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酸角营养成分的研究进展

中国果树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酸角作为干热河谷地区的一种特色经济林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基于前人已有的研究结果,对酸角果实(包括果壳、果肉、种子)以及花、叶中的不同营养成分含量进行分析论述,探讨酸角树体不同器官的养分分配和积累特征,旨在为酸角资源的深加工和酸角的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酸角 营养成分 养分循环 加工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世代甘蔗亲本材料评价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优良甘蔗种质资源的评价及快速分类,应用于甘蔗新品种培育。【方法】研究采集选配了22对云瑞系列杂交组合,对后代的丛有效茎数、株高、茎径、丛重、锤度5个主要农艺性状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再低级数据融合,结合相关分析、偏最小二乘分析(PLS-DA)、系统聚类分析(HCA)等方法,对试验材料进行综合评价,以提高创新种质的利用效率。【结果】(1)不同组合后代材料间的农艺性状数据指纹图谱差异较大,可以用于不同材料的鉴别;(2)PLS-DA与HCA结果显示,不同甘蔗野生种质资源后代群体间具有一定间隔,能较好进行区分,其中来源于云南割手密后代试验材料F2与F3代群体距离较近,关系较为紧密;(3)基于变量投影重要性准则(VIP)结果,筛选出的34个单株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将其选出进行下一步杂交利用。【结论】通过在不同农艺现状的数据融合对甘蔗种质进行评价,为甘蔗优异种质资源的收集保育、筛选和创新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甘蔗 数据融合 种质资源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植原体病害的状况、分布及多样性研究进展

农学学报 2023

摘要:植原体是引起众多植物病害的一类重要原核致病菌,能引起许多重要粮食作物、蔬菜、果树、观赏植物和林木严重病害,造成巨大损失.为了深入了解中国植原体病害的状况、分布及多样性,最终实现植原体病害的科学防控,归纳总结了中国植原体病害的研究历史、经济重要性、症状特点、流行传播、鉴定方法、地域分布及多样性等.提出了今后应从抗性资源筛选、抗病基因鉴定,基因组特征、致病机理、病害流行学、防治方法和昆虫传毒机理等方面开展植原体病害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 中国 植原体病害 地域分布 遗传多样性 病原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密度对水稻旱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CSCD

摘要:为探究水稻旱种条件下栽培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育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砚山县旱种的水稻品种及其适宜的栽培密度.以籼稻品种:'广8优1973'、'华浙优261',粳稻品种:'云两优502'、'云科粳1号'为供试材料,设4个栽培密度水平,采用水稻旱种旱管栽培的方式,在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进行试验,分析旱种条件下栽培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生育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中籼稻材料在高密度下孕穗、齐穗提前,比低密度条件下早成熟1~3 d,而粳稻材料则相反;4个品种的株高均在B3(108万/hm2)密度下最高;水稻植株剑叶的SPAD值受栽培密度影响较小,随密度的增加,倒二叶先增后降,在B2(90万/hm2)密度下最高,倒三叶呈下降趋势;水稻齐穗期的叶面积指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产量较高的处理组合为A2B3和A2B4,以籼稻品种'广8优1973'的产量最高,4个品种均在B4(126万/hm2)栽培密度下产量最高,说明在该生态区,B3密度下有利于水稻植株的生长,B4密度下更有利于水稻产量形成;栽培密度与有效穗成正相关,但实粒数在高密度下相对较低,说明高密度处理下能增加有效穗,但不利于培育大穗;栽培密度对籼稻品种的结实率影响不明显,粳稻结实率随栽培密度增加而增加,千粒重受栽培密度影响较小.4个水稻品种中,A1品种随着密度的增加,稻米的外观品质降低,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蛋白质在不同密度间无明显规律,其余品种稻米品质受栽培密度影响不明显.选用籼稻品种'广8优1973'在基本苗为108万~126万/hm2栽培密度下进行水稻旱种,群体生长能够适宜此生态环境条件,实现高产.

