戊酸激酶(GHMP kinase)N端结构域、C端结构域和ATP结合结构域;Gr MK与长春花Cr MK亲缘关系最近.原核表达结果表明,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与推断大小一致。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结果表明Gr MK基因主要在根中表达.这些结果为Gr MK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滇龙胆 甲羟戊酸激酶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8种杀菌剂对桑褐斑病菌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治效果

农药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桑褐斑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桑褐斑病病菌Septogleum mori Bri et Cav的室内毒力,比较分析桑褐斑病菌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并进行药剂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300 g/L苯甲·丙环唑EC对桑褐斑病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其EC50值为0.014 mg/L;10%苯醚甲环唑WG次之,其EC50值为0.021 mg/L;500 g/L百菌清SC抑菌活性最差,其EC50值为105.677 mg/L。桑褐斑病菌对70%丙森锌WP和80%代森锰锌DP敏感性相对较高,其斜率值为1.886、1.471,其余药剂敏感性相对较低。10%苯醚甲环唑WG、300 g/L苯甲·丙环唑EC田间防效较好(防效为66.225%、67.476%),防效最差的是80%代森锰锌DP(防效为29.12%)。[结论]结合室内和田间试验结果,300 g/L苯甲·丙环唑EC、10%苯醚甲环唑WG、80%戊唑醇WP是防治桑褐斑病有效药剂,可在大田适当轮换使用。

关键词: 桑褐斑病菌 室内毒力 杀菌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朱砂叶螨抗炔螨特品系相对适合度

生态学杂志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朱砂叶螨抗炔螨品系的相对适合度,在朱砂叶螨敏感品系(SS)的基础上使用炔螨特持续筛选34代获得了炔螨特抗性品系(PRR34)。通过统计2个品系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对其发育历期、繁殖力及种群参数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朱砂叶螨敏感品系经炔螨特持续筛选34代后(PPR34),其抗性倍数为37.78。与SS品系相比,PPR34卵孵化率、发育历期和世代周期均无显著差异,但产卵前期显著延长了37.07%,单雌产卵量减少14.61%,雌雄性(♀/♂)比增加了23.38%。采用Weibull分布拟合存活曲线模型为DeeveyⅠ型,SS品系和PRR34品系的参数c值分别为2.04和2.38。其种群趋势指数、内禀增长率(rm)、净生殖率(R0)分别为123.78、0.24和25.34,以及111.91、0.26和28.99;PRR34品系的相对适合度为1.14,与敏感品系相比存在一定优势。因此,与敏感品系相比,朱砂叶螨抗炔螨特品系单雌产卵量下降,但雌性比增加,种群适合度优势较高,可能导致抗性种群迅速增长并增加防控难度。

关键词: 繁殖力 生命表 适合度 种群趋势指数 抗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树害虫黄星天牛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

蚕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星天牛Psacothea hilaris Pascoe是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调查黄星天牛种群在云南省蒙自蚕区桑园的空间分布结构和建立相应的抽样技术,有利于对害虫的预测预报及制定防治策略。利用6种聚集度指标以及Taylor的幂法则、Iwao m*-m回归分析法建立的2种回归模型测定黄星天牛幼虫在桑树上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且聚集度随着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大。利用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λ)解析幼虫种群的聚集因素主要由环境因素组成,如气候、食料、桑园周围种植的其他宿主植物等。根据Iwao m*-m回归关系建立了黄星天牛幼虫抽样数公式和序贯抽样模型,在田间应用该模型调查样本的累计虫口数量超过上限时,即判为需要实施防治措施。

关键词: 桑树害虫 黄星天牛 幼虫 空间分布型 Taylor幂法则模型 Iwao m*-m回归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从零基础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实践与探索

兰台世界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是省级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在职职工1761人,离退休人员1344人,机关12个处室,15个研究所,9个在昆明,6个在不同的州(市、县)。2010年8月,我担任组织人事处副处长,分管人事档案。干部人事档案是干部管理的重要信息库,是反映干部经历、德才能绩、工作表现的历史记录,也是考察和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接手工作后,及时对全院人事档案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发现情况比较严重,人事档案管理十分混乱,有的研究所自己保管人事档案,有的研究所则由组织人事处代管人事档案,没有分管领导和负责人,缺乏管理规章制度;不少人事档案材料缺漏,1994年以来没有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烤烟淀粉与物理指标的关系分析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检测了我国主要烤烟产区的396份云烟87品种的C3F等级烟叶样品,分析了我国烤烟淀粉与物理指标的关系,并构建了二者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烤烟淀粉与叶面密度关系可用复合比级数曲线模型y=e(0.524 7+0.012 4x)描述,与平衡含水率关系可用指数模型y=1 873.971 7e-2.193x描述,与叶片厚度关系可用二次函数模型y=15.195 5-260.422 8x+1 494.051 2x2描述,与拉力关系可用对数模型y=6.111 8-2.673 7 lnx描述,与填充值关系可用逆矩阵模型y=-1.354 2+25.511 2/x描述,与单叶重关系可用幂函数曲线模型y=1.851x0.091 6描述,与含梗率关系可用混合曲线模型y=14.846 7×0.961 4x描述,与出丝率关系可用S模型y=e(4.862 6-306.049/x)描述,曲线回归方程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烤烟淀粉含量与单叶重、叶面密度、叶片厚度和出丝率等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填充值、平衡含水率、拉力和含梗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通径分析表明单叶重、叶面密度、拉力、平衡含水率等物理指标对烤烟淀粉含量的直接作用绝对值较大.

