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土壤养分(模糊匹配)
65条记录
云南勐海县主要古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掌握勐海县古茶园之间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为勐海县古茶园的土壤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有助全县茶叶生产实现高效、优质、生态的目标。【方法】选取勐海县9个具有代表性的古茶园土壤取样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有66.7%的古茶园土壤pH值在4.5~5.5,33.3%的古茶园土壤pH值低于4.5;22.2%的古茶园有机质含量高于30 g/kg,77.8%的古茶园有机质在10~30 g/kg;碱解氮含量全部超过120 mg/kg;88.9%的古茶园速效磷含量低于3 mg/kg;66.7%的古茶园速效钾含量低于50 mg/kg。【结论】勐海古茶园土壤中,部分茶园的pH值低于4.5,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比较丰富,速效磷和速效钾比较缺乏。应充分发挥各种有机肥资源,增加古茶园的土壤肥力,运用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改善古茶园的土壤养分结构和pH值,确保各地古茶园有合理、高效的土壤养分库。

关键词: 勐海 古茶园 土壤养分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珠子参表型性状变异及其与地理-土壤养分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珠子参表型性状变异及其与地理-土壤养分因子的相关性。【方法】以12个珠子参天然居群为对象,采用变异系数、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珠子参的小叶数、茎色、叶形、叶缘等性状在居群间与居群内均有明显变异;7个表型性状在居群间与居群内也存在广泛变异,居群间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0.28%~69.18%,其中茎粗和复叶柄长在居群间的变异最大,变异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69.18%和57.49%;12个居群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大的居群是香格里拉普达措(PDC1)为53.61%,变异系数最小的居群是尾木尼村(WMN)为27.11%。相关性分析表明,珠子参居群的叶长、复叶柄长与纬度和海拔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小叶柄长与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株高、叶长、小叶柄长与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表明,12个珠子参天然居群可分为4类,但性状的表型特征并没有完全依地理距离而聚类。【结论】珠子参天然居群表型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且与分布生境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有关。

关键词: 珠子参 表型性状 变异系数 地理因子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覆盖在中药栽培上的应用和研究概况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19

摘要:利用各种农业残留物和农作物生产废弃材料覆盖种植中草药的土壤表面,在促进中药种子萌发,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中药质量、抑制田间杂草、减少目标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国内外发表的论文为基础,通过对近几年有机覆盖材料在中药栽培上的应用情况。就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有机覆盖在中药栽培技术应用上提供依据。

关键词: 有机覆盖 中药栽培 土壤温度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钾水平对土壤速效钾含量和三七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二年生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作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K2O)水平(0、337.5、450、675、1 012.5 kg/hm2)对土壤速效钾、三七养分吸收、钾肥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钾水平下土壤速效钾含量随生育期推进逐渐降低;与K0相比,施用钾肥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钾含量(P<0.05),土壤速效钾含量随施钾用量增加而增加;三七根部氮、磷、钾吸收量随着生长不断增大,施钾可明显提高三七各部位主要生育期氮、磷和钾吸收量,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三七地上部、根部氮、磷、钾吸收量先升高后降低,以K3处理吸收量最高;钾素偏生产力随着施钾水平的提高而显著下降(P<0.05);不同施钾水平下三七株高、叶长、叶宽、茎粗和不同部位生物量均随生育期推进逐渐增加,施钾可以促进三七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三七产量(P<0.05),施钾处理较K0处理增产6.90%~17.17%,其中,K3处理产量最高,K4处理次之。综合三七生长发育,养分吸收、钾肥利用效率与产量,本试验条件下,要实现三七高产高效以K3处理的施钾量(675 kg/hm2)为宜。

关键词: 钾水平 三七 养分吸收 产量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基地土壤养分对黔产何首乌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寻不同种植基地的土壤养分对何首乌(Fallopia multiflora)品质的影响,采集并测定4个种植基地土壤样品养分,分析土壤养分含量对何首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速效钾含量高有利于何首乌块根的膨大,有效磷含量高不利于何首乌块根的生长。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高的种植基地何首乌块根个数、块根总鲜质量和块根折干率最大,含丰富有机质、全氮、缓效钾、有效钾的土壤更适合何首乌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 土壤养分 何首乌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间相互作用对牧草间作体系生产力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揭示种间相互作用对柱花草/黑籽雀稗间作体系生产力的影响,试验设计三个处理,分别是单作柱花草、单作黑籽雀稗、柱花草/黑籽雀稗间作,观测了三个不同种植模式作物整个生育的物候期、整个植株生长量、生物量、生物量的当量比及不同种植体系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的差异。结果表明:1种植牧草270天后,间作体系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的当量比分别是3.05和3.52,土地当量比大于1,表明柱花草/黑籽雀稗间种具有间作优势。2与单作相比,间作体系黑籽雀稗物候期推迟5天;其生长量、生物量均高于单作,株高、根长、干草产量和根系产量分别高于单作9.67 cm、7.33 cm、345.50 g·株~(-1)、131.67 g·株~(-1)。与柱花草单作对比,间作的分枝期、现蕾期、花期比单作分别推迟5天、15天、5~15天;其生长量和生物量低于单作,柱花草株高、根系深、根冠比、根瘤量、干草产量和根系产量分别低于单作10.64 cm、0.54 cm、0.08、0.84粒·株~(-1)、14.29 g·株~(-1)和1.48 g·株~(-1);3间作体系土壤养分有机质、全氮、全磷比种植前增加的量分别为0.039%、0.003%、0.001%。单作柱花草样地有机质、全氮比种植前增加的量分别为0.063%、0.006%,磷比种植前减少0.001%;单作黑籽雀稗样地有机质、全氮比种植前减少0.017%、0.002%。表明,柱花草的间作提高了样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柱花草在生物固氮过程中,以磷固氮,消耗磷素致使单作柱花草样地全磷量减少,全氮量增加。