关键词: 栽培密度 水稻旱种 生育特性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薯系列马铃薯品种的冬作表现及种薯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中国马铃薯 2023

摘要:马铃薯作为云南省仅次于玉米和水稻的第三大粮食作物,其产业是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和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为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和产业布局,采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自主选育的51个马铃薯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在云南省马铃薯冬作代表区域德宏自治州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分析种薯在不同处理方式下打破休眠对出苗及产量的影响,并分析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试验采用二因素条区试验设计.A因素为品种,51个品种依据其相应特性分成5组,即示范组、加工组、冬作组、大春组和特色组;B因素为种薯处理方式,分为3种方法,即种薯在室温下自然打破休眠、使用1%硫脲+20 mg/L GA3浸泡30 min催芽打破休眠和收获后放入4~6℃冷库自然打破休眠.运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进行农艺性状与产量综合评价.3种不同处理方式间马铃薯产量差异极显著(F=9.713,P<0.001),不同分组之间的产量差异也极显著(F = 17.134,P<0.001).苗势与长势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苗势与单株结薯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单株产量、大薯率、块茎大小以及商品薯率4个性状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而长势与收获成熟度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在综合评价中,'云薯902'(综合得分Y = 0.850)和'云薯108'(综合得分Y = 0.608)获得较高得分,'云薯506'(综合得分Y = 0.010)和'云薯401'(综合得分Y =-0.011)获得中等得分,'云薯103'(综合得分Y =-0.905)和'云薯701'(综合得分Y=-0.964)得分较低.试验分析了在特定条件下51个马铃薯品种的表现差异,有助于优化品种选择和种植管理策略,为进一步优化马铃薯区域品种布局结构,加速新品种更新换代,提升云南省马铃薯主产区市场竞争力提供了实际种植依据.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种比较 产量 隶属函数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病高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云薯108’

中国马铃薯 2023

摘要:抗病高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云薯108’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昭通市农业科学院、昆明云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08年用‘滇薯6号’作母本、‘S04-827’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21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GPD马铃薯(2021)530114。该品种晚熟,大春生育期107~118 d;块茎圆形、薯皮光滑、黄皮黄肉、芽眼浅、蒸煮口感好。干物质含量19.60%~23.20%,淀粉含量12.32%~14.82%,蛋白质含量2.20%~2.62%,维生素C含量8.70~15.20 mg/100 g鲜薯,还原糖含量0.10%~0.28%。‘云薯108’植株抗晚疫病、抗Y病毒病。2019~2021年极量攻关中产量最高97 196 kg/hm~2,3次打破云南大春马铃薯最高单产纪录,同时创西南地区马铃薯最高单产纪录。该品种适宜在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份马铃薯大春作区推广种植,可用于鲜食、饲料和淀粉加工。

关键词: 马铃薯 新品种 抗病 高产 云薯10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APSIM模型的低纬高原蔗区甘蔗生产潜力

农业工程学报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中国(云南)低纬高原蔗区甘蔗产业高质量发展受限于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甘蔗生产潜力缺乏系统评估的问题,该研究基于低纬高原不同生态蔗区17个代表站点1981–201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大田试验数据统计结合APSIM(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simulator)作物模型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典型播期充分灌溉和雨养条件下甘蔗主栽品种的蔗茎产量和糖分差异,并对不同水平的甘蔗生产潜力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表明,无论在灌溉模式还是雨养模式下,不同生态蔗区的甘蔗生产潜力和产量差均存在差异,特别是半湿润蔗区的灌溉模式与雨养模式之间产量差异显著(P<0.05),增产潜力大;典型春播种植模式下,湿润区的潜在产量为123.1~134.6 t/hm~2,半湿润区的潜在产量为99.3~132.7 t/hm~2,当前农户平均单产已达72.0 t/hm~2,仍有25.2%~45.4%的蔗茎增产潜力,7.4%~11.1%的糖分增产潜力,以及25.5%~49.7%的蔗糖增产潜力。蔗区生态气候、播期水氮管理优化和良种推广是影响和提升甘蔗生产潜力的重要因素。在生态气候上,湿润蔗区降雨充足,灌溉模式与雨养模式之间的潜在产量差小,进行补充灌溉对蔗茎产量的增产效果不明显,还会降低蔗茎糖分,适合采用雨养模式为主,注重高产稳产的种植策略;半湿润蔗区降雨不足,灌溉模式与雨养模式之间的潜在产量差大,灌溉模式较雨养模式增产增糖效果明显,适合采用节水灌溉为主,注重高糖高效的种植策略。在播期和水氮优化上,春植蔗生育期长度适中(360 d),水氮需求适中(施氮120 kg/hm~2,湿润区灌水656 mm,半湿润区灌水970 mm),远低于秋植蔗的生育期时间(480 d)和水氮需求(施氮240 kg/hm~2,湿润区灌水964 mm,半湿润区灌水1 342 mm),但仍可获得较高的产量(122~133t/hm~2),因此,以春植蔗为主的播期和水氮优化种植模式在低纬高原蔗区被广泛接受,是促进甘蔗产业提质增效的有效措施。在良种推广上,云蔗05-51产量表现突出,在湿润蔗区和半湿润蔗区均可作为主推品种;桂柳05-136糖分表现突出,可作为湿润蔗区的主推品种。研究结果为低纬高原蔗区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节水抗旱栽培提供依据。

