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云南玉溪烟区烟草蚜虫对植物源农药的敏感性及其解毒酶活力比较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应用喷雾法测定了采自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新化乡和峨山县岔河乡的烟草蚜虫种群对6种植物源杀虫剂的毒力,并比较了2个烟蚜种群的3种主要解毒代谢酶活力、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结果表明,峨山县岔河乡烟蚜对植物源杀虫剂的敏感性高于新平县新化乡的烟蚜,其中0.5%藜芦碱可溶液剂、1.5%苦参碱可溶液剂、0.3%苦参碱水剂、1%苦皮藤素水乳剂、2%除虫菊素水乳剂、除虫菊浸膏对新平县新化乡和峨山县岔河乡烟蚜的毒力比分别为1.820、76.842、2.115、1.056、1.897、32.037;在高浓度处理下,6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峨山县岔河乡、新平县新化乡烟蚜的室内盆栽药效存在显著性差异;0.5%藜芦碱可溶液剂、2.0%除虫菊素水乳剂、1.5%苦参碱可溶液剂、1.0%苦皮藤素水乳剂、0.3%苦参碱小剂在浓度不低于1 125 m L/hm2时,可有效防治峨山县岔河乡烟蚜,0.5%藜芦碱可溶液剂、2.0%除虫菊素水乳剂在浓度不低于2 250 m L/hm2时,可有效防治新平县新化乡烟蚜;2个地区烟蚜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比活力有显著差异,而羧酸酯酶、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乙酰胆碱酯酶的比活力差异不显著。由结果可知,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岔河乡和新平县新化乡烟蚜对6种植物源杀虫剂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但羧酸酯酶、P450单加氧酶和乙酰胆碱酯酶3种解毒酶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使用植物源杀虫剂防治烟蚜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烟蚜 植物源杀虫剂 谷胱甘肽S-转移酶 羧酸酯酶 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 乙酰胆碱酯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苦荞资源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云南苦荞种质资源多样性,发掘苦荞资源中的有益基因,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收集的63个苦荞种质资源的12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云南苦荞资源中遗传多样性很丰富,其中株粒质量的遗传变异系数达到33.2%。应用主成分分析将云南苦荞12个性状简化为7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89.14%。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将63份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19.39水平上可聚为3个大类,可区分为生育期较长型、生育期中等、生育期较短型。其中第2类的株高适中、生育期适中、千粒质量大,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是选育优良品种(系)的理想材料。

关键词: 云南苦荞资源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土高原上的甜蜜事业

云南科技管理 2015

摘要:云南省是仅次于广西的全国第二大糖料基地省,甘蔗糖业综合产值300亿元。科技创新使云南蔗糖产业崛起。甘蔗种植资源收集与利用领先全国,甘蔗育种水平居国内先进水平,甘蔗种苗脱毒技术成为农业部主推技术、蔗糖产业循环经济大放异彩、机械化技术让蔗农尝到甜头。

关键词: 云南 甘蔗产业 技术创新 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单基因系与稻瘟病菌互作中防卫相关基因的表达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瘟病是危害水稻最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文章利用稻瘟病菌株J32-6和水稻品种(LTH、J6、J27)构成不同亲和的互作关系,分析了在互作中水稻信号传导途径关键酶合成基因和4个防御反应病程相关蛋白基因的诱导表达。结果表明,稻瘟病菌J32-6诱导了亲和与非亲和互作中水稻Os LOX、Os AOS和Os PAL酶合成基因的表达,表明在与J32-6互作中水稻品种(系)LTH、J6和J27启动了茉莉酸和水杨酸防御反应信号传导途径。在非亲和的互作反应中,稻瘟病菌能不同程度地诱导水稻Os PR1a、OsPR1b、Os PR3-1和Os PR4基因的表达,从而有效激活了防御反应系统,使水稻品种J6和J27表现为抗病;而在亲和的互作反应中,多数Os PR基因的表达水平低、时间短或没有表达,水稻品种LTH表现为感病。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水稻 防御反应基因 信号途径 诱导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龙胆甲羟戊酸激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生命科学研究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甲羟戊酸激酶是甲羟戊酸途径的关键酶。根据滇龙胆转录组甲羟戊酸激酶基因Gr MK序列,设计一对基因特异性引物克隆该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GEX-4T-1-Gr MK,转入大肠杆菌Rosetta(DE3),重组蛋白在37℃、1.0 mmol/L IPTG诱导下成功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Gr MK蛋白为甲羟戊酸激酶家族成员,具有MK蛋白保守结构域:乳糖激酶/高丝氨酸激酶/甲羟戊酸激酶/磷酸甲羟戊酸激酶(GHMP kinase)N端结构域、C端结构域和ATP结合结构域;Gr MK与长春花Cr MK亲缘关系最近.原核表达结果表明,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与推断大小一致。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结果表明Gr MK基因主要在根中表达.这些结果为Gr MK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滇龙胆 甲羟戊酸激酶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钾对烤烟品质的影响及提升途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主要从近年来我国烤烟钾素营养研究进展入手,分析了我国烟叶含钾量低的原因及影响钾含量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高我国烟叶钾含量的途径及措施,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烤烟 品质 技术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8种杀菌剂对桑褐斑病菌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治效果

