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687条记录
丁醚脲与溴虫腈对朱砂叶螨的联合杀螨活性

农药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获取新的高效复配杀螨剂配方。[方法]以共毒因子法和共毒系数法评价丁醚脲与溴虫腈对朱砂叶螨的联合杀螨活性及筛选最佳配比。[结果]丁醚脲与溴虫腈对朱砂叶螨雌成螨处理后24 h的LC50值分别为154.67、8.80 mg/L,丁醚脲与溴虫腈以质量比为94.5:5.5~92.0:8.0混合具有明显增效作用,最佳配比为94.0:6.0或93.5:6.5,对朱砂叶螨处理后24 h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83.65和187.26,LC50值分别为39.79、40.27 mg/L,其毒力分别是丁醚脲毒力的3.66、3.89倍。[结论]丁醚脲与溴虫腈以94.0:6.0或93.5:6.5混合对朱砂叶螨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该结果可为丁醚脲与溴虫腈的混合使用防治害螨及复配剂开发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丁醚脲 溴虫腈 朱砂叶螨 杀螨剂 共毒系数 复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个品种剑麻抗旱生理指标比较及抗旱性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引种的3个剑麻(Agave sisalana)品种"H.11648、广西76416、肯尼亚K2"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设置干旱胁迫组与正常浇水组,研究连续进行了4个月,每月测定一次形态指标及生理指标,对比研究了剑麻不同品种间的抗旱能力差异与干旱环境下的生理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剑麻在干旱胁迫下,叶片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叶片含水量则有一定程度地降低,尤其是在干旱胁迫的第一个月中,变化程度更明显。隶属函数比较表明,3个品种的抗旱能力大小比较为:广西76416>肯尼亚K2>H.11648。

关键词: 剑麻 干热河谷 抗旱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间种覆荫树对云南大叶茶品质影响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旱冬瓜、洋紫荆、云南樟3种树间种覆荫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分析,推断适宜云南大叶种茶的间种覆荫树类型。同时采摘间种树直接覆荫一芽二叶鲜叶与同地块2.5倍间种树高距离外茶鲜叶加工成蒸青固样和晒青茶样品,对每一种间种树覆荫对茶叶品质的改变做纵向比较分析,对不同树种覆荫品质特性做横向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旱冬瓜覆荫茶叶含氮化合物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增长明显,滋味浓厚、回甘;洋紫荆覆荫茶叶EGC、EGCG、游离氨基酸增长明显,ECG、水溶性果胶等明显下降,滋味醇浓略带有洋紫荆花香;云南樟覆荫茶叶含N化合物-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大幅下降,EGCG增长明显,口感从苦涩突出转变为微涩协调。纵向比较3个树种覆荫茶叶的品质差异,得出覆荫茶叶含氮品质成分与该覆荫树种固氮能力相关。茶园间种树选择首先剔除有毒、有异味的树种,优先选择有固氮根瘤菌树种,间种树种应多树种配置,旱冬瓜可作为云南大叶种茶区主要的间种覆荫树。

关键词: 茶园 间种覆荫树 旱冬瓜 洋紫荆 云南樟 茶叶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野茄资源形态学性状的多元统计与分析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40份云南野茄资源的果形、果色、单果质量等12个主要形态学性状进行变异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变异度分析结果表明材料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差异,各性状在不同材料之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样性;相关性分析发现,有7对性状间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7对性状间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将材料划分为5大类,其中第1类与栽培种差异最大,第3类与栽培种最接近.本研究为云南野茄的研究利用理清了思路,并为加快野茄资源在茄果类生产和育种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野茄 资源 云南 形态学性状 多元统计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金丝4号”枣引种试验及栽培技术

中国南方果树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据有关资料介绍,2007年中国红枣产量305万t,栽培面积突破133.33万hm2。中国红枣主要在北方,90%的产量集中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5省[1]。云南立体气候明显,适宜栽培红枣的区域较广,其中的干热区如元江、元谋等地是全国红枣最早熟的产区,在自然条件下,同一品种的成熟期比华北平原早熟60天左右,发展前景广阔,但云南红枣面积小,产量占全国的比例不到0.1%,而且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将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限性卵色和致死基因导入现行家蚕品种的方法