关键词: 作物 模型 灌溉 气候 产量 蔗糖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乡村振兴背景下怒江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壮大路径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23

摘要:怒江州是我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加快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实地调研、部门座谈,阐述了怒江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情况,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面临的问题,并从完善政策支持体系、高质量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利益联结机制、注重高素质人才培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壮大路径,以期为怒江州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培育 壮大 路径 云南怒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带典型有机物料对砖红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热带典型有机物料对砖红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选取菠萝茎叶、椰糠、香蕉茎叶、有机肥为供试材料,开展为期90 d的混土培养试验,以砖红壤为对照,分析有机物料对土壤pH、有效磷,团聚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蕉茎叶和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pH和有效磷含量,菠萝茎叶短期内加剧土壤酸化。菠萝茎叶和香蕉茎叶均有助于促进直径>0.25 mm团聚体的形成。菠萝茎叶、香蕉茎叶和有机肥均能提高土壤木糖苷酶、纤维素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以及土壤G+菌、G菌、真核生物和真菌的数量,其中香蕉茎叶和菠萝茎叶培养的土壤中G+菌平均占比为27.8%,高于CK中G+菌(21.4%)。与CK相比,香蕉茎叶、菠萝茎叶、椰糠、有机肥中的真菌比例分别提高300.2%、232.1%,165.0%和51.9%。施用有机肥明显提高AM真菌的比例,菠萝茎叶和香蕉茎叶均有助于增加土壤中的真核生物数量。投入有机物料中的半纤维素含量和土壤pH分别解释了70.8%和8.5%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异。

关键词: 热带 有机物料 砖红壤 理化性质 微生物群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激素协同螯合剂对蓖麻修复Cd污染土壤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螯合剂(EDTA)协同外源激素(IAA、ABA)对蓖麻富集Cd的强化效果,以期提高蓖麻对镉(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方法】以滇蓖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探究螯合剂(EDTA)和植物激素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施用对Cd污染土壤的蓖麻株高、地下部分干重、地上部分干重、Cd吸收及土壤Cd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单独添加IAA或ABA均能促进蓖麻的生长,使其生物量较对照分别增加18.35%和5.79%,单独添加EDTA能够抑制蓖麻的生长,使其生物量较对照减少22.30%。EDTA和植物激素单施与配施对蓖麻各器官Cd含量和积累量的影响不同。与对照相比,单施EDTA、IAA及EDTA与IAA、ABA配施均显著提高了蓖麻体内的Cd含量及积累量,其中表现最好的为EDTA与10 mg/kg IAA配施,其根、茎、叶的Cd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105.90%、76.15%和524.74%,蓖麻整株的Cd积累量较对照提高329.63%。施用EDTA和植物激素对蓖麻各器官Cd的转运系数也有不同影响。EDTA、IAA单施及EDTA与IAA、ABA配施均可以提高蓖麻对土壤中Cd的提取效率,其中EDTA与10 mg/kg IAA配施时提取效率最高,为1.16%。【结论】在修复Cd污染土壤中,外源激素协同螯合剂可以强化蓖麻对土壤中Cd的富集和移除效果。

关键词: 镉污染 蓖麻 EDTA 植物激素 植物修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