农药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桑褐斑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桑褐斑病病菌Septogleum mori Bri et Cav的室内毒力,比较分析桑褐斑病菌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并进行药剂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300 g/L苯甲·丙环唑EC对桑褐斑病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其EC50值为0.014 mg/L;10%苯醚甲环唑WG次之,其EC50值为0.021 mg/L;500 g/L百菌清SC抑菌活性最差,其EC50值为105.677 mg/L。桑褐斑病菌对70%丙森锌WP和80%代森锰锌DP敏感性相对较高,其斜率值为1.886、1.471,其余药剂敏感性相对较低。10%苯醚甲环唑WG、300 g/L苯甲·丙环唑EC田间防效较好(防效为66.225%、67.476%),防效最差的是80%代森锰锌DP(防效为29.12%)。[结论]结合室内和田间试验结果,300 g/L苯甲·丙环唑EC、10%苯醚甲环唑WG、80%戊唑醇WP是防治桑褐斑病有效药剂,可在大田适当轮换使用。

关键词: 桑褐斑病菌 室内毒力 杀菌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朱砂叶螨抗炔螨特品系相对适合度

生态学杂志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朱砂叶螨抗炔螨品系的相对适合度,在朱砂叶螨敏感品系(SS)的基础上使用炔螨特持续筛选34代获得了炔螨特抗性品系(PRR34)。通过统计2个品系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对其发育历期、繁殖力及种群参数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朱砂叶螨敏感品系经炔螨特持续筛选34代后(PPR34),其抗性倍数为37.78。与SS品系相比,PPR34卵孵化率、发育历期和世代周期均无显著差异,但产卵前期显著延长了37.07%,单雌产卵量减少14.61%,雌雄性(♀/♂)比增加了23.38%。采用Weibull分布拟合存活曲线模型为DeeveyⅠ型,SS品系和PRR34品系的参数c值分别为2.04和2.38。其种群趋势指数、内禀增长率(rm)、净生殖率(R0)分别为123.78、0.24和25.34,以及111.91、0.26和28.99;PRR34品系的相对适合度为1.14,与敏感品系相比存在一定优势。因此,与敏感品系相比,朱砂叶螨抗炔螨特品系单雌产卵量下降,但雌性比增加,种群适合度优势较高,可能导致抗性种群迅速增长并增加防控难度。

关键词: 繁殖力 生命表 适合度 种群趋势指数 抗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树害虫黄星天牛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

蚕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星天牛Psacothea hilaris Pascoe是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调查黄星天牛种群在云南省蒙自蚕区桑园的空间分布结构和建立相应的抽样技术,有利于对害虫的预测预报及制定防治策略。利用6种聚集度指标以及Taylor的幂法则、Iwao m*-m回归分析法建立的2种回归模型测定黄星天牛幼虫在桑树上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且聚集度随着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大。利用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λ)解析幼虫种群的聚集因素主要由环境因素组成,如气候、食料、桑园周围种植的其他宿主植物等。根据Iwao m*-m回归关系建立了黄星天牛幼虫抽样数公式和序贯抽样模型,在田间应用该模型调查样本的累计虫口数量超过上限时,即判为需要实施防治措施。

关键词: 桑树害虫 黄星天牛 幼虫 空间分布型 Taylor幂法则模型 Iwao m*-m回归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澳大利亚甘蔗产业与科研概况

中国糖料 2015

摘要:通过对澳大利亚甘蔗主产地昆士兰州部分蔗区、糖厂、科研机构的实地考察以及与澳方专家的交流学习,简要报道了澳大利亚甘蔗产业的发展和科研现状。同时介绍了澳大利亚主要的蔗糖企业和科研机构,并对其科学研究、产业开发和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成功经验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借鉴建议。

关键词: 澳大利亚 昆士兰 甘蔗产业 科研 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