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稻核心种质矿质元素含量及其变种类型
《中国水稻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在云南省新平县同时繁殖的 653份云南稻种核心种质糙米中的 P、K、Ca、Mg、Fe、Zn、Cu和 Mn共 8种矿质元素的含量 ,比较了云南稻种核心种质 8种矿质元素含量与变种分类性状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高产多抗育种、多样性降低与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 ;高产和多抗水稻品种的 K、Ca、Mg、Mn含量明显增加 ,P、Fe、Zn、Cu含量则明显降低 ,这与水稻矿质营养的遗传和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云南稻种核心矿质元素含量存在地带性分布 ,P、Fe、Zn、Cu含量高低可能与多样性中心有一定联系。核心种质矿质元素高低及其多样性与籼粳关系不大 ,但在水陆、粘糯、光壳与否、米色、米味、软米与否之间差异明显。这些结果间接支持了“亚洲栽培稻种—籼粳亚种—生态群—生态变种群—品种类型”五级分类系统的生态变种群
脂肪氧化酶同功酶缺失对水稻耐储藏特性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利用自主开发研制的作物脂肪氧化酶同功酶快速检测技术 ,筛选出Lox -1、Lox -2缺失材料皖鉴 2 0 90、皖鉴 10 2 4、皖鉴3 0 3 3等。为了进一步研究鉴定脂质氧化酶缺失对稻谷陈化、仓储害虫的影响 ,将 3个Lox缺失材料 (DawDam、冲腿、皖鉴 2 0 90 )和其他 3个Lox不缺失品种 (早籼 14、中籼 898、晚粳M3 12 2 ) ,在一定的储藏条件、温度、时间下 ,调查了仓储害虫危害情况和种子生活率。结果表明 :①在储藏过程中 ,品种间仓储害虫危害差异较大。在 5个籼稻品种中 ,Lox -3缺失种质DawDam和冲腿的虫蛀率约 5 % ,为最低 ;中籼 898、皖鉴 2 0 90、早籼 14的虫蛀率在 13 .8%~ 19.5 % ;粳稻品种晚粳M3 12 2的虫蛀率最高 ,达 3 3 .5 %。因此 ,Lox -3缺失种质的虫蛀率的发生较其他品种低 2 .5~ 6.5倍。②随着储藏期的增加 ,种子发芽率呈下降趋势。但是Lox -1、Lox -2缺失的皖鉴 2 0 90 ,至调查时储存 42个月 ,发芽率几乎没有变化 ,仍保持在 98.5 % ,成苗率高达 85 %。由此表明 ,Lox -1、Lox -2的缺失对保持种子生活力和延缓稻谷陈化变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可能是影响种子长寿命的关键基因
几丁质酶-葡聚糖酶双价基因导入滇型杂交稻恢复系提高稻瘟病抗性的研究
《遗传学报 》 2003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含有菜豆 (Phaseoluslimensis)几丁质酶基因和烟草 (Nicotianatabacum) β 1,3 葡聚糖酶基因的pBLGC(16 5kb)质粒用基因枪法导入滇型杂交稻 (OryzasativaL .ssp .japonica)恢复系“南 2 9”中 ,总计获得 93个转化再生植株 ,以β 1,3 葡聚糖酶基因制备探针对T1 代株系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 ,17个株系为杂交阳性 ,证实外源基因完整结构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 ;连续多代的PCR追踪检测证实外源基因已遗传至T4 代 ;对所获得的 6个PCR检测阳性T4代品系进行了稻瘟病菌 (Magnaporthegrisea)生理小种接种鉴定和稻瘟病大田诱发鉴定 ,结果表明 ,转基因品系对稻瘟病的抗性较受体对照大幅度提高 ,获得了稻瘟病新抗源 ,但不同品系稻瘟病抗性并不相同。
关键词: 几丁质酶基因 葡聚糖酶基因 遗传转化 杂交稻 稻瘟病
栽培稻种间近等基因系杂种育性遗传及其基因定位
