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666条记录
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在甘蔗研究中的应用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蔗野生种和近缘属植物中含有许多抗病和高糖优良性状基因,通过杂交育种将这些基因引入到甘蔗中,以期获得性状优良的突破性甘蔗品种,对甘蔗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GISH)自问世以来,在植物多倍体物种起源、杂交后代亲本染色体来源及组成的鉴定、染色体行为及核型分析等方面应用广泛.应用GISH技术分析甘蔗杂交后代的染色体遗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其结果可为育种家制定甘蔗杂交育种计划和选择好的杂交方式提供细胞学参考依据,进而可以增加甘蔗育种的精确性,提高甘蔗育种效率.本研究概括了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及其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简述了 GISH技术在甘蔗育种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并对该技术可能为甘蔗研究带来的发展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基因组原位杂交 甘蔗 遗传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种农作物对外来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茎节克隆繁殖与生长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CSCD

摘要:旨在评估农作物红薯与香茅草对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茎节克隆繁殖及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生态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实验采用红薯和香茅草的地上部分粉碎物,对空心莲子草茎节实施了3种不同处理:表层覆盖、混土栽培和水提液浇灌.通过测定茎节的存活率、生物量及酶活性等指标,评估不同处理对空心莲子草影响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100 g/kg的处理浓度下,经过红薯混土栽培和香茅草水提液浇灌处理后,空心莲子草茎节的存活率分别降至55.56%和43.75%.相比之下,高浓度(100 g/kg)的水提液浇灌处理显著抑制了空心莲子草的茎长(红薯:3.37 cm,香茅草:2.25 cm)、根长(红薯:3.34 cm,香茅草:2.62 cm)、叶面积(红薯:0.46 cm2,香茅草:0.37 cm2)及生物量(红薯:0.19 g,香茅草:0.13 g).此外,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上升,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这些变化反映了植物应对氧化应激的生理反应.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100 g/kg的高浓度红薯与香茅草处理能显著抑制空心莲子草的茎节克隆繁殖与幼苗生长,尤其是通过水提液浇灌的方式效果更为显著.这一发现对于开发新的植物生长调控策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 红薯 香茅草 克隆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盆栽柠檬微生物菌剂-化肥互作效应研究

中国南方果树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等量化肥条件下配施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柠檬苗树体生长、土壤矿质、酶活性的影响,为柠檬的绿色高效种植提供技术支撑.以"云柠1号"为试验材料,在云南瑞丽进行了1年的盆栽试验.设置丛枝菌根-化肥、拜赖青霉-化肥、枯草芽孢杆菌-化肥、酵母菌-化肥处理,每种微生物菌剂均设置4个浓度梯度,以单施化肥(柠檬专用复合肥)作为对照.在12次施肥结束后,测量植株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取土样分析土壤理化指标和酶活性.与单施化肥的处理相比较,微生物菌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调节土壤酶活性,进而提高并较好地保持柠檬植株生长.综合效果来看,拜赖青霉-化肥的效果最佳,各浓度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有效磷、碱解氮、速效钾、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锌含量以及脲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其中,拜赖青霉菌剂41.7 mL/株+化肥20 g/株还显著提高了植株叶绿素含量,拜赖青霉菌剂62.5 mL/株+化肥20 g/株处理还显著提高了植株叶绿素含量、土壤有效铜和交换性镁含量,拜赖青霉菌剂83.3 mL/株+化肥20 g/株处理还显著提高了土壤交换性镁含量,拜赖青霉菌剂125.0 mL/株+化肥20 g/株处理还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铜和交换性镁含量.该研究结果可为合理利用微生物菌配施化肥来提高柠檬植株生长和改善土壤养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柠檬 微生物菌剂 化肥 生长状况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雌雄配比和种植密度对单雌性工业大麻籽糠产量的影响

中国麻业科学 2024

摘要:以单雌性工业大麻云麻雌1号作为对象,研究不同雌雄配比(雄株比例为10%、20%和30%)种植模式下种植密度(5210、10 420、15 630株/hm~2)对麻籽和麻糠产量的影响,进而探讨单雌性工业大麻用于籽糠兼用的生产模式。结果表明,在同一雌雄比例下,种植密度越大,麻籽、麻糠、麻秆及大麻二酚(CBD)理论产量越高;在最大种植密度15 630株/hm~2下,20%雄株率下的麻籽、麻糠、麻秆及CBD理论产量均高于10%和30%雄株率的产量,其麻籽产量为5738.02 kg/hm~2,麻糠产量为6087.14 kg/hm~2,麻秆产量为9396.35 kg/hm~2,CBD理论产量127.58 kg/hm~2。在单雌性工业大麻云麻雌1号籽糠生产实践中,建议配置花期一致的20%左右雄株,保证授粉充足,实现麻籽和麻糠丰产。

关键词: 单雌性工业大麻 雌雄配比 种植密度 籽糠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蜂蜜,你选对了吗?

