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雄性不育东方百合转录组SSR信息分析及其分子标记开发
《西南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东方百合雄性不育系开展转录组测序分析,开发SSR分子标记,为东方百合雄性不育系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MISA软件对筛选得到的1 Kb以上的Unigene做SSR分析,利用Primer3.0设计引物,随机选择71对引物进行多态性扩增。【结果】共获得135 483条Unigene,筛选得到12 391个SSR位点(占总Unigene的9.15%);其中SSR位点中主导类型为单核苷酸重复,占总SSR的63.94%;其次是二核苷酸重复,其出现频率为20.65%。通过Primer3.0设计得到11 948对SSR引物,随机选择71对SSR引物对24种不同来源的东方百合可育品种及雄性不育系进行多态性验证分析,结果显示在22对可扩增产物的SSR引物中,引物表现稳定可重复的多态性,各个位点的等位基因介于3~8个,平均等位基因数5个,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值0.5048、观测杂合度Ho平均值0.1977、期望杂合度He平均值0.4533。【结论】研究表明通过对东方百合雄性不育系转录组分析可获得较高频率的SSR位点且类型丰富,为东方百合雄性不育系遗传多样性分析和遗传图谱构建提供了候选标记。


云南省个旧市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生态风险评价
《土壤与作物 》 2019
摘要:测定了云南省个旧市50个农产品产地561份耕层土壤样品中As、Cd、Cr、Pb和Zn含量,依据国家土壤二级标准(GB15618-1995)并参照云南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评价了该区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结果显示,As、Cd、Cr、Pb和Zn均值为129 mg·kg~(-1)、1. 6 mg·kg~(-1)、104 mg·kg~(-1)、212 mg·kg~(-1)和249 mg·kg~(-1),单因子污染指数分别为4. 31、6. 73、0. 44、0. 79和1. 05,综合污染指数为6. 10。个旧市农产品产地土壤已达到重度污染,主要表现为As和Cd复合污染。同时,生态风险评价表明,个旧市As和Cd潜在风险值为70. 2和218. 2,分别达到中度和重度生态污染风险,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总值为319. 5,整体表现为重度生态风险。综上所述,个旧市农产品的生产安全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昆明市低碳设施农业发展研究
《云南农业科技 》 2019
摘要:当前人类的发展,由于前期的过度开发和污染,气候的变化给人类各方面的活动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文章以昆明市农业碳排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昆明市低碳设施农业的发展状况,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后续低碳设施农业的发展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云南丽江适栽蓝莓品种的筛选试验初报
《中国农学通报 》 2019
摘要:为了解不同蓝莓品种在云南丽江的丰产性和适应性,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蓝莓新品种,本研究通过8个兔眼蓝莓品种进行田间比较试验,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供试品种的结果枝数、每枝结果数、株高、单果重、单株1年生枝数、冠幅和单株产量等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灰色关联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以单株产量为参考数列,其他性状构成被比较数列,灰色关联序依次是结果枝数>每枝结果数>株高>单果重>单株1年生枝>冠幅。以理想品种为参考数列,其他品种为被比较数列,灰色关联序依次是'芭尔得温’>'粉蓝’>'灿烂’>'杰兔’>'顶峰’>'园蓝’>'乡铃’>'梯芙蓝’。因此,以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估选出的'芭尔得温’、'粉蓝’、'灿烂’、'杰兔’4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优,适合在丽江地区推广种植。


云南蒙自桑园桑枝条直接还田利用初探
《中国蚕业 》 2019
摘要:为了探索桑枝条直接还田利用的方法,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桑园对云桑2号桑树品种进行了桑枝条直接还田盖园艺地布(A布)法、直接还田不盖A布法和桑枝条传统处理法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桑枝条的3种不同处理方法每667 m~2桑园投入的人工和生产资料成本由低到高依次是桑枝条直接还田盖A布法(1 050元)<桑枝条直接还田不盖A布法(1 210元)<桑枝条传统处理法(1 450元),桑枝条直接还田盖A布法每667 m~2桑园的直接成本投入比桑枝条直接还田不盖A布法节约160元,比桑枝条传统处理法节约400元;每667 m~2桑园的桑叶产量由低到高依次是桑枝条传统处理法(1 863 kg)<桑枝条直接还田不盖A布法(2 067 kg)<桑枝条直接还田盖A布法(2 410 kg),桑枝条直接还田盖A布法每667 m~2桑园的桑叶产量比桑枝条直接还田不盖A布法增加343 kg,比桑枝条传统处理法增加547 kg。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桑枝条直接还田盖A布法在桑园管理过程中增收节支效果明显,可作为桑园管理的实用技术推广应用。