关键词: 种间相互作用 牧草 间作体系 生产力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河烟区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及肥力适宜性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研究红河烟区土壤主要养分含量状况及植烟土壤适宜性。【方法】采用GPS技术在红河烟区取土壤样品299个,测定土壤主要养分含量,采用ArcGIS 9.2软件、地统计学和土壤肥力指标法(soil fertility index,SFI)对植烟土壤养分状况和肥力适宜性进行分析。【结果】红河州植烟土壤大部分酸碱度在5.5~7.5,适宜烤烟种植;土壤有机质含量适中,分布呈山区高、坝区低的趋势;水解性氮在植烟县市分布不均,整体呈现四周高、中间低趋势,52.33%的植烟土壤含量丰富,49.5%的土壤有效磷偏低;土壤有效磷分布呈西北高、东南低的趋势,含量中等及以上占50.5%;土壤速效钾空间分布不规则,平均含量为197.24 mg/kg,整体处于中等水平;96.65%的土壤水溶性氯含量小于30 mg/kg。【结论】全州大部分植烟土壤养分适宜性等级属于Ⅰ、Ⅱ、Ⅲ级,分别占总植烟土壤29.81%、34.39%、23.04%,适宜性稍差的Ⅳ级土壤占12.77%。

关键词: 烤烟 土壤养分 地理信息系统 肥力 适宜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植烟土壤有机质与养分的关系及主要养分的空间变化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云南主要植烟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空间分布变化及与其他土壤养分的关系,利用GPS技术采集196个云南烟区土壤样品,运用地统计学、经典统计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及Kriging插值法分析云南烟区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总体特征、丰缺评价、空间分布变化规律及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云南烟区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涵盖缺乏、偏低、适宜、偏高和丰富所有范围,总体上属适宜水平,平均值为24.21 g/kg,变异系数为38.04%,属中等变异,处于适宜范围内的样本占36.13%;文山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红河、昆明、保山和曲靖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碱解氮的增加而升高,为正相关关系;土壤养分与有机质含量的关联度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氯离子>有效硼>有效镁>有效钙;烟区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氯离子和速效磷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为斑块状分布态势;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上从文山的东部和保山的西南部向中部及南部减少,碱解氮从文山的东部、昆明的西部和保山的西南部向中部及南部逐渐减少,速效磷从昆明的西北部和保山的北部向中部及南部逐渐减少,氯离子从红河、文山的中部和昆明、曲靖的北部向南部逐渐减少。

关键词: 植烟土壤 有机质 地统计学 空间分布 灰色关联分析 云南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叶紫花苕子不同翻压时期对土壤养分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云南农业科技 2017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光叶紫花苕子不同翻压时期配合常规施肥对土壤养分、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叶紫花苕子在盛花期翻压还田,耕层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常规施肥、盛花期前和盛花期后翻压光叶紫花苕子高18.5%、8.3%、2.0%和25.0%、10.8%、6.0%,盛花期翻压光叶紫花苕子为水稻生长发育提供更多的氮钾养分;盛花期翻压光叶紫花苕子水稻产量达到9 338.0 kg/hm2,比常规施肥、盛花期前和盛花期后翻压光叶紫花苕子分别提高16.2%、4.8%、3.1%。盛花期是翻压光叶紫花苕子的最佳时期。

关键词: 光叶紫花苕子 翻压时期 土壤养分 水稻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城橡胶公司橡胶园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特征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2009和2013年2期采样得到的土壤养分数据,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研究了江城橡胶公司橡胶园土壤表层(0~20 cm)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4种养分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全氮的空间分布主要是结构性因素作用的结果,而速效磷的分布受随机性因素的影响较大,随机性因素对有机质分布的影响逐渐变小,而对速效钾分布的影响逐渐变大。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极为相似,从2009-2013年,它们在西北部和北部下降最快,西南部上升最快,但总体均呈下降趋势,有机质处于缺乏水平的面积比例由19.7%增加到36.1%,全氮含量均在正常水平及以上,但处于丰富水平的面积比例由77.8%减少到59.6%。从2009-2013年,速效磷在南部和北部下降最快,西北部和东部的局地略有上升,总体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速效磷含量均在正常水平以下。从2009-2013年,速效钾在东北部和南部的下降最为明显,而西南部明显上升,总体略有上升,速效钾含量均在正常水平及以上,它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由正常向丰富水平转变,处于丰富水平的面积比例由69.9%增加到71.9%,处于正常水平的面积比例由29.8%减少到28.1%。江城橡胶公司胶园土壤养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土壤速效磷、有机质和全氮明显下降,土壤速效钾略有提高,这些变化主要是由施肥结构的改变和产胶量的急剧增加造成的。

关键词: 橡胶园 土壤养分 时空变异 地统计学 GI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