《中国水稻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粳型亚洲栽培稻品种 WAB56- 1 0 4与来自种间回交组合 WAB56- 1 0 4 /CG1 4∥ WAB56- 1 0 4 ///WAB56- 1 0 4的3个栽培稻种间近等基因系杂交、回交 ,对 3个 BC1F1群体的花粉及小穗育性遗传研究表明 ,育性遗传符合单位点孢子体 -配子体互作模型 ,来自非洲栽培稻的不育基因在与相同位点的亚洲栽培稻等位基因互作时 ,导致携带亚洲栽培稻等位基因的雌雄配子败育 ,而形成花粉及小穗的半不育 ,但本研究的 3个组合中 ,并未导致所有携带亚洲栽培稻等位基因的雌配子完全败育 ,其作用介于配子消除与花粉灭杀之间。用微卫星标记对这 3个群体的育性基因定位表明 ,它们都位于第 6染色体短臂末端 ,但 WAB450 - 2、WAB450 - 8携带的不育位点与紧密连锁的微卫星标记 RM1 90、RM1 33共分离 ,且很可能与 S1等位 ,而WAB450 - 7的不育基因则与位于相邻区间的 RM2 53呈松散连锁 ,可能与 WAB450 - 2、WAB450 - 8的育性位点不同
赛葵黄脉病毒:一种含有卫星DNA的双生病毒新种
《科学通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云南红河地区表现黄脉症状的杂草——赛葵上分离到病毒分离物Y47.对Y47进行DNA-A的全序列测定,结果表明,Y47 DNA-A全长2731个核苷酸,基因组具有典型的双生病毒科病毒特征,即编码6个ORFs,其中病毒链编码AV1(CP)和AV2共2个ORFs,互补链编码ACl~4共4个ORFs.对基因组进一步比较发现,Y47 DNA-A与秋葵黄脉花叶病毒分离物201(GenBank登录号:AJ002451)的同源性最高,达77%,而与其他双生病毒的同源性均在76%以下,表明Y47是双生病毒的一个新种,命名为赛葵黄脉病毒(MYVV).利用DNAβ的特异性引物beta01和beta02,从Y47中扩增到卫星DNA分子(Y47β).序列分析表明,Y47β全长1348个核苷酸,至少在其互补链上编码一个有功能的ORF(Cl).Y47β的全序列与Multan棉花曲叶病毒和Rajasthan棉花曲叶病毒的DNAβ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62%~67%,而与其他已报道的DNAβ的同源性均低于46%.系统关系树分析表明,卫星DNAβ分子与其辅助病毒是共同进化的.
关键词: 赛葵黄脉病毒 赛葵 Begomovirus DNA-A DNAβ
杀虫剂对潜蝇姬小蜂幼虫、蛹和卵的毒性
《西南农业学报 》 2003 CSCD
摘要:分别采用浸叶法与喷雾法测定了7类10种杀虫剂对潜蝇姬小蜂幼虫、蛹和卵的毒性。结果表明:①爱福丁对幼虫的触杀毒性最高,24h后的死亡率达91 9%;天王星、7051杀虫素、康复多和巴丹次之,分别为45 2%、43 1%、41 2%、35 7%;灭蝇胺、卡死克、印楝、害极灭对幼虫的毒性较低,死亡率分别为14 6%、7 2%、5 7%、5 4%;②潜蝇姬小蜂的卵与蛹对所测杀虫剂相对不敏感,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转几丁质酶-葡聚糖酶基因水稻稻瘟病抗谱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来源于云南各地属于 2 4个稻瘟病菌 (Magnaporthegrisea)生理小种的 3 3个菌株 ,对受体品种南 2 9及其 4个转几丁质酶 β 1,3 葡聚糖酶串联基因水稻T5 代品系进行了温室接种鉴定。结果表明 ,不能侵染受体品种南 2 9的 13个菌株也不能侵染转基因品系 ,可侵染受体品种南 2 9的 2 0个菌株一般不能侵染转基因品系 ,转基因水稻对稻瘟病菌抗性范围较受体对照扩大 ,证明转几丁质酶 葡聚糖酶基因水稻对稻瘟病具有一定的广谱抗性 ;诱发条件下 ,转基因品系大田叶瘟病情指数为 0~ 1级 ,穗瘟发病率为 0 .3 %~ 10 .2 3 % ,抗性较受体对照大幅度提高 ,表明这些品系在稻瘟病抗病育种中是有应用潜力的。
关键词: 水稻 转基因 几丁质酶基因 葡聚糖酶基因 稻瘟病 抗谱
烟草曲叶病病原的鉴定及其细胞病理
《西南农业学报 》 2003 CSCD
摘要:应用电镜技术 ,结合粉虱传双生病毒的多抗血清和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电镜 (ISEM )和三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TAS -ELISA) ,对云南烤烟、香料烟和白肋烟 3种类型烟草上的曲叶病病原进行了检测鉴定 ,其病原为粉虱传双生病毒 (WTG) ;根据单克隆抗体分析表位抗原 ,可分为 3组 ,其中香料烟曲叶病分离物中三者皆有 ,烤烟和白肋烟曲叶病分离物与香料烟曲叶病的一个分离物同属一组表位抗原类型 ;对 3种烟草曲叶病的病原细胞进行了观察 ,在核内观察到典型的纤维环 ,细胞核和细胞质内都含大量的双生病毒颗粒 ,在细胞质中有病毒颗粒的聚集块 ,在胞间连丝中观察到病毒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