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71条记录
月季‘云粉’、‘云玫’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红四唑(TTC)染色法测定切花月季新品种云粉、云玫的花粉活力和寿命,联苯胺—过氧化氢测定柱头的可授性,显微观察其柱头的形态、颜色变化,结合田间人工授粉试验研究其育性。结果表明:(1)23℃干燥条件下,散粉4 d内花粉活力保持在50%以上,保存10 d时,花粉活力降至6%以下。(2)云粉柱头活性持续时间为3 d以上,云玫不超过2 d,强可授性持续时间云粉远远高于云玫。(3)田间试验,云粉作母本结实率均高于70%,作父本时结实率差异极显著;云玫作亲本时,结实率不超过16%,甚至不结实。可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月季品种应用于杂交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月季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粳优1号背景导入系耐低氮的初步评价

分子植物育种 2010 CSCD

摘要:耐低氮种质的发掘及其在高原粳稻中应用,有利于提升高原稻区的生产效率并保护环境。在云南高原稻区两种土壤氮素水平下,种植以育成的优质高原粳稻品种滇粳优1号(DJY1)为轮回亲本所形成的2064份导入系,以叶绿素计读数(SPAD)值为指标,评价导入系的耐低氮特性。结果显示:供试导入系的SPAD平均值在两种不同土壤氮素水平下均呈正态分布,且与有效穗和穗粒数极显著正相关;以超出95%右尾概率值为标准,初步筛选出供体亲本为Khazar(BC3F3)和Chhomrong(BC3F4)2个导入系为低氮钝感材料,即耐低氮材料;以小于5%左尾概率值为标准,则推论出供体亲本为Basmati370(BC3F3)、Type3(BC3F3)、Khole-Mavshi(BC3F3)、Ajaya(BC3F3)、Doddi(BC3F3)和鱼秋谷(BC4F3)的6个导入系为低氮敏感材料。这些材料可用于高原稻区耐低氮及氮高效育种及遗传研究。

关键词: SPAD值 耐低氮 低氮敏感型 种质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品种区域性试验的同异分析及联系势测验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克服传统甘蔗品种评价的局限性,运用同异分析法和联系势测验对全国甘蔗品种第五轮区试(2006~2007年)的14个品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云蔗99-596,Mex105,Q170,Hocp92-648,Hocp91-555,福农98-1103,粤糖94-128,Lcp85-384等8品种与理想品种联系值介于0.8005~0.8880之间,综合性状优良,可进行示范推广;其余品种需进一步试验观察。从而证明这种方法在甘蔗品比试验中应用是可行的。

关键词: 甘蔗品种 区域性试验 同异分析法 联系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地方稻种抗稻瘟病基因Pita和Pib的研究进展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选育抗稻瘟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非常有效的方法.总结了稻瘟病抗性基因特别是主效抗病基因Pita和Pib的定位、克隆及其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利用云南丰富的稻种资源挖掘抗性基因做了展望.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抗性基因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月季新品种‘蜜糖’

园艺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切花月季新品种‘蜜糖'是由‘好莱坞'ב镭射'杂交选育而成。生长势较强,易繁殖;花枝长度70~90cm,粗细均匀;花高心阔瓣大花型,黄白色带微粉,淡香型,内外花瓣颜色均匀。

关键词: 月季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时珍国医国药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云当归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云当归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通过计算机检索,鉴定了其中的54个化合物,占挥发油色谱峰总面积的99.21%。主要成分为顺-罗勒烯(45.20%)、α-蒎烯(21.61%)、Z-双氢藁本内酯(14.10%)、6-丁基-1,4-环庚二烯(2.34%)、双环大香叶烯(2.06%)、E-双氢藁本内酯(1.36%)等。检出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9.26%。结论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云当归资源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云当归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抗逆啤酒大麦新品种——云啤2号

麦类作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磷肥施用量对药用菊花生长、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土培试验,开展了不同磷肥施用量对药用菊花植株生长、产量和矿质养分吸收的影响,并确定了适宜菊花生长的最佳磷肥施用量。结果表明,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菊花花中P和Mg养分含量增加,促进菊花植株生长和花芽分化,提早菊花的花期,从而显著提高菊花植株的鲜花产量,并提高菊花的外观品质与经济效益。在本试验中,磷肥施用量超过0.30 g P2O5/kg土时,会开始抑制植株对N、K养分的吸收,即磷肥过量,会导致植株N、K元素含量及N/P、N/Mg比大幅降低,引起植株养分不平衡,造成植株叶色浓绿、叶面积变小,并造成繁殖器官提前发育,引起植株过早成熟(花期提前),从而降低菊花产量。通过回归分析表明,菊花生育期内磷肥施用量在0.25~0.27g P2O5/kg土时为适宜,此时菊花单株的花朵数和鲜花产量最高,可分别达到527.83朵和434.37 g/株。

关键词: 药用菊花 磷肥 生长 产量 养分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品种对3种病害的抗性鉴定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和灰斑病是玉米生产上重要的叶部真菌病害。采用人工接种法,对16个玉米新品种在田间进行大斑病、小斑病和灰斑病的抗性鉴定评价。结果表明,在鉴定的16个玉米新品种中,4个品种(屏单3号、云玉2号、HL-66和春喜06-10)对3种病害均有较好的抗性,其余品种对1种或者2种病害具有中抗或感病的水平。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大斑病 小斑病 灰斑病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元谋热区科研、开发、旅游三位一体新型农业科技园的创建

贵州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基层农业科研所的科技支撑和创新平台,搭建观光旅游服务和科普教育与培训平台,探讨科研所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创建科研、开发、旅游三位一体新型农业科技园,最终达到服务社会、提质增效、反哺科研的目的,实现园区科研、开发和旅游的持续发展,为基层农业科研所深化体制改革提供经验和示范样板。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 科研 旅游 开发 产业化发展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