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687条记录
25份国外蓖麻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及评价

分子植物育种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25份国外蓖麻种质资源为材料,对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一级分枝穗长和一级分枝蒴果数的变异系数(CV)最大,分别为89.2%和94.1%;百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小,为20.4%。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对蓖麻产量贡献最大的农艺性状是单株总蒴果数,其次是单株有效穗、百粒重以及一级分枝蒴果数;基于各种质间性状的遗传差异,在距离为5时,把25份蓖麻聚类并划分为6大类群,可为杂交育种根据不同类别的特点利用亲本提供依据。

关键词: 蓖麻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9个早中熟苹果品种在滇西北冷凉高地生长结果特性观察

果树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调整优化苹果品种结构,适应消费市场。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华硕’等9个早中熟苹果品种进行引种栽培评价,以期筛选出适应滇西北冷凉高地气候的优良早中熟苹果品种。【方法】2011—2014年连续4 a,每个品种随机选取10株标记,定株分别调查10个品种的生长状况、物候期、抗逆性、果实经济性状等指标。【结果】‘华硕’‘红将军’‘华玉’‘早红’4个品种在宁蒗栽培具有结果早、易丰产、果个大、色泽艳丽、果实美观、成熟早、品质好、采收期长、耐贮存、销售价格高等特点,是优良的早中熟品种。【结论】‘华硕’‘红将军’‘华玉’‘早红’4个品种适宜在与宁蒗气候条件相适宜的滇西北冷凉高地推广栽培。

关键词: 苹果 早中熟品种 引种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朱砂叶螨抗炔螨特品系滞育螨的药剂敏感性

农药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炔螨特与丁醚脲对该品系害螨滞育雌成螨的室内毒力,明确朱砂叶螨抗炔螨特品系冬季滞育雌成螨的药剂敏感性。[结果]24、48 h时炔螨特对抗性正常螨的抗性分别是敏感螨的7.58、4.72倍,炔螨特对抗性滞育螨的抗性分别是敏感螨的9.55、8.34倍,是抗性正常螨的1.26、1.77倍;在24、48 h时丁醚脲对抗性正常螨的抗性分别是敏感螨的5.73、5.34倍,丁醚脲对抗性滞育螨的抗性分别是敏感螨的7.28、7.05倍,是抗性正常螨的1.27、1.32倍。[结论]朱砂叶螨抗炔螨特品系滞育雌成螨对炔螨特和丁醚脲的敏感性低于抗性正常螨,因此在光照缩短、温度降低等环境条件下防治,需适当提高药剂质量浓度,且朱砂叶螨抗炔螨特品系对丁醚脲有较高的交互抗性,使丁醚脲防效减弱,田间施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提高丁醚脲浓度或使用交互抗性低的药剂进行防治。

关键词: 朱砂叶螨 滞育 炔螨特 丁醚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41种农药残留

色谱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蔬菜中常见的隐性农药、禁限用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检出率较高的41种农药残留的测定方法。蔬菜样品用1%(v/v)乙酸-乙腈溶液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净化后直接进样分析,采用正、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优化后的QuEChERS、色谱和质谱条件下,41种农药在1.0~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9,检出限为0.003~1.00μg/kg,不同基质中的平均回收率范围为74.1%~120.4%,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为2.8%~11.9%。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净化效果好,可用于蔬菜中41种农药的快速测定,为蔬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农药 蔬菜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种常用杀虫剂对桑树天牛的防治作用

农药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能有效防治桑树天牛的杀虫剂。[方法]采用蛀孔注射药剂法,测定7种杀虫剂对桑树天牛的防治效果。[结果]药后7 d,2.5%敌杀死EC 2.5 g/L和20%吡虫啉SL 20 g/L对黄星天牛的防效分别为93.55%和90.41%,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10%顺式氰戊菊酯EC 10 g/L、40%毒死蜱EW 40 g/L和20%吡虫啉SL 20 g/L的对桑天牛防效分别为100%、94.34%和93.88%,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药后15 d,2.5%敌杀死EC 2.5 g/L、10%顺式氰戊菊酯EC 10 g/L、20%吡虫啉SL 20 g/L和40%毒死蜱EW 40 g/L对黄星天牛和桑天牛的防效更好,与其他处理的防效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10%顺式氰戊菊酯EC、40%毒死蜱EW、20%吡虫啉SL和2.5%敌杀死EC稀释10倍蛀孔注射可有效防治桑树黄星天牛和桑天牛,可作为田间桑树天牛的防治用药。

