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三七连作障碍发生机理及消减技术研究
《北方园艺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连作障碍是三七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不同间隔年限土壤种植的三七和根际土壤为试材,开展了土壤微生物培养、土壤酶活性检测、土壤理化性状分析和三七根际化合物分析,研究三七连作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导致三七连作障碍的原因在于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土壤微生物群落演变、土壤酶活性下降和三七根际自毒物质积累4个方面;土壤细菌与真菌数量比、土壤细菌与放线菌数量比、土壤好氧性细菌与厌氧性细菌数量比均随三七根腐病加重而降低,其比值可作为三七栽培土壤健康状况评价的生物学诊断参数;优化集成了调酸、减肥、通气和微生物修复的三七连作障碍消减技术。
关键词: 三七 连作障碍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土壤养分 化感作用


三七种植地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的试验方法,研究了三七种植期间土壤养分动态变化规律,以期为三七合理高效施肥提供指导。结果表明,同不种三七的对照相比,种植三七的土壤p H、有机质、全N、碱解N、全K、速效K、有效P、阳离子交换量、有效Mn大幅降低,其中降幅最大的是全K和速效K,降幅在20%以上,其次是碱解N和速效P,降幅在15%左右,再次是阳离子交换量降幅在10%左右;而土壤中的交换性Ca、Mg及有效Zn有所增加,有效Fe和Cu变化不大。同种植初期相比,种植三七后土壤p H、全N、速效N,速效P,速效K,及交换性Mg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降低幅度较大的是速效K,降幅在20%左右,其次是碱解氮,降幅在15%左右;有效Fe、Cu、Zn及交换性Ca增加;有机质、全P、阳离子交换量变化不明显。不同种植年限间相比,种植三七土壤p H、有机质、碱解N、速效K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与对照差异增大。三七种植地土壤养分含量随季节变化和周期性施肥呈现每年3月升高,6月降低,9月升高,12月降低的趋势,其中大量元素变化规律较明显。综上所述,种植三七会导致土壤酸化,降低氮磷钾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增加钙、镁、铁、铜、锌,对有机质和锰含量影响不大;生产上可通过施用石灰或草木灰缓解酸化,同时在6月和12月前后增施钾肥,合理施用有机肥和氮磷肥。


云南临翔区油菜主产区土壤养分调查与配方施肥(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5
摘要:[目的]了解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油菜主产区种植土壤养分现状,提出充分发挥土壤生产潜力的配方施肥建议,从而促进当地油菜增产、增收。[方法]通过土样采集、室内检测,结合油菜的需肥量调查,进行配方施肥计算。[结果]发现临翔区油菜种植主产区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养分含量普遍处于中等或以上水平,但一半多的土壤呈酸性和强酸性,土壤p H值在5.5以下,土壤缺硼现象较为严重,平均值接近60%的土壤样本水溶态硼含量小于0.5 mg/kg。[结论]提出以下配方施肥建议:在每公顷3 750 kg的目标产量下,肥料N、P2O5、K2O的总补施量分别为300、195、195 kg/hm2。在施用农家肥15 000 kg/hm2的情况下,化肥N、P2O5、K2O应分别补施240、150、75 kg/hm2。氮肥品种选择对土壤酸化作用最弱的是尿素(含N 46%),施用量为525 kg/hm2左右,用碱性钙镁磷肥(含P2O520%)替代普钙,施用量750 kg/hm2,硫酸钾(含K2O 50%)150 kg/hm2,土壤基施硼砂7.5 kg/hm2,在抽薹期喷施液体硼肥7.5 g/hm2。


大理苍山不同海拔梯度和土壤对野生滇龙胆生长及其成分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9个不同海拔梯度(2203~3327 m)野生滇龙胆的表型性状、生物量及龙胆苦苷含量。结果表明,滇龙胆植株表型性状与不同海拔梯度间相关性不显著;海拔2 783 m时,单株地上部干重和单株地下部干重之比为0.99,即地上和地下部干重基本相等;其余海拔梯度均为单株地上部干重高于单株地下部干重,海拔3046 m时,滇龙胆地上部干重是地下部干重的2.56倍;地下部龙胆苦苷含量均高于地上部龙胆苦苷含量,除了海拔3327 m处龙胆苦苷含量地下部与地上部之比仅为1.46倍之外,其余海拔梯度滇龙胆地下部龙胆苦苷含量均是地上部龙胆苦苷含量的2倍以上;相关分析表明,滇龙胆龙胆苦苷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和海拔梯度相关性不显著。