烤烟-油菜轮作田昆虫群落结构及时间动态
《中国农学通报 》 2019 CSCD
摘要:明确玉溪市烤烟-油菜轮作田昆虫群落结构及时间动态,为烤烟有害生物综合管理提供参考.2016年用马来氏网在玉溪市烤烟-油菜轮作田对昆虫种类及数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烤烟-油菜轮作田共采集昆虫5089头,隶属9目26个类群.植食性优势类群为叶蝉类、蛾类,寄生性优势类群为姬蜂和茧蜂,捕食性优势类群为捕食性食蚜蝇.烤烟-油菜轮作田主要害虫蛾类发生高峰期6-7月、叶蝉发生高峰期在9月,主要天敌姬蜂类发生高峰期在9月、茧蜂发生高峰期在6月、捕食性食蚜蝇发生高峰期在4-5月.烤烟-油菜轮作田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性指数6月最高,分别为1.9850、2.7620、1.0000;优势度指数3月最高为0.8840;S_s/S_i稳定性指数在0.0088~0.1385,S_n/S_p稳定性指数在0.7142~2.000,S_s/S_i和S_n/S_p稳定性指数8月最高.6-8月烤烟旺长期至采收期昆虫群落结构最稳定.


云南不同茶区的名山古树茶品质比较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找出云南不同茶区古树茶的品质差异。【方法】选取比较有知名度的勐海、勐腊、双江3个茶区的12个古树茶样进行感官审评和化学成分检测,结合化学成分对茶叶感官品质的影响,分析不同茶区的古树茶在饱满度、浓厚度、苦涩度、鲜醇度和回甘生津度5个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勐海、勐腊、双江3个茶区古树茶的水浸出物平均值分别为49.65%、48.80%、48.66%;茶多酚平均值分别是24.77%、22.44%、22.36%;咖啡碱平均值分别为3.63%、3.42%、3.72%;酯型儿茶素的含量分别为5.55、5.12、5.43 mg/g;游离氨基酸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74%、5.06%、5.49%,酚氨比平均值分别为5.3、4.45、4.08。【结论】不同的内含化学成分,使得各茶区的古树茶感官品质明显不同。勐海茶区的古树茶滋味浓厚,口腔饱满度高,稍有涩味,回甘生津度明显;勐腊茶区的古树茶滋味醇柔,滑顺,茶汤浓稠,苦涩度低;双江茶区的古树茶滋味鲜醇、甘甜,涩味明显,回甘生津快。


基于云计算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中国蔬菜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基于云计算服务器的B/S多层分布式体系架构和模块化设计,在追溯编码及二维码运用、数据库管理、移动数据采集、远程视频监控、追溯信息查询等方面整合应用云计算技术,开发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利用阿里云提供的ECS云服务器环境予以部署实现。系统提供了手持终端、PC管理后台、PC网站、智能手机等多渠道录入/查询通道,有效解决了追溯信息的实时采集与上传、追溯信息可信度低、系统易用性差、建设运维成本高等问题,经企业运行试用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干热河谷地区芒果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
《热带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血球计数板法,研究不同环境条件对芒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生长和孢子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及产生分生孢子的温度为10~35℃,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孢子形成适宜温度为20~25℃.在pH 3~11,该菌菌丝均能生长,最适pH为7; pH 3~10,孢子均可形成,最适pH为4.该菌能利用多种单糖、多糖和醇类作为碳源,最易利用的碳源是麦芽糖;对有机氮源的利用能力明显高于无机氮源,其中,最易利用的氮源是牛肉膏.24 h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光暗交替则有利于产孢.菌丝体的致死温度为56℃10 min,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1℃10 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