关键词: 桑树 天牛 杀虫剂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液液萃取柱-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乳制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

分析试验室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液液萃取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乳制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快速测定方法。硝基呋喃类代谢物衍生化反应后,利用EXtrelut NT液液萃取小柱进行净化富集,采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内标法定量。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在0.10~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04~0.10μg/kg,回收率范围为71.5%~109.4%,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4.6%~9.8%。方法适用于乳制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 液液萃取柱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乳制品 硝基呋喃类代谢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苯丁锡与溴虫腈混合使用对朱砂叶螨的联合毒力和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

蚕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朱砂叶螨是对桑树危害严重的害螨之一,将苯丁锡与溴虫腈2种杀虫剂混合使用以增强对朱砂叶螨的化学防治效果。采用共毒因子法和共毒系数法评价了2种杀虫剂不同混配比例的增效作用,以食下毒叶法评价增效配比的混合药液对家蚕的急性毒性。苯丁锡和溴虫腈的质量比介于90.9∶9.1~81.1∶18.9间的共毒因子最大,二者的最佳配比为87∶13,对朱砂叶螨处理后24 h的LC50为22.45 mg/L,共毒系数为184.82,其毒力是单一苯丁锡处理毒力的4.15倍。最佳配比混合药液对家蚕3龄起蚕处理后24 h的LC50为461.00 mg/L,安全性系数为20.53,属于低风险农药。试验结果显示,苯丁锡和溴虫腈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使用对朱砂叶螨的防治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且对家蚕的急性毒性低,是具有应用价值的桑园杀螨复配药剂。

关键词: 复配杀虫剂 苯丁锡 溴虫腈 朱砂叶螨 毒力 家蚕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翻压绿肥数量与烟草线虫危害关系初报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2种化肥用量、5种翻压绿肥数量组成的10个处理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云南红壤翻压绿肥数量与烟草线虫危害的关系,以期探索绿肥对缓解或克服烟草连作线虫危害的作用。结果表明,烟草采收末期,红壤寄生性线虫和非寄生性线虫数量随着翻压绿肥数量的增加而趋于增加,烟草根结线虫危害显著降低。因此,翻压绿肥改善了土壤营养条件,增强了烟草抗御线虫危害的能力,对烟草根结线虫危害起到了防治作用。

关键词: 翻压绿肥数量 烟草 线虫危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斑萎病毒与传毒蓟马发生流行的相关性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对云南红河州烟田番茄斑萎病毒与传毒蓟马的发生流行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鉴定出西花蓟马、花蓟马和烟蓟马等3种蓟马为烟田传毒蓟马,其中以西花蓟马种群数量最多。对不同时期传毒蓟马百株虫量和TSWV发病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传毒蓟马虫口数量与烟田TSWV发病率呈正相关关系,即传毒蓟马种群数量高会导致烟田TSWV的发生流行。

关键词: 烟田 传毒蓟马 番茄斑萎病毒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砷对三七幼苗的毒害效应及临界值研究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近年来药用植物三七砷污染状况,文章通过设置砷胁迫条件下三七幼苗水培试验,研究了砷对药用植物三七的毒害效应,阐明了三七幼苗砷毒害的表观症状和毒害特征,提出了三七苗砷毒害临界浓度和安全药用临界浓度推荐指标和推荐值。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砷对三七植株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砷条件下三七苗砷毒害症状明显,表现为根系发黄腐烂,根体积和根重下降,植株地上部分失水萎蔫或直接青枯死亡;二年生三七苗的耐砷能力强于一年生三七苗;综合分析三七苗株高、地下部须根长、地上部干重等效应指标与砷处理浓度的表观敏感性和相关性,推荐三七地上部分水分含量的EC20值作为砷对三七苗产生毒害的毒性阈值,其毒害效应临界浓度分别为一年生三七苗13.45 mg/L,二年生三七苗13.81 mg/L;以《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砷的限量指标≤2.0 mg/kg为基准,根据三七苗根系砷含量和砷处理浓度二次拟合方程,推荐水培条件下三七根系砷的安全临界浓度分别为一年生三七苗7.92 mg/L,二年生三七苗8.41 mg/L。

关键词: 三七 毒害效应 临界浓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