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大麦(模糊匹配)
40条记录
不同大麦品种(系)营养功能成分差异比较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国内外63份大麦品种(系)籽粒及相应发芽大麦的总黄酮、γ-氨基丁酸(GABA)及抗性淀粉(RS)含量变化。结果表明:①不同大麦品种(系)未发芽及发芽处理后大麦总黄酮和GABA含量有差异,均表现为发芽>未发芽,多棱大麦>二棱大麦,裸大麦>皮大麦,紫色>黄色,其中发芽大麦总黄酮含量平均值(58.1±1.31 mg/100 g)高于发芽GABA总平均值(8.46±4.95 mg/100 g),变异系数分别为22.64%和58.52%,未发芽大麦黄酮含量平均值(52.1±0.90 mg/100 g)也高于GABA总平均值(7.10±4.24 mg/100 g),变异系数分别为17.29%和59.82%;②RS含量(%)呈现未发芽大麦(2.91±0.94)(发芽大麦(2.41±0.74),未发芽时,二棱大麦>多棱大麦,发芽后,多棱大麦>二棱大麦,其它均表现为皮大麦>裸大麦,黄色>紫色;③通过相关分析表明,大麦籽粒和相应发芽大麦的3个功能成分含量均表现出正显著相关,然而,在3个大麦功能成分之间,仅发芽GABA和发芽黄酮间在达到负显著相关,其它的相关系数均未达显著水平。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γ-氨基丁酸 总黄酮 抗性淀粉 大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大麦品种需氮规律试验研究初报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09

摘要:对云大麦2号、云啤6号、保大麦8号进行肥效试验,施氮采用种肥60%、分蘖肥40%(B1);一次性作分蘖肥打洞深施(B2);种肥40%、分蘖肥30%、粒肥30%(B3)。结果表明种肥60%、分蘖肥40%施氮法高产、稳产,锈病、白粉病有所减轻,生育期提早2~4 d。

关键词: 大麦 氮肥 肥效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蚕豆间作对土壤水势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大麦/蚕豆间作盆栽试验,研究了大麦/蚕豆间作中大麦和蚕豆、间作大麦与单作大麦在土壤水势变化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大麦/蚕豆间作中,大麦抽穗期之前蚕豆土壤水势下降速度比大麦快,而大麦抽穗期之后大麦土壤水势下降速度比蚕豆快。这证明大麦抽穗期之前土壤水分是从大麦向蚕豆迁移,而大麦抽穗期之后土壤水分是从蚕豆向大麦迁移。大麦/蚕豆间作中的大麦除了在苗期前期对土壤水分的竞争弱于单作大麦外,其余生育期间作大麦与单作大麦相比存在着对土壤水分更为强烈的竞争。

关键词: 大麦 蚕豆 间作 单作 土壤水势 土壤水分迁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籽粒中4种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测定方法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大麦主要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快速测定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对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分离和同时测定大麦中黄酮类化合物儿茶素、杨梅素、槲皮素、山奈酚含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HPLC同时测定4种大麦黄酮类化合物的优化色谱条件为:YMC-Pack ODS AM-303(5μm,250 mm_4.6mmi.d.)色谱柱;流动相A-0.1%冰乙酸水溶液,B-乙睛,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进样量10μL。儿茶素、杨梅素、槲皮素、山奈酚分别在0.063~2.000μg(R2=0.9999)、0.034~1.100μg(R2=0.9998)、0.025~0.800μg(R2=0.9993)、0.018~0.560μg(R2=0.9995)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88%(RSD=1.30%)、98.30%(RSD=0.57%)、96.29%(RSD=1.20%)、101.59%(RSD=0.73%)。测定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大麦4种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 大麦 儿茶素 杨梅素 槲皮素 山奈酚 高效液相色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的测定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大麦材料的籽粒γ-氨基酸(GABA)含量和发掘高GABA含量的大麦品种,采用比色法测定了美国、中国及其他国家的180个大麦品种籽粒GABA的含量。结果发现,不同品种中GABA的含量(mg/100g)差异很大,中国大麦籽粒GABA含量(9.99±4.59)高于美国大麦籽粒(8.31±2.17),裸大麦籽粒GABA含量(15.28±8.51)高于皮大麦籽粒(8.56±2.54),多棱大麦籽粒GABA含量(9.40±4.22)高于二棱大麦籽粒(8.60±2.68);其中来自云南迪庆州的青稞籽粒GABA含量(29.51±1.20)是供试样品中最高的。本分析结果可为进一步选育富含γ-氨基丁酸的大麦品种提供材料,并为大麦资源开发提供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 大麦 γ-氨基丁酸 比色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大麦与蚕豆间作对耗水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小麦/蚕豆间作和大麦/蚕豆间作盆栽试验,研究了间作与单作相比在耗水量及水分利用率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小麦/蚕豆间作全生育期耗水量比小麦单作和蚕豆单作低,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小麦/蚕豆间作在蚕豆分枝期耗水量比蚕豆单作低,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大麦/蚕豆间作全生育期耗水量比大麦单作高,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大麦/蚕豆间作在大麦分蘖期耗水量比大麦单作高,且存在显著差异。大麦/蚕豆间作各生育期及全生育期耗水量与蚕豆单作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间作小麦、间作大麦的WUE(水分利用率)比单作小麦、单作大麦高,但间作蚕豆的WUE比单作蚕豆低。

关键词: 小麦 大麦 蚕豆 间作 单作 耗水量 水分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啤饲兼用型大麦新品种云啤4号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08

摘要:云啤4号是从澳选3号和哈林顿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在云南试验示范中表现高产优质、株高适中、千粒重高、熟相好、抗条纹病;该品种在保证基本苗的前提下抗旱性和耐冷性相对较强,耐瘠能力也较强。适于云南海拔1 200~2 100 m的一些地区作为啤饲兼用型大麦推广,注意高肥水条件下防止倒伏和采用相应的栽培技术提高分蘖成穗率获得高产。

关键词: 优质 啤饲兼用型 大麦 云啤4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蚕豆间作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大麦/蚕豆间作盆栽试验,研究了间作中大麦和蚕豆各生育期土壤含水量的差异以及间作大麦与单作大麦土壤含水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大麦苗期后期至抽穗期,蚕豆土壤含水量下降比大麦快。而在苗期前期和成熟期,大麦土壤含水量下降比蚕豆快。在大麦整个生育期中,间作大麦土壤含水量下降都比单作大麦快,尤其是在拔节至孕穗期下降最快。

关键词: 大麦 蚕豆 间作 单作 土壤含水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药用大麦及其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麦类作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全面了解药用大麦研究现状,从药用大麦的本草考证、药用大麦活性成分的种类、作用及检测方法以及积累规律和遗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从药用植物品质育种的角度,分析了药用大麦品质遗传育种的背景、研究方法,揭示了药用大麦品质遗传育种存在的问题,为大麦资源开发和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以及药用大麦的基础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 大麦 活性成分 黄酮类化合物 多酚类化合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啤2号、大麦02-2和YS500氮肥效应研究

科技创新导报 2007

摘要:3个品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高肥力、高种植水平以YS500和大麦02-2为主;中等肥力和旱地上可选用云啤2号,稳产性相对较好。亩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而亩施尿素55与45千克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云啤2号三种施氮量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大麦02-2亩施尿素55与35千克的产量差异显著而,45和35千克间不显著;YS500亩施尿素45、55千克处理与35千克的产量差异极显著。要获取高产应增施氮肥,YS500以亩施尿素55千克为佳,大麦02-2酌减,云啤2号再适当减少。

关键词: 大麦 氮肥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