蚕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现行家蚕品种进行遗传改良获得新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是快速育成优良雄蚕品种的技术途径之一。建立了一种将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限性卵色和致死基因导入现行家蚕品种的方法:通过雌回交把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用于原种雌雄鉴别的限性卵色基因w3和控制一代杂交组合性比的2对隐性胚胎期致死基因l1、l2导入现行优良家蚕品种,即用现行品种的雌性与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雄性杂交,再用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雌性与杂交后代回交,以后多次用现行品种的雌性回交,再多代自交固定后育成具有现行品种优良经济性状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采用该方法,将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限性卵色基因与胚胎期致死基因导入现行优良家蚕品种云蚕8A和云蚕8B中,并按云蚕7×云蚕8的组配方式配制雄蚕一代杂交组合,其雄蚕率达100%,与原杂交组合相比,虫蛹率、解舒率、干茧出丝率分别提高2.33、5.53、2.60个百分点,茧丝洁净达95.4分,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创制经济性状优良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育种材料。

关键词: 雄蚕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性比控制 限性卵色基因 隐性胚胎期致死基因 现行品种 回交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草属RGP-3基因克隆及多样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前期研究表明普通烟草(N.tabacum cv.Xanthi)中富含甘氨酸RNA结合蛋白基因(NtRGP-3),该基因为涉及渗透胁迫相关的一个重要转录后调节基因,本研究旨在明确烟草属不同种中RGP-3基因多样性。通过PCR同源克隆方法克隆了12个烟草种中RGP-3基因,对RGP-3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变异和系统进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RGP-3在烟草属不同种中相似性介于89%~100%,其中栽培烟草种(N.tabacum_K326)和野生林烟草(N.sylvestris)相似性为100%;多序列比较显示,RGP-3在不同烟草种中存在484个变异位点,其中外显子中变异占8.88%,内含子中变异占79.55%,3'UTR中变异占11.57%,推导的氨基酸仅有14个变异位点,且RNA识别结构域(RRM)高度保守;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普通烟亚属(Tabacum)和碧冬烟亚属(Petunioides)中RGP-3遗传距离较近,而和黄花烟亚属(Rustica)较远,与植物分类学上烟草亲缘关系结论一致。研究结果表明烟草属中RGP-3基因变异丰富,而编码的蛋白较保守,且RGP-3基因能够较好地用于烟草系统进化分析,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烟草属中RGP-3的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烟草 富含甘氨酸RNA结合蛋白 RGP-3 克隆 基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种中国黑块菌的介绍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国食用菌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黑块菌是一类珍稀的外生菌根食用菌。着重描述印度块菌和夏块菌的形态特征和鉴别特征,并介绍它们的生境及分布区域。同时,对块菌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黑块菌 形态特征 鉴别特征 可持续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几个苹果新品种对腐烂病的抗性鉴定

华北农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引进抗腐烂病新品种,调整云南苹果品种结构,需要对新拟引进品种抗性进行鉴定。以目前主栽品种红富士作为对照,通过观察果园自然发病程度和人工接种腐烂病原菌进行抗性鉴定相结合,对苹果品种对腐烂病的抗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这些测试的苹果新品种对苹果树腐烂病的抗性均存在差异,云南6个苹果新品种对腐烂病的抗性均比主栽品种红富士强。其中斯维塔、玉华早富对腐烂病的抗性表现较好,其次为新嘎啦、短枝富士、皇家嘎啦和金世纪。通过鉴定,明确这些品种均为云南未来可以推广使用的抗腐烂病的新品种。

关键词: 苹果 腐烂病 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氮耦合下小粒咖啡幼树生理特性与水氮利用效率

农业机械学报 201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经济热作小粒咖啡幼树的水氮精准管理模式,研究了4个灌水水平(WS,75%~85%田间持水量;WH,65%~75%田间持水量;WM,55%~65%田间持水量;WL,45%~55%田间持水量)和4个施氮水平(NH,0.60 g/kg;NM,0.40 g/kg;NL,0.20 g/kg;NZ,0 g/kg)对小粒咖啡幼树生理特性及水氮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WL相比,增加灌水使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降低5.8%~15.5%、6.0%~14.4%、14.2%~30.3%、27.6%~60.0%和22.6%~57.5%,使根系活力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5.8%~63.8%和21.6%~29.6%,降低土壤硝态氮均值21.5%~36.2%。与NZ相比,增加施氮使丙二醛降低23.8%~49.8%,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脯氨酸、可溶性糖、根系活力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49.0%~88.4%、21.9%~60.9%、509%~703%、20.7%~52.3%、23.5%~41.8%和21.6%~53.9%,同时土壤硝态氮均值增加2.73~14.44倍。NZ和NL时氮素吸收总量与灌水量显著正相关;NM和NH时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吸收总量均随灌水量先增后减。不同灌水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吸收总量均与施氮量呈显著二次曲线关系。NMWH组合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同时NM和NH处理的氮素表观利用效率和氮素吸收效率最大,因此NMWH为水氮高效利用组合。

关键词: 小粒咖啡 水氮耦合 生理特性 水氮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