蜜蜂杂志 2024

摘要: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分泌物混合后,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质.研究表明蜂蜜中富含的糖、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可以抗菌消炎、抗氧化、抗癌、调节血糖平衡、保护心脑血管、改善肠胃功能、促进伤口再生、提升运动机能等.

关键词: 营养物质 肠胃功能 抗菌消炎 分泌物 运动机能 微量元素 蜂蜜 蜜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中20种登记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CSCD

摘要:为解决荔枝中20种登记农药多残留的同时快速检测问题,建立并优化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检测荔枝中7种杀虫剂和13种杀菌剂的分析方法。荔枝全果样品经80%乙腈水溶液提取后,用石墨化碳黑(GCB)净化,流动相为乙腈和水,梯度洗脱,采用Extend C18色谱柱进行分离。电喷雾正负离子交替模式采集,多反应监测(MRM),外标法定量。20种供试农药的质量浓度与其对应的峰面积之间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0;20种农药在荔枝基质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1%~106%,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9%~9.8%之间,满足残留分析的要求。该方法简便、高效,可用于荔枝样品中20种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荔枝 杀虫剂 杀菌剂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于工业大麻种质资源筛选和鉴定的KASP标记集开发

中国麻业科学 2024

摘要:目前,我国工业大麻种质资源的分子筛选和分子鉴定主要依赖于AFLP、SSR和重测序等方法,缺乏快速、准确、直观的分子标记体系,开发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KASP)标记集及其检测体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研究首先基于大麻素B位点基因多态性成功开发了1个特异性KASP位点,能够准确区分大麻种质资源中的低毒型、高毒型和中间型三种化学型;随后基于来自95份不同大麻种质资源的全基因组重测序SNP数据,总共开发了32个高质量的核心KASP标记。验证表明,该33个KASP标记集及其检测体系可以应用于工业大麻辅助育种、工业大麻品种分子鉴别和指纹图库构建等,丰富了工业大麻分子标记类型和方法。

关键词: 工业大麻 种质鉴定 大麻素 KASP标记 指纹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紫色种皮稻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色素含量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云南紫米资源丰富多样,收集来自云南省11个地州40多个县和地区的紫色稻米资源材料141份,对其农艺性状及紫色种皮中的总黄酮、花青素含量等进行测定,并对来自不同地州的紫米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以及种皮的色素含量与遗传多样性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县(市)分析单元内云南紫色米地方稻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利用分布于水稻11条染色体上的40对SSR引物检测出151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2.425个,每个标记的基因型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1.946 9,变幅为1.411 9~3.106 9,筛选出4个评价云南地方紫色米资源的理想SSR标记。云南地方不同品种的紫米种皮中总酚、类黄酮含量的离散程度较低;云南地方紫米种皮中总酚、类黄酮、花青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表明它们关系较紧密;但花色素的含量与总酚、类黄酮、花色素含量相关性不显著;云南地方紫米种皮中总酚、类黄酮、花青素和花色素含量与苯丙氨酸酶的活性相关性不显著;而各色素成分的含量与酪氨酸酶活性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总酚、类黄酮、花青素含量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达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但花色素含量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呈负相关。综上所述,本研究对云南紫色种皮稻种资源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以及色素含量进行分析和评价,将有利于初步探索云南优异紫色种皮的形成机制,为紫色水稻种质资源的利用与创新提供优异的种质。

关键词: 云南紫色米资源 遗传多样性 种皮色素 色素合成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咖啡绿蚧对小粒咖啡果实的影响

中国热带农业 2024

摘要:为明确咖啡绿蚧对小粒咖啡果实的影响,通过对果实的13个表型性状进行测定,分析有无咖啡绿蚧危害对咖啡果实的影响.结果表明,咖啡绿蚧危害显著降低了浆果重、浆果纵径、浆果横径、种子纵径、种形指数、果皮重、种子数,显著提高了果实硬度.咖啡大多数果实性状间存在相关性,咖啡绿蚧危害对果实间性状相关性产生了影响,有无咖啡绿蚧危害的果实共同相关性状有4对,差异相关性状分别为4对和6对.主成分分析显示,13个表型性状可归纳为2个主成分,分别为种子数量因子和硬度因子,最终确定种子数和硬度2个指标可作为咖啡绿蚧影响小粒咖啡果实的关键性指标.

关键词: 咖啡绿蚧 小粒咖啡 果实品质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饲料蚕品种"9211·9215*川58·川62"在云南的试验调查

四川蚕业 2024

摘要:2023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对人工饲料蚕品种“9211·9215×川58·川62”(正反交)采用“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形式,进行粉体蒸煮饲料摄食性、适应性、饲育效果等指标的实验室调查。结果显示,“9211·9215×川58·川62”平均24 h疏毛率96.4%,虫蛹统一生命率98.91%,全茧量2.12 g、茧层率22.70%,粒茧丝长1270 m、洁净94分。在云南低纬度高海拔气候条件下,该品种表现出发育整齐、抗逆性强、茧丝质量优等特点,达到生产实用化水平。

关键词: 家蚕 人工饲料 品种 9211·9215×川58·川62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