云南景迈山和六大茶山古茶园土壤养分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弄清景迈山和六大茶山古茶园土壤养分状况,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茶园提供科学依据,用油浴加热重铬酸钾氧化-溶量法和碱解扩散法等方法测定古茶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结果表明,景迈山古茶园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平均含量均较六大茶山高,而碱解氮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均较六大茶山低,景迈山古茶园土壤均达到Ⅰ级茶园土壤标准,六大茶山古茶园土壤均达到Ⅱ级茶园土壤标准。景迈山土壤养分含量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速效磷>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六大茶山土壤养分含量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有机质,其中景迈山有机质和碱解氮均较六大茶山大,而速效磷和速效钾均较六大茶山小。LSD多重比较表明,景迈山和六大茶山共16个地方古茶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差异显著。


云南临翔区油菜主产区土壤养分调查与配方施肥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了解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油菜主产区种植土壤养分现状,提出充分发挥土壤生产潜力的配方施肥建议,促进当地油菜增产、增收。[方法]通过土样采集、室内检测,结合油菜的需肥量调查,进行配方施肥计算。[结果]临翔区油菜种植主产区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养分含量普遍处于中等或以上水平,但一半多的土壤呈酸性和强酸性,土壤pH在5.5以下,土壤缺硼现象较严重,平均值接近60%的土壤样本水溶态硼含量小于0.5 mg/kg。[结论]在3 750 kg/hm2的目标产量下,肥料N、P2O5、K2O的总补施量分别为300、195、195 kg/hm2。在施用农家肥15 000 kg/hm2的情况下,化肥N、P2O5、K2O应分别补施240、150、75 kg/hm2。氮肥品种选择对土壤酸化作用最弱的是尿素(含N 46%),施用量约为525 kg/hm2,用碱性钙镁磷肥(含P2O520%)替代普钙,施用量为750 kg/hm2,硫酸钾(含K2O50%)为150 kg/hm2,土壤基施硼砂7.5 kg/hm2,在抽薹期喷施液体硼肥7.5 g/hm2。


秸秆覆盖对成龄茶园土壤养分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 2013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稻草、玉米秸秆和甘蔗渣覆盖对茶园土壤养分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覆盖材料,为茶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成龄茶园中,设覆盖厚度相同(8 cm)的稻草、玉米秸秆、甘蔗渣处理和不覆盖处理作对照(CK),测定不同处理土壤有机质、土壤碱解氮、土壤速效磷、土壤速效钾等含量和土壤含水量、茶鲜叶产量及茶叶理化成分等指标。【结果】覆盖稻草、玉米秸秆和甘蔗渣处理可提高0~6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覆盖稻草和玉米秸秆处理可提高0~4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的含量;覆盖甘蔗渣处理使0~6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含量降低,土壤pH值增高。在夏、秋茶期3个覆盖处理0~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CK;春茶期,3个覆盖处理0~2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CK,稻草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最高。覆盖玉米秸秆和稻草处理的鲜叶产量分别比CK增加13.42%和9.47%,覆盖甘蔗渣的产量较CK降低了5.26%。覆盖3种秸秆处理可使茶叶的茶多酚含量增高,氨基酸含量降低。【结论】稻草和玉米秸秆覆盖可促进茶园土壤养分的供应,提高茶树产量。
关键词: 秸秆覆盖 成龄茶园 土壤养分 综合效应 稻草 玉米秸秆 甘蔗渣


曲靖市坡耕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及其与利用方式的关系
《土壤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面积为1 km2的典型性坡耕地为研究区,应用常规统计学方法和地统计学方法,对土壤的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和有机质的空间变异规律进行分析,探讨了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壤养分变异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程度以pH值最小,速效磷最大。速效养分、有机质和pH受人为活动影响明显,它们的空间自相关性中等或较弱。有机质、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主要养分呈现出西北-东南方向逐渐增高的空间格局,与海拔和地形走势有明显相关性。不同坡位(坡位高低)间的土壤养分差异显著,有机质、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指标呈现随坡位下降而升高的趋势。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变异性也有明显的影响,施肥强度大的水田土壤养分含量最高,其次为施肥中等的旱地,土壤养分最低的是施肥量小或不施肥的果林和桉树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