关键词: 烤烟 淀粉 物理性状 关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花种质资源形态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促进红花品种改良及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以筛选出的68份优异种质为材料,对19个形态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不同地理来源红花资源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丰富,数量性状上存在较大变异。主成分分析以5个主成分因子反映了13个数量性状的全部信息。累计贡献率达85.08%,各主成分包含的信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表明主成分分析结果与参试资源和性状指标的选择均有关系。将主要农艺性状归纳为产量构成因子,生长势因子和子粒因子。采用DPS 7.0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根据19个性状在红花种质资源间的不同表现,在遗传距离13.29处将68份供试材料聚为7大类群。聚类结果表明,不同地理来源的种质资源多样性较丰富,聚类分析中部分地理来源相同或遗传背景相似的资源能够聚在同一类群,但也有一些地理来源及遗传背景不一致的种质资源也聚在同一类群,少部分资源品种表现差异大,表明品种类群间的性状分化与地理分布既有一定的联系又不绝对相关,即不同地区的材料聚类呈现一定的地理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红花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分枝总数为15.779 2,其次为单株有效果球数、单株产量和分枝长度,依次为15.673 9、10.617 5和10.4155,多样性指数越高,表明遗传多样性越丰富。实践证明在杂交或其他方法育种中,选配亲本材料应依据主成分的排序,具体分析与全面评价每个亲本材料综合指标的优劣,依据红花育种目标,结合聚类分析,合理地选配组合。对于红花品种改良及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红花 形态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炔螨特与溴虫腈联合杀螨活性的最佳配比筛选

浙江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取新的高效复配杀螨剂配方,采用共毒因子法和共毒系数法评价了炔螨特和溴虫腈不同配比混剂对朱砂叶螨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炔螨特与溴虫腈处理朱砂叶螨雌成螨后24 h的LC50分别为435.38和8.80 mg·L-1,炔螨特与溴虫腈混剂对朱砂叶螨具有明显增效作用的质量比为98.0∶2.0~95.4∶4.6,以96.5∶3.5和96.0∶4.0混合增效最明显,对朱砂叶螨处理后24 h的共毒系数分别为240.26和241.58,LC50分别为114.68和108.37 mg·L-1,其毒力分别是炔螨特毒力的3.80倍和4.02倍。该结果可为炔螨特与溴虫腈的混合使用防治害螨及复配剂开发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朱砂叶螨 杀螨剂 炔螨特 溴虫腈 共毒系数 共毒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外光谱在中药质量研究中的应用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无损、无污染、多组分同时测定等优势而备受关注,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中红外、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真伪优劣鉴别、中药活性成分定量分析、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中药生产工艺过程中在线检测等方面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随着红外技术及相关理论的发展,红外光谱将在中药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红外光谱 中药 应用 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EG处理下小麦种子萌发期的性状变化与品种抗旱性级别划分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6.1%的PEG-6000高渗溶液为干旱胁迫剂,在人工摸拟土壤自然干旱环境下,研究了云南全生育期抗旱性不同的2种、5亚种70份小麦品种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初生根数目和长度、胚芽鞘和胚芽长度的变化,以及用这些形态性状鉴定云南小麦种子萌发期抗旱性和划分品种抗旱性等级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作对照的水培处理相比,在16.1%的PEG处理下,58.6%、17.1%、91.4%和41.4%的参试材料对应的发芽势、发芽率、胚根数和胚芽鞘长度出现了上升,80%和100%的参试材料的最大胚根长度和胚芽长度出现了显著或极显著下降;以发芽势、发芽率、胚根数、胚芽鞘长度的相对值和PEG处理下的根芽长度比为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指标时,92.9%、94.3%、65.7%、72.9%和94.3%的参试材料对应的抗旱性是强和极强的,其中,有69.2%、72.7%、73.9%、68.6%和66.7%的材料的全生育期抗旱性是强和极强的;说明以这5性状作为小麦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指标是可行的,但是,相对胚根数可能不适合用于圆锥小麦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的鉴定,而相对发芽势和相对发芽率则是鉴定小麦种子萌发期抗旱性最简便和有效的理想指标。

关键词: 小麦 PEG处理 种子萌发期 性状变